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质指数下血细胞比容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瑞华 刘学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45-1649,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指数(BMI)下血细胞比容(HCT)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2011年常规健康体检人群32 631例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按照BMI水平将其分为BMI正常组(A1组,14 459...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指数(BMI)下血细胞比容(HCT)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2011年常规健康体检人群32 631例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按照BMI水平将其分为BMI正常组(A1组,14 459例):18.5 kg/m^2≤BMI<23.9 kg/m^2,超重组(A2组,13 395例):23.9 kg/m2≤BMI<28.0 kg/m^2,肥胖组(A3组,4 777例):BMI≥28.0 kg/m^2。测量3组空腹血糖(FB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T等指标。结果受检者年龄、SBP、DBP、FBG、log ALT、log AST、TC、log TG、LDL-C、HCT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HDL-C随着BMI的增加而降低(P<0.05)。将受检者HCT进行三分位表示,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随着HCT增加,TC、log TG、HDL-C、LDL-C也逐渐增加(P<0.05),且BMI和HCT对log TG、LDL-C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7 161例受检者存在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率为21.9%。在不同HCT下,随着BMI的增加,血脂异常率逐渐增加(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血压和血糖后,HCT是影响人群血脂异常的因素,且随着BMI的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 HCT和BMI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且存在交互作用。提示预防血脂异常不仅要关注体质量,也应关注HCT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血细胞比容 人体质量指数 交互作用
下载PDF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莹 刘学奎 杨瑞华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人群中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和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在该院体检的1 487名未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γ-GGT水平分成两组,经过5年的随访,观察2011年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谷氨... 目的探讨人群中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和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在该院体检的1 487名未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γ-GGT水平分成两组,经过5年的随访,观察2011年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指标和人体测量学结果。结果 5年的随访观察发现,高γ-GGT组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低γ-G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和基线各代谢指标后,γ-GGT变化值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存在相关性[RR=1.012,95%CI(1.004,1.019)],校正性别和各代谢指标5年的变化值后,γ-GGT变化值引起高血压发病的RR=1.013,95%CI(1.005,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GGT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移酶 高血压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瑞华 钱俊如 赵爱婷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2期1964-1965,198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波动规律,为高血压预防筛查高危人群,更为临床降压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美国Suntech公司产的OscAr-2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ABP)记录仪,分别监测年龄相匹配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A组)、血压正常孕妇(B...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波动规律,为高血压预防筛查高危人群,更为临床降压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美国Suntech公司产的OscAr-2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ABP)记录仪,分别监测年龄相匹配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A组)、血压正常孕妇(B组)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组)的血压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与C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夜间平均收缩压(125.91±4.35,119.93±7.01)、平均舒张压(81.93±1.36,75.91±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夜间负荷有所下降(收缩压负荷54.05±15.53,舒张压负荷53.94±15.57),夜间C组血压负荷明显下降(收缩压负荷37.57±17.89,舒张压负荷29.44±14.34),A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10%,昼夜节律消失,呈"非杓型"曲线;C组与B组血压夜间下降率>10%,昼夜节律存在,曲线呈"杓型"。A、C两组各指标与B组相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波动规律不同于原发性高血压,依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降压治疗可提供更好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高血压 动态血压
原文传递
雅培公司起搏器室性早搏后反应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4
作者 袁晓静 蔡艳 +1 位作者 王茹 时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第4期345-347,共3页
当双腔起搏器患者发生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后,心房电路感知其后逆传心房激动,再次触发心室起搏,如此反复,便形成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PMT)。雅培公司起搏器设计室早后反应,既可以避免室早诱发PMT,还可以避免竞争性心房起搏,并将室早后反... 当双腔起搏器患者发生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后,心房电路感知其后逆传心房激动,再次触发心室起搏,如此反复,便形成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PMT)。雅培公司起搏器设计室早后反应,既可以避免室早诱发PMT,还可以避免竞争性心房起搏,并将室早后反应称为PVC选项。但PVC选项因参数的不恰当设置可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 室性早搏选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