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视域下“戏剧+旅游”的现状与思考
1
作者 曹敬辉 李子慕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98,共6页
从《印象·刘三姐》的实景演出开始,二十多年来,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集戏剧与文旅融合的特色之路。但随着时代发展,游客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迅速增加,一些过去以“技术”和“奇观”为卖点的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涌现出游... 从《印象·刘三姐》的实景演出开始,二十多年来,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集戏剧与文旅融合的特色之路。但随着时代发展,游客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迅速增加,一些过去以“技术”和“奇观”为卖点的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涌现出游客“审美疲劳”、部分作品的创作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半生不熟”等问题。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坐在剧场观看演出的传统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游客对新时代文化作品和旅游体验的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表演形式的开拓创新,戏剧在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戏剧 现状 思考
原文传递
向死而生的显影与烛光的隐喻 评红色题材锡剧《烛光在前》
2
作者 曹敬辉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6,共3页
由罗周编剧的大型锡剧作品《烛光在前》延续了其诗性创作的特点,在基于现实、融入想象的敏锐视角中,对革命人物真实的心路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观照。生命的态度和精神的延续如影随形,串联起剧作革命行动的主线与烛光精神的隐线,以奉献和觉... 由罗周编剧的大型锡剧作品《烛光在前》延续了其诗性创作的特点,在基于现实、融入想象的敏锐视角中,对革命人物真实的心路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观照。生命的态度和精神的延续如影随形,串联起剧作革命行动的主线与烛光精神的隐线,以奉献和觉醒完成了一次诗意的历史记忆之旅。剧目以常州三杰中的优秀共产党员张太雷的革命精神作为重要的题旨,“烛光”般的精神意象点亮了众人在面对民族危难时将个体生命融入民族命运的英勇无畏的生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剧 民族命运 向死而生 精神意象 历史记忆 民族危难 个体生命 红色题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