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孙克新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6-17,共2页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亲本的育性稳定性、温光反应及开花习性;推广力度需要加强,农民的栽培习惯有待改变;常规粳稻的育种水平有很大提高,给现有杂交粳稻品种的推广带来压力。采取的对策:选择优良材料作为亲本资源...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亲本的育性稳定性、温光反应及开花习性;推广力度需要加强,农民的栽培习惯有待改变;常规粳稻的育种水平有很大提高,给现有杂交粳稻品种的推广带来压力。采取的对策:选择优良材料作为亲本资源;加强亲本的提纯复壮,确保种子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推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杂交粳稻 亲本 育性 粳稻 选育
下载PDF
淮北地区杂交中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超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5-6,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小麦徐州24中后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王来花 周兴根 夏善保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2-12,共1页
小麦徐州24中后期生理特性的研究⒇王来花周兴根夏善保(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221121)徐州24是徐州市农科所1983年用大穗大粒品系徐州7904-13-2-2作母本,矮秆、抗病品种矮孟牛作父本杂交,连续多年选育... 小麦徐州24中后期生理特性的研究⒇王来花周兴根夏善保(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221121)徐州24是徐州市农科所1983年用大穗大粒品系徐州7904-13-2-2作母本,矮秆、抗病品种矮孟牛作父本杂交,连续多年选育而成。199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徐州124 中后期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淮北地区水稻汕优63再高产关键技术
4
作者 刘超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6-6,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汕优63 高产 栽培 淮北地区
下载PDF
淮北地区杂交巾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刘超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6年第11期3-3,共1页
淮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杂交中粳稻的生长发育,多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本地区种植杂交中粳比其他品种组合更具增产潜力,如徐州农科所育成的徐优3~2、徐优138等组合,一般条件下比常规中粳增产15%~20%左右,高肥条件下比杂交中籼汕... 淮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杂交中粳稻的生长发育,多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本地区种植杂交中粳比其他品种组合更具增产潜力,如徐州农科所育成的徐优3~2、徐优138等组合,一般条件下比常规中粳增产15%~20%左右,高肥条件下比杂交中籼汕优63可增产5%~8%,不少地方曾出现过700~800公斤/亩的高产典型。为了更好的发挥杂交中粳的产量优势,推动杂交中粳更快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对杂交中粳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现将其主要内容简述如下。(1)合理安排生育进程与当地光温资源同步根据本地区光温资源的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地区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中粳稻 光温资源 高产群体 产量优势 实践证明 结实率 千粒重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小麦-甘薯轮作长期增施有机肥对碱性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磊 王静 +2 位作者 张爱君 张辉 张永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771-5782,共12页
生物固氮为农业生态系统提供天然的氮素来源,探究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为合理增施有机肥和维持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小麦-甘薯轮作中连续37a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化肥+有机肥(NPKM)... 生物固氮为农业生态系统提供天然的氮素来源,探究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为合理增施有机肥和维持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小麦-甘薯轮作中连续37a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化肥+有机肥(NPKM)处理的甘薯季碱性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固氮菌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和单施化肥相比,长期增施有机肥降低土壤固氮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且丰富度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与有机碳、全氮和有效养分(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显著负相关。主坐标分析表明长期施肥显著改变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与对照相比,增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对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更大。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速效钾是影响固氮菌群落结构改变最主要的因素。长期增施有机肥显著降低变形菌门、蓝藻菌门、Beta-变形菌和固氮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硝化螺旋菌门、酸杆菌门和硝化螺菌属的相对丰度,这与土壤pH、有机碳和有效养分显著相关。因此,在碱性土壤上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固氮菌群落结构的改变更大,对群落多样性的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增施有机肥 固氮菌群落 碱性土壤
