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最终动因和起首要决定作用的因素”吗?——也谈人和工具的关系,兼和孟安邦同志商榷
1
作者 薛跃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7-30,26,共5页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探讨生产力发展规律,包括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动因、生产力系统中首要的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最近拜读孟安邦同志的文章,感到很受启发(见《生产力研究》1988年第4期,以下简...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探讨生产力发展规律,包括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动因、生产力系统中首要的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最近拜读孟安邦同志的文章,感到很受启发(见《生产力研究》1988年第4期,以下简称“孟文”)。但是孟文把生产力发展的动因以及生产中首要的起决定作哪的因素归之为“生产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邦 孟文 熊映梧 社会系统工程 机器大工业 驱动力量 英国产业革命 最终原因 社会再生产 发展水平
下载PDF
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中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182-185,共4页
日本神户大学著名学者汤浅光朝在用1501—1950年科技编年表里记录的科技成果数和人物传记辞典里编选的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做统计处理后,发现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现象.也叫汤浅现象。如果定义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全世界总数超过25%为科... 日本神户大学著名学者汤浅光朝在用1501—1950年科技编年表里记录的科技成果数和人物传记辞典里编选的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做统计处理后,发现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现象.也叫汤浅现象。如果定义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全世界总数超过25%为科学兴隆期(科学活动中心)的话.那么.科学兴隆期按以下顺序转移: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年),平均周期约80年。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分析科学活动中心的兴起与衰落,揭示科学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循环转化关系,这对于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制订正确的经济科技方针和政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有益的启示和可供借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活动中心 第二次科学革命 第三次科学革命 中心转移 转化形式 社会学 科学研究 科学兴隆期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二十世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