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语言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1
作者 高林生 《现代特殊教育》 1999年第10期29-31,共3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是当前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究竟什么是创造思维呢?说法甚多,有人说,创造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就是求异思维,就是逆向思维、就是交叉思维,就是联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是当前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究竟什么是创造思维呢?说法甚多,有人说,创造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就是求异思维,就是逆向思维、就是交叉思维,就是联想思维,就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思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创造思维 培养学生 新知识 创新精神 逆向思维 发散性思维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 求异思维 基本的
下载PDF
指向高层次理解的阅读教学——以任焱老师执教的《珍珠鸟》一课为例
2
作者 查晓红 《语文知识》 2016年第18期63-64,共2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是阅读活动的核心。针对阅读教学徘徊于低层次、低水平'扫读'的现状,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教学应致力于'高层次、高水平理解',即引导学生'结合自...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是阅读活动的核心。针对阅读教学徘徊于低层次、低水平'扫读'的现状,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教学应致力于'高层次、高水平理解',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对文字所传递的信息有真正的把握和理解',这是一种超越文字所传递信息的思维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习活动 冯骥才 合作学习方式 最近发展区 自主阅读 精神需要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一株紫丁香》课堂教学实录
3
作者 于永正 陈艳平 +1 位作者 杨虹萍 翁佩英 《语文知识》 2017年第6期14-15,共2页
师生问好。一、揭题、读题师:《一株紫丁香》是课文的题目,谁来读?生:(一读)师:真流畅。喜欢紫丁香吗?怎么读出喜欢来?生:(再读)师:笑眯眯地读。生:(三读)二、检查预习1.字音、字义教学。师:预习充分了吗?生字都认识了吗?(会认的字,学... 师生问好。一、揭题、读题师:《一株紫丁香》是课文的题目,谁来读?生:(一读)师:真流畅。喜欢紫丁香吗?怎么读出喜欢来?生:(再读)师:笑眯眯地读。生:(三读)二、检查预习1.字音、字义教学。师:预习充分了吗?生字都认识了吗?(会认的字,学生基本会认)师:写'踮'字,谁来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范读 课文 诗歌 弯勾 第三声 声调
下载PDF
燃气验纯、防爆及爆炸实验新装置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振奎 陈立铭 赵秀云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第22期42-43,共2页
利用常规仪器和生活用品自制燃气验纯、防爆及爆炸新装置,实验安全、有趣、效果明显。
关键词 燃气验纯 防爆及爆炸 实验装置
下载PDF
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赏析
5
作者 王晓虹 《福建教育》 2006年第09A期25-26,共2页
一、教学场景生活化 很多教师觉得口语交际课难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沉闷,使得口语交际课不好把握。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如何解决“教师难于指导学生懒于开口”这一难题?还是让我们从于永正老师《学会赞美》(苏教版第八... 一、教学场景生活化 很多教师觉得口语交际课难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沉闷,使得口语交际课不好把握。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如何解决“教师难于指导学生懒于开口”这一难题?还是让我们从于永正老师《学会赞美》(苏教版第八册)的教学案例中去寻求答案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交际课 教学赏析 交际课堂 于永正 老师 《学会赞美》 指导学生 教学案例 生活化 第八册
下载PDF
学用迁移:于永正课堂教学结构解析——基于变异理论的视角
6
作者 彭德正 《语文知识》 2016年第24期62-63,共2页
“中小学的阅读课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不注重语言学用教学”。这是2016年1月20日《中国教师报》上刊登的余映潮老师的文章《好课,要做好“语用”训练》中的开篇语,它一语道破了当前阅读课费时低效的症结。于永正老师的阅读... “中小学的阅读课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不注重语言学用教学”。这是2016年1月20日《中国教师报》上刊登的余映潮老师的文章《好课,要做好“语用”训练》中的开篇语,它一语道破了当前阅读课费时低效的症结。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则不然,他特别注重知识学用间的转化,这也是他课堂教学高效、扎实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于永正 变异理论 结构解析 学用 迁移 中国教师 费时低效
下载PDF
文本意脉:思维与言语训练的枢机
7
作者 彭德正 《小学语文》 2015年第10期20-21,40,共3页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厘清文本意脉,是开展思维和言语表达训练的重要抓手。一、借助思维导图,厘清意脉,开展思维和言语表达训练意脉就是文章意旨的脉络,引申为文章的条理线索。意脉之于文体,就像是脉络之于人体。人无脉络不生,文无意脉难成...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厘清文本意脉,是开展思维和言语表达训练的重要抓手。一、借助思维导图,厘清意脉,开展思维和言语表达训练意脉就是文章意旨的脉络,引申为文章的条理线索。意脉之于文体,就像是脉络之于人体。人无脉络不生,文无意脉难成。它是隐藏于语言文字之下的作者行文思路。只有拨开语言文字的表层,才能见其真容。本文以《小鹰学飞》为例,试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厘清文本意脉,并围绕意脉开展思维和言语表达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脉 言语表达 言语训练 语言文字 见其 学习小组 文无 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 逻辑关系
下载PDF
探寻教学的“最佳路径”——两听《最佳路径》的思考
8
作者 彭德正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1年第10期47-48,共2页