下载PDF
有机肥料对黄潮土有效磷库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曹翠玉 张亚丽 +1 位作者 沈其荣 蒋仁成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35-238,共4页
通过室内培养与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及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土壤供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潮土经15年连年施用有机肥料后,土壤速效磷大幅度提高,土壤中活性、中等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对提高土壤供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 通过室内培养与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及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土壤供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潮土经15年连年施用有机肥料后,土壤速效磷大幅度提高,土壤中活性、中等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对提高土壤供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施用猪粪等有机肥料,土壤中磷酸酶和生物量磷活性提高,从而改善了作物的磷素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石灰性土壤 土壤有效磷库 黄潮土 施肥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供磷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永和 曹翠玉 +2 位作者 史瑞和 蒋仁成 厉志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6-42,共7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料(马粪)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供磷水平.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以 Ca-P 为主,其中 Ca_2-P 是土壤有效磷库的主体;Ca_8-P 对土壤有效磷库起重要调节作用,AI-P 在供磷上也有一定意义.有机-无机肥配...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料(马粪)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供磷水平.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以 Ca-P 为主,其中 Ca_2-P 是土壤有效磷库的主体;Ca_8-P 对土壤有效磷库起重要调节作用,AI-P 在供磷上也有一定意义.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土壤速效磷,尤其是 Ca_2-P 和 Ca_(?)-P 的含量,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体磷(Biomass-P)和磷酸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有机肥 无机肥 施肥
下载PDF
江苏省重要小麦品种抗叶锈病和秆锈病基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万权 秦庆明 +3 位作者 王奎荣 夏善保 冯国华 陈荣振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作者分别选用15个具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叶锈菌系和10个具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秆锈菌系推导分析了江苏省26个重要小麦品种(系)所携带的抗叶锈病和抗秆锈病基因。在供试的39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或基因组合)和44个已知抗秆锈病基因中,推导出... 作者分别选用15个具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叶锈菌系和10个具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秆锈菌系推导分析了江苏省26个重要小麦品种(系)所携带的抗叶锈病和抗秆锈病基因。在供试的39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或基因组合)和44个已知抗秆锈病基因中,推导出了Lr1、Lr10、Lr13、Lr16、Lr26、Lt13+3Ka等6个抗叶锈病基因(或基因组合)和Sr5、Sr6、Sr7b、Sr8a、Sr9e、Sr10、Sr13、Sr14、Sr15、Sr17、Sr20、Sr23、Sr27、Sr28、Sr29、Sr31、SrTmp等17个抗秆锈病基因,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形式分别分布在20和24个小麦品种(系)中,其中Lr16、Lr26和Sr5、Sr23、Sr31是供试材料的主要已知抗叶、秆锈病基因。初步发现一些品种(系)携带有Lr13和Sr31等已知持久抗锈基因(或基因组合)及不同于本研究所用的已知基因的未知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锈病 秆锈病 抗性基因 基因推导
原文传递
不同熟性花生品种早春双膜覆盖栽培鲜果产量及种植效益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祖明 蒋伟 +2 位作者 王宗标 孙石 王幸 《花生学报》 2002年第2期31-35,共5页
连续 3年试验表明 ,不同熟性花生品种在早春双膜覆盖栽培条件下 ,鲜果产量和种植效益均存在显著差异 ,同期收获 ,中熟大粒品种鲜果产量最高 ,较早熟中粒品种增产 2 0 %以上 ,达极显著水平。以饱果率达 2 0 %为收获上市标准 ,早中熟中粒... 连续 3年试验表明 ,不同熟性花生品种在早春双膜覆盖栽培条件下 ,鲜果产量和种植效益均存在显著差异 ,同期收获 ,中熟大粒品种鲜果产量最高 ,较早熟中粒品种增产 2 0 %以上 ,达极显著水平。以饱果率达 2 0 %为收获上市标准 ,早中熟中粒品种可比中熟大粒品种提前 1 2~ 1 7d上市 ,增产值 3 5 0 0元 /hm2 左右。本地区 6月下旬收获上市的鲜食菜用花生应选早中熟中粒品种如V3、V4、V5等 ,7月上中旬上市的要选中熟大粒高产品种如V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性 花生 品种 双膜覆盖 鲜果产量 种植效益
