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及中重度黏痰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朱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4期2037-2039,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及中重度黏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且气管切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气管切开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 目的分析并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及中重度黏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且气管切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气管切开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品管圈。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痰培养病原菌阳性)和中重度黏痰情况,调查圈员应用品管圈前后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发生率为5.00%,中重度黏痰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肺部感染7例,发生率为35.00%,中重度黏痰8例,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中重度黏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方法应用前,圈员品管圈方法运用评分(1.55±0.25)分,团队精神(6.44±1.27)分,专业知识(7.67±1.26)分,人际关系(6.56±1.34)分,护理品质意识(6.49±1.32)分。品管圈方法应用后,圈员品管圈方法运用评分(6.75±1.34)分,团队精神(8.98±1.55)分,专业知识(9.53±1.56)分,人际关系(8.27±1.43)分,护理品质意识(8.89±1.56)分。品管圈应用后医护人员各项得分均比应用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气管切开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肺部感染发病率和中重度黏痰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黏痰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丙丽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1期6903-6904,共2页
目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脑梗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病房环境、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目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脑梗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病房环境、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日常生活能力来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治疗改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表示。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
3
作者 王江波 张冠群 +1 位作者 刘君 朱亮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该次以随机数字将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该院诊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组为两组。每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该次以随机数字将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该院诊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组为两组。每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76.7%,患者治疗后血浆黏稠(1.64±0.32)m Pa·s、红细胞压积(38.29±2.71)%、纤维蛋白原(3.45±1.42)g/L、血沉(3.16±0.27)mm/h、TG(1.97±0.43)mmol/L、TC(3.22±1.73)mmol/L、HDL(1.45±0.48)mmol/L、LDL(2.31±0.08)mmol/L等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奥扎格雷钠+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情况,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桂哌齐特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血脂
下载PDF
对帕金森病所致睡眠障碍临床特点的分析
4
作者 张冠群 王江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2期111-112,共2页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所致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1日~2016年1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90例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帕金森病所致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所致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1日~2016年1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90例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帕金森病所致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结果 :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这9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有72例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的症状。在这72例患者中,存在入睡困难、白天过度嗜睡、睡眠破碎、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00%、36.67%、20.00%、23.33%。导致这72例患者在夜间出现睡眠维持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夜尿频多、疼痛症状较严重、出现梦魇及肢体麻木。这72例患者ESS的平均评分为(15.54±1.21)分,其均存在较严重的日间嗜睡的症状。这些患者的年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帕金森病的病程、抑郁症状的评分、左旋多巴胺每日的用药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所致睡眠障碍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的联系,与其帕金森病的病程、抑郁症状的程度及左旋多巴胺的使用量有关。临床上应根据帕金森病所致睡眠障碍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改善其睡眠障碍的症状,从而确保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临床特点 分析
下载PDF
内科疾病并发胼胝体变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青山 黄颖 崔晓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在内科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出现胼胝体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经神经科会诊的内科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4例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后行头颅MRI/CT,均发现胼胝体区异常影像。神经精神症状... 目的探讨在内科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出现胼胝体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经神经科会诊的内科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4例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后行头颅MRI/CT,均发现胼胝体区异常影像。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兴奋躁动、谵妄、幻视、淡漠及无意识地双手摸索和肢体不自主运动为主,初期表现有性格改变、表情淡漠、情感障碍、反应迟钝或易激惹,部分表现有肢体运动障碍。在积极地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后大多数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减轻。结论长期慢性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体质、严重营养不良等患者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应考虑有胼胝体变性的可能,行MRI/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应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变性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发作性共济失调一例
6
作者 张青山 黄颖 崔晓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54-554,共1页
发作性共济失调(EA)是一类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自限性小脑功能障碍几乎不伴固定的或进行性神经功能异常。我们对1例EA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发作性共济失调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神经功能异常 小脑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 进行性 自限性
原文传递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颖 张青山 姜可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10期177-178,共2页
目的研究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大多为散发病例,其中两例为同胞兄弟,均在运动诱发后出现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肌张... 目的研究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大多为散发病例,其中两例为同胞兄弟,均在运动诱发后出现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得运动障碍,发作持续时间再1~3min,无意识丧失,脑电图无异常放电。所有患者服用托吡酯后症状能得到明显的控制,且再发后重复用药有效。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以反复发作的运动诱发的短暂运动障碍为特征,口服托吡酯能有效地控制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 临床特点 托吡酯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患者防止误吸的早期护理干预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迎春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8期235-23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防止误吸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入院时明确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无意识障碍、既往无明显咽部疾病、存在吞咽困难的42例患者,进行相关的早基护理干预。同时收集2008年1-12月间入院的,未进行相关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防止误吸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入院时明确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无意识障碍、既往无明显咽部疾病、存在吞咽困难的42例患者,进行相关的早基护理干预。同时收集2008年1-12月间入院的,未进行相关早期护理干预的40例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分析两组间产生误吸病例。结果 研究组出现误吸的例次远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P〈0.01).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大大地降低了患者因误吸造成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出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误吸 早期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东菱迪芙治疗脑梗死继发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张青山 魏涛 +2 位作者 黄颖 庄丽丽 李华封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7年第6期-,共2页
目的 研究东菱迪芙治疗脑梗死继发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应用东菱迪芙治疗脑梗死的住院病历.对出现继发出血病例的详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东菱迪芙治疗脑梗死患者375例,27例(7.2%)并发出血.出血者中,病情加重16例,无变化11例.大... 目的 研究东菱迪芙治疗脑梗死继发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应用东菱迪芙治疗脑梗死的住院病历.对出现继发出血病例的详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东菱迪芙治疗脑梗死患者375例,27例(7.2%)并发出血.出血者中,病情加重16例,无变化11例.大面积脑梗死13例.24例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糖尿病.2例在发病后6 h内、4例在7~12 h内、21例在12 h以上开始应用东菱迪芙.伴发房颤13例.既往有脑血管病史者10例.结论 东菱迪芙治疗脑梗死疗效肯定,但应严格选择病例.梗死时间较长、大面积脑梗死伴有高血压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伴房颤、既往有严重的脑血管病者应慎用东菱迪芙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菱迪芙 脑梗死 继发出血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巴曲酶的护理
10
作者 赵迎春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12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对50例应用巴曲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基本治愈,未发现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过敏反应等。结论应用巴曲酶治疗脑梗死期间,周到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 目的探讨应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对50例应用巴曲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基本治愈,未发现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过敏反应等。结论应用巴曲酶治疗脑梗死期间,周到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用药期间的健康指导,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早期发现可能出现梗死后出血、降低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巴曲酶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