《最佳路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课文内容生动、意蕴深远。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尼斯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故事启示我们: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 《最佳路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课文内容生动、意蕴深远。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尼斯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故事启示我们: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路径》 教学 尊重他人 小学语文 课文内容 建筑大师 以人为本 文化价值
下载PDF
那场桂花雨中的别样情怀——不同版本《桂花雨》的文本解读
9
作者 彭德正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1年第10期48-48,共1页
《桂花雨》是琦君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语言质朴,通篇体现一个"真"字:向读者真实再现了作者童年的美好生活,真诚地袒露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了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可谓花香、人乐、语蕴、情真。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编选了... 《桂花雨》是琦君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语言质朴,通篇体现一个"真"字:向读者真实再现了作者童年的美好生活,真诚地袒露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了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可谓花香、人乐、语蕴、情真。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编选了这篇文章。但笔者细读之下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雨》 文本解读 版本 情怀 文章语言 美好生活 真实再现 内心世界
下载PDF
寓言以及寓言教学研讨
10
作者 彭德正 《小学语文》 2012年第5期9-12,共4页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体。自“语文”单独立科以来,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寓言的编选。现行教材中寓言更是得到了重视,无论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北师大版,每套教材都有十几篇寓言故事。寓言以其独特的形式,明确...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体。自“语文”单独立科以来,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寓言的编选。现行教材中寓言更是得到了重视,无论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北师大版,每套教材都有十几篇寓言故事。寓言以其独特的形式,明确的风格在叙事性作品中独树一帜。研究寓言的文体特点,探寻寓言的教学策略,对语文教学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故事 教学研讨 小学语文教材 文体特点 北师大版 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 人教版
下载PDF
于永正《给予树》赏析
11
作者 彭德正 《小学语文》 2012年第10期17-18,共2页
长期以来,我们青年教师将观课、学课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曾经无数次醉心于名、特、优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痴迷于大家堂皇大气的课堂气象。总以为大家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但这种想法在观于永正老师《给予树》以... 长期以来,我们青年教师将观课、学课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曾经无数次醉心于名、特、优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痴迷于大家堂皇大气的课堂气象。总以为大家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但这种想法在观于永正老师《给予树》以后有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予树》 于永正 赏析 青年教师 专业化发展 独具匠心 观课 课堂
下载PDF
仰望大师的背影——品读《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
12
作者 彭德正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2年第12期59-59,共1页
一次,我应邀到学校参加教研活动,偶然在教师的书柜里发现了一本书。32开的小开本,淡紫色的封面上一幅黑白小照片紧靠着书脊,照片中的中年男子额头宽大,戴着老式的眼镜,圆圆的镜片后一双眸子明亮谦和,一袭灰布长袍,显得儒雅、亲... 一次,我应邀到学校参加教研活动,偶然在教师的书柜里发现了一本书。32开的小开本,淡紫色的封面上一幅黑白小照片紧靠着书脊,照片中的中年男子额头宽大,戴着老式的眼镜,圆圆的镜片后一双眸子明亮谦和,一袭灰布长袍,显得儒雅、亲切。我被这素雅的装帧设计所吸引,不禁拿起书来翻看——“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我对朱自清的印象停留在《荷塘月色》的唯美和《背影》里父子情深的氛围中,停留在散文大师的定式里.尽管也知道他是我们的同行——语文(当时叫国文)教师,但对此知之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经验 语文 教研活动 装帧设计 淡紫色 额头宽 教师 照片
下载PDF
徐善俊“实体活用”语文教学品格浅析
13
作者 彭德正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3年第4期71-73,共3页
问:徐州作为“苏派”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重镇,走出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的大家。江苏省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无疑是这个优秀群体中的一员。徐老师醉心小学语文教学四十年。他扎根课堂,痴心教学,积极探索... 问:徐州作为“苏派”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重镇,走出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的大家。江苏省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无疑是这个优秀群体中的一员。徐老师醉心小学语文教学四十年。他扎根课堂,痴心教学,积极探索,继承创新,形成了“以实为体,以活为用”的语文教学品格。怎样理解“以实为体,以活为用”,徐老师“实体活用”教学品格的内涵和特点又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改革 教学品格 徐善俊 活用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与研究 教学实践 特级教师
下载PDF
