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中的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艳军 史载祥 +4 位作者 陈葶 许继元 卢博 王志栋 李茂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2014年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22例,CRRT模式CVVHDF,均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维持滤器后二价钙离子(i Ca2+)浓度0....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2014年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22例,CRRT模式CVVHDF,均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维持滤器后二价钙离子(i Ca2+)浓度0.25~0.40mmol/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单独经外周或中心静脉通路持续泵入,维持全身血液i Ca2+浓度0.9~1.0mmol/L。观察0、2、4、8h及治疗结束时滤器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i Ca2+;0、2、4、8h及治疗结束时体内血尿素氮(BUN)、肌酐(Cr)、PT、APTT、i Ca2+,钠离子(Na+)、钙离子(Ca2+)、碳酸氢根(HCO-3)水平、p H值及滤器使用时间。结果治疗4h、8h、结束时BUN、Cr水平低于0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患者共进行22次CRRT,治疗总时间为659h(17~62h),平均滤器使用时间为(30.0±11.5)h。0、2、4、8h及治疗结束时患者滤器后PT、APTT均长于体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滤器后PT、APTT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4、8h及治疗结束时患者滤器后i Ca2+水平低于体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滤器后不同时间点i 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4、8h及治疗结束时患者p H值、HCO-3、Ca2+、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抗凝不影响患者全身凝血功能,不增加出血风险,可保证血液净化安全有效进行,在出血及存在高危出血风险的危重患者行CRRT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出血 枸橼酸 抗凝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