下载PDF
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爱君 张明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3,共4页
淮北黄潮土 1 9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 ,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试验前下降 1 .5 4g/kg,长期单施化肥可以基本维持土壤有机质水平 ,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无肥和有机肥处理 ,土壤有机质随施肥年份呈指数函数的变... 淮北黄潮土 1 9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 ,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试验前下降 1 .5 4g/kg,长期单施化肥可以基本维持土壤有机质水平 ,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无肥和有机肥处理 ,土壤有机质随施肥年份呈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土壤有机质的适宜平衡水平大致为 1 5 .0 g/kg。有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长期施肥 黄潮土 轮作 消化规律
下载PDF
黄潮土的钾素状况与钾肥效应的长期定位试验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爱君 马飞 张明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7-241,共5页
根据黄潮土 18年肥料定位试验的系统资料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钾素平衡、速效钾的变化以及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 :1长期不施钾肥或仅施化学钾肥 ,土壤钾素始终亏缺 ,有机厩肥 -无机化肥配合施用 ,土壤钾素可达到平衡有余 ;2不... 根据黄潮土 18年肥料定位试验的系统资料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钾素平衡、速效钾的变化以及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 :1长期不施钾肥或仅施化学钾肥 ,土壤钾素始终亏缺 ,有机厩肥 -无机化肥配合施用 ,土壤钾素可达到平衡有余 ;2不施钾肥的 NP处理 ,第 1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即达到“最低值”,连续施用钾肥的 NPK处理 ,10年后土壤速效钾含量趋于稳定 ;3土壤钾素呈亏缺状况下 ,土壤缓效钾含量与作物产量显著相关 ,且缓效钾是被作物吸收的主要钾源 ;4在全钾和缓效钾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低的黄潮土上 ,钾肥与氮、磷肥配施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潮土 定位试验 钾肥效应 钾素状况 定位试验
下载PDF
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效应及高产控病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爱根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5-358,共4页
应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和相应的技术分析 ,研究了播期等 5个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定量效应。结果表明 ,各因子对纹枯病发病轻重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氮肥用量 >播期 >基本苗数 >追氮时期 >氮肥基追比。各因子间还存... 应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和相应的技术分析 ,研究了播期等 5个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定量效应。结果表明 ,各因子对纹枯病发病轻重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氮肥用量 >播期 >基本苗数 >追氮时期 >氮肥基追比。各因子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交互效应 ,其中密度与施氮量之间互效达 0 .0 5显著水平。播期早、播种密度大和氮肥用量高是纹枯病发生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文中还以高产和控病为条件进行平衡选优 ,提出了控制该病发生程度的高产优化栽培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效应 高产控病技术 小麦 纹枯病 栽培因子 通用回归旋转设计
下载PDF
长期不施磷肥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爱君 李洪民 +4 位作者 唐忠厚 孙健 朱红 史新敏 徐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104-108,共5页
利用1980年建立的黄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施磷肥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磷肥,土壤严重缺磷,致使薯块膨大期迟后、日增重减少,鲜薯产量显著下降(P<0.05);与施磷处理相比,不施磷处理薯块干率、淀粉率... 利用1980年建立的黄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施磷肥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磷肥,土壤严重缺磷,致使薯块膨大期迟后、日增重减少,鲜薯产量显著下降(P<0.05);与施磷处理相比,不施磷处理薯块干率、淀粉率及蛋白质含量下降不明显(P>0.05)。长期不施磷显著提高薯块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P<0.05),并导致甘薯淀粉粘滞力显著降低(P<0.05);在长期不施磷肥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的产量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以此筛选出高耐低磷力品种徐薯18、磷高效型品种徐薯27和磷敏感型品种苏渝303,可为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和生产应用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试验 磷肥 甘薯 产量与品质
