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24年扬州6级地震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新 《国际地震动态》 1997年第11期22-24,共3页
公元1624年2月10日,即明代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发生的所谓扬州6级地震(以下简称1624年地震),是江苏陆地上一次最大的历史地震;最早见诸于1960年版《中国地震目录》,震中位于扬州(东经119.5°,北纬32.5°),震级为里氏6级。据... 公元1624年2月10日,即明代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发生的所谓扬州6级地震(以下简称1624年地震),是江苏陆地上一次最大的历史地震;最早见诸于1960年版《中国地震目录》,震中位于扬州(东经119.5°,北纬32.5°),震级为里氏6级。据史料记载,此次地震波及范围达江苏、上海、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地震数据 扬州 震级 地震考查
下载PDF
利用P波初动计算青海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6
2
作者 屠泓为 都昌庭 +2 位作者 马震 张小香 吴进 《高原地震》 2008年第1期22-26,共5页
用P波初动对青海区域1992年来的6次哈佛大学及USGS等机构均未给出结果的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了计算。通过区域断裂构造的展布与本文计算出的震源机制解的对比,计算了青海境内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哈佛大学给出的结果进行了对... 用P波初动对青海区域1992年来的6次哈佛大学及USGS等机构均未给出结果的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了计算。通过区域断裂构造的展布与本文计算出的震源机制解的对比,计算了青海境内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哈佛大学给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初动 青海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2012年7月20日高邮M4.9级地震发震构造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斌 张鹏 +2 位作者 王俊 王斌 刘琨 《华北地震科学》 2015年第4期24-29,36,共7页
应用PTD方法、双差法等对2012年7月20日高邮M4.9级地震序列震源深度进行了分析,结合前人对此次地震震源参数研究结果以及区域深部结构、构造变形、地球物理剖面特征、区域震源深度统计等,对该地震发震构造存在的不同认识中的关键问题进... 应用PTD方法、双差法等对2012年7月20日高邮M4.9级地震序列震源深度进行了分析,结合前人对此次地震震源参数研究结果以及区域深部结构、构造变形、地球物理剖面特征、区域震源深度统计等,对该地震发震构造存在的不同认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一是滁河断裂是否延伸至震中附近;其二是临泽断裂是否具有发生中强震的深部构造基础。分析结果表明,滁河断裂作为印支—早燕山期前陆盆地的主要控制性断裂,其在苏北地区由杨村断裂、石港断裂及建湖断裂组成,走向NE,并向NW凸出,未延伸至震中地区;临泽断裂由中生代逆冲断层反转为新生代正断层,是柳堡低凸起和临泽凹陷的分界断裂,其在地壳深部的解耦深度与该地震序列震源深度接近,断裂的几何特征、构造性质等与余震分布、烈度分布、震源深度、震源机制解等地震参数分析结果较为一致。综合分析认为,临泽断裂为此次地震可能的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 地震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震前兆观测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永钧 屠泓为 吴进 《高原地震》 2008年第1期14-21,共8页
分析地震前兆观测资料是地震预测研究的核心,通过对大量的前兆资料的研究,发现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对于前兆资料有着很强的处理功能。利用该方法对1980年以来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地震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初步得出了地球物理场(... 分析地震前兆观测资料是地震预测研究的核心,通过对大量的前兆资料的研究,发现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对于前兆资料有着很强的处理功能。利用该方法对1980年以来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地震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初步得出了地球物理场(形变、流体、地温场等)的阶段性转折变化一般发生在数年强震活动组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前兆异常 青藏高原 地球物理场
下载PDF
加强防震减灾工作 构建和谐的新扬州
5
作者 吴进 《城市与减灾》 2009年第4期22-24,共3页
江苏省扬州市地处华北地震区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内,是该带中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也曾遭受到邻省强震的波及。扬州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必... 江苏省扬州市地处华北地震区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内,是该带中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也曾遭受到邻省强震的波及。扬州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必须强化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努力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水平,建立防震减灾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扬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扬州市 地震活动水平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和谐 防震减灾意识 抗震设防管理 华北地震区
下载PDF
中国大陆西部未来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屠泓为 张小香 +1 位作者 万秀红 吴进 《高原地震》 2008年第2期4-10,3,共8页
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对近100年以来的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 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对近100年以来的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近30年来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应力场的方向。结合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缺震次数及不同区域的能量释放情况,认为中天山南北区域、中印巴三国交界区域、青甘藏川交界区域及祁连地震带(即南北地震带中段和北段)等几个区域应为未来的重点监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西部 强震 地震预测 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