从“吴钩”说起——兼谈古诗中意象的现代错解
14
作者 彭德正 《小学语文》 2014年第10期12-13,共2页
《男儿何不带吴钩,说带钩》是2014年5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文史”专栏上国防大学黄宏教授的一篇文章。文章对带钩的名称、分类、工艺到名人轶事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作了详尽的解说。文末引用李贺《南园》中的“男儿... 《男儿何不带吴钩,说带钩》是2014年5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文史”专栏上国防大学黄宏教授的一篇文章。文章对带钩的名称、分类、工艺到名人轶事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作了详尽的解说。文末引用李贺《南园》中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两句诗。黄教授说:“这里的吴钩指的应该就是带钩。当然它并不是用于系束腰带,而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即陪挂刀剑的带钩”。尽管黄教授说“它并不是用于系束腰带,而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即陪挂刀剑的带钩”,但笔者以为,黄教授的说法依然有误,这句诗中的吴钩不是带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 《中国教育报》 错解 现代 意象 国防大学 文化内涵 名人轶事
下载PDF
陌生感词语的教学价值例谈
15
作者 彭德正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4年第4期32-33,共2页
陌生感词语,是指由于某个常用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独特使用,使读者对该词语产生陌生感,继而引发读者思考、顿悟,使其产生阅读快感的词语。词语的陌生感属于“陌生化阅读”范畴。
关键词 词语 教学价值 陌生化 读者 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亦需戒骄戒躁——从“小鹰学飞”说起
16
作者 彭德正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4年第9期1-1,共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小鹰学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习飞行。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关键词 小学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下载PDF
课程资源整合与学习场的形成
17
作者 彭德正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1年第5期20-22,共3页
学习场是指学习共同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各种学习媒介和学习活动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达到信息和能量的转换、增生且具有内在统整性的综合系统。学校应当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类课程资源。搭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全方位的优质学习平... 学习场是指学习共同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各种学习媒介和学习活动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达到信息和能量的转换、增生且具有内在统整性的综合系统。学校应当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类课程资源。搭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全方位的优质学习平台,促进中心学习场、次中心学习场和信息学习场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场 课程资源 整合
下载PDF
学生视角:口语交际怎么教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星 宋飞 +7 位作者 李娟 姚永东 彭峰 王晓红 阎宗学 沈海军 吴启俊 刘飞 《小学语文教学》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学生所说的话是平常会说的话怎么办? 魏星: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大多数是日常的生活,如做客、问路、看病、打电话等。如果我们简单地照搬生活,模拟表演一下,学生所说的话也大多是平常会说的话,这就意味着,学生的水平还在原地踏... 学生所说的话是平常会说的话怎么办? 魏星: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大多数是日常的生活,如做客、问路、看病、打电话等。如果我们简单地照搬生活,模拟表演一下,学生所说的话也大多是平常会说的话,这就意味着,学生的水平还在原地踏步,课堂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交际 学生 模拟表演 打电话 生活 教材 教学 课堂
原文传递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亚松 《小学数学教育》 2015年第Z4期16-17,共2页
转,《说文》中为"■",意"用车辆运送",引申为"旋动、改变方向";化,《说文》中为"■",意"教化施行",引申为"改造、变成"。两字合并成"转化",意为"动态中的... 转,《说文》中为"■",意"用车辆运送",引申为"旋动、改变方向";化,《说文》中为"■",意"教化施行",引申为"改造、变成"。两字合并成"转化",意为"动态中的变换"。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转化思想,经常需要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图形,通过"分、割、补、移、转"等方式解决问题。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转化思想,以渗透为主。教师要对教材中涉及转化思想的素材进行深人分析、系统梳理,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有意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思想 逻辑层次 学习活动 思想解决 分割法 转化方法 计算公式 规则化 思维基础 直观演示
原文传递
统合:改变课堂结构与教学流程——主题学习《中国的月亮》课堂实录
20
作者 李虹霞 于永正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7-21,共5页
《中国的月亮》一课的主题内容来源于教材中的《月光启蒙》、《望月》、《荷塘月色》三篇文章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探索月球奥秘》、《星夜的密语》两个单元。另外,师生共同从网络上查找了若干关于月亮的古诗词、传说、别称、... 《中国的月亮》一课的主题内容来源于教材中的《月光启蒙》、《望月》、《荷塘月色》三篇文章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探索月球奥秘》、《星夜的密语》两个单元。另外,师生共同从网络上查找了若干关于月亮的古诗词、传说、别称、诗歌、对联、四字词语、散文等,共计5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习 课堂实录 月亮 教学流程 课堂结构 中国 《探索月球奥秘》 《月光启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