下载PDF
黄潮土长期施用磷肥的肥效演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爱君 马飞 张明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198 1~ 1998年在黄潮土上进行肥力定位试验 ,结果表明 :黄潮土连续 18年施用磷肥 (每年施15 0 kg/ hm2 P2 O5 的过磷酸钙 ) ,磷肥的年表观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延长而增长 ,试验 13年后趋于稳定 ;磷肥在小麦、玉米上的养分生产力 (Y)与施... 198 1~ 1998年在黄潮土上进行肥力定位试验 ,结果表明 :黄潮土连续 18年施用磷肥 (每年施15 0 kg/ hm2 P2 O5 的过磷酸钙 ) ,磷肥的年表观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延长而增长 ,试验 13年后趋于稳定 ;磷肥在小麦、玉米上的养分生产力 (Y)与施肥年限 (x )呈二次方程关系 :Y小麦 =- 15 .0 0 2 + 11.0 77x - 0 .5 5 3x2 (r=0 .95 32 **) ;Y玉米 =- 8.5 0 3+ 5 .6 2 1x- 0 .2 74x2 (r=0 .980 1**) ,显示出磷肥残效的叠加效应。在该试验条件下 ,由于 NP处理配施有机肥带入的磷量较高 ,磷肥肥效则有所下降。黄潮土中磷肥肥效与土壤速效磷 (olsen 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Y(小麦当季表观利用率 ) =199.40 9x- 0 .70 9(r=- 0 .9382 ** ) ;Y(小麦增产 ) =6 5 .894- 2 .6 0 5 x(r=- 0 .935 3** ) ,x为速效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潮土 磷肥 肥效演变 施肥
下载PDF
棉花留叶枝生物学机理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阶祥 徐家安 杨峰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7,共4页
根据1995~1998 年对留叶枝棉的研究结果,棉花留叶枝对产量影响较大,留叶枝棉4 年6 点平均增产皮棉108Kg·hm - 2 ,增长8.02% ,叶技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可达31.09% ,平均为27.2% 。靠近主茎第一果枝以下1~3 个叶枝,其上的果枝,果节... 根据1995~1998 年对留叶枝棉的研究结果,棉花留叶枝对产量影响较大,留叶枝棉4 年6 点平均增产皮棉108Kg·hm - 2 ,增长8.02% ,叶技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可达31.09% ,平均为27.2% 。靠近主茎第一果枝以下1~3 个叶枝,其上的果枝,果节多,结铃多,为强优势叶枝。留叶枝棉生物学机理表现为前中期最适最大叶面积扩展期长和峰值高,光合产物生产积累多,向生殖器官转运量大,促进了棉花生长发育,现蕾、开花、结铃强度提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留叶枝 产量贡献 生物学机理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影响花生杂交成活率的几个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祖明 路兆英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26,共3页
在花生最佳开花授粉期内,由同一人,在同一地点,用同一组合于每天同一时间去雄授粉,杂交成活率变异系数达58.46%。统计分析结果:去雄之日20时湿度、授粉当日14时和8时温度及8时湿度是影响花生杂交成活率的主要气象因子... 在花生最佳开花授粉期内,由同一人,在同一地点,用同一组合于每天同一时间去雄授粉,杂交成活率变异系数达58.46%。统计分析结果:去雄之日20时湿度、授粉当日14时和8时温度及8时湿度是影响花生杂交成活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其最适指标分别是91.1%、33.0℃、24.9℃和88.7%。本地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的低湿、低温是杂交成活率的限制因子。杂交期间早晨的降雨对杂交也影响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杂交 成活率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厚俊 梁家荣 张凤海 《中国园艺文摘》 2010年第2期152-153,共2页
主要研究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明确根结线虫在土层中的分布、发生消长规律、主要传播途径及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以农业防治为主、抗性品种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词 山药 根结线虫病 综合防治
下载PDF
苏棉14的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家安 王阶祥 +3 位作者 李卫华 杨峰 胡新燕 李强 《江西棉花》 1999年第6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苏棉14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粳型恢复系C418的特征特性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20
作者 孙克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49,共1页
粳型恢复系C418系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按照"籼粳架桥"的制恢思路选用晚轮422与密阳23杂交配组后经连续系选而成.该恢复系属早熟中粳类型,在徐州播种至始穗历期95天左右,全生育期125~130天,播种至始穗总积温2 200~2 400℃,... 粳型恢复系C418系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按照"籼粳架桥"的制恢思路选用晚轮422与密阳23杂交配组后经连续系选而成.该恢复系属早熟中粳类型,在徐州播种至始穗历期95天左右,全生育期125~130天,播种至始穗总积温2 200~2 400℃,有效积温1 150~1 250℃,株高105cm左右,5个伸长节间,单株成穗4~5个,每穗颖花数160~180朵,单株花期10~12天,群体花期13~15天,花粉量大,花期长,茎秆粗壮,株型挺拔,叶片上举,耐肥抗倒,具有特异亲和性、高配合力和较高的光合效率等特点.根据对C418多年的研究与观察,笔者认为C418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粳型恢复系C418 特征特性 应用 遗传稳定性 感温性 分蘖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