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脑转移全脑照射中不同调强放疗计划对保护海马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褚俊峰 张西志 +5 位作者 张先稳 陈小军 陈永东 孙新臣 李金凯 李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1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RapidArc)与固定野逆向动态调强(IMRT)在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全脑照射中对海马保护的剂量学研究。方法针对我院6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设计两种放疗计划, IMRT和RapidArc双弧旋转容积调强。在保证计划均满足临床...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RapidArc)与固定野逆向动态调强(IMRT)在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全脑照射中对海马保护的剂量学研究。方法针对我院6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设计两种放疗计划, IMRT和RapidArc双弧旋转容积调强。在保证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前提下分别比较两种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及适形度和均匀性指数、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以及治疗时间,探讨其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治疗计划均可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RapidArc计划的靶区适形度、均匀性均优于IMRT调强放疗计划。RapidArc计划的海马、双侧眼球最大剂量Dmax均低于IMRT (P <0.05),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总体优于IMRT。与IMRT相比, RapidArc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减少67%; RapidArc计划的平均出束时间为150 s,明显短于IMRT计划的573 s。结论 RapidArc旋转容积调强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优于IMRT计划,能够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同时可显著降低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 全脑照射 调强放疗 旋转容积调强 海马 剂量学
下载PDF
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中不同治疗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褚俊峰 李军 +3 位作者 张先稳 费志民 陈小军 陈永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0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比较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全中枢神经系统(CNS)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针对38例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患者分别设计两种放疗计划:固定野逆向调强(IM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保证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 目的比较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全中枢神经系统(CNS)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针对38例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患者分别设计两种放疗计划:固定野逆向调强(IM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保证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的前提下,分别比较两种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及适形度和均匀性指数、危及器官及靶区外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以及治疗时间,探讨其剂量学差异。结果 IMRT计划与3D-CRT计划相比,肺的V5和平均剂量Dmean有明显增加(P<0.05),而V20则有明显降低(P<0.05),V10差异不明显(P>0.05);心脏的V10、V20受照剂量体积有明显降低(P<0.05);肾脏的受照体积剂量有明显增加(P<0.05);肝脏的V5和D50相对较高(P<0.05),而V15和V20则明显降低(P<0.05),V10差异不明显(P>0.05);晶体最大剂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眼球最大剂量则明显较低(P<0.05)。结论 IMRT计划明显提高了靶区的剂量学指标,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受照体积大大减少,IMRT计划与3D-CRT计划相比能更好地提高靶区剂量分布的剂量均匀性HI(P=0.67)和靶区适形度CI(P=0.00),并改善了3D-CRT计划射野衔接部位的剂量分布不均、有剂量冷热点的问题。IMRT计划中正常组织50%处方剂量以上的高剂量区域体积明显减小,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有高有低,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IMRT计划比3D-CRT计划有临床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中枢神经系统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陈小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2期2998-2999,共2页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7.50%,其受益率达95.8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54.17%,受益率为79.17%,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近期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多西紫杉醇化疗 食管癌 效果
下载PDF
预防性放射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小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目的分析预防性放射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0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放疗组48例,对照组32例,放疗组采取预防性放射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手术治疗,放疗组在术后3周... 目的分析预防性放射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0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放疗组48例,对照组32例,放疗组采取预防性放射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手术治疗,放疗组在术后3周后采取放射治疗,双锁骨上区剂量50 Gy/25,25次;全纵隔6周50~60 Gy,25次。比较分析放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锁骨淋巴结转移率、腹腔淋巴结转移率、术后生存率、并发症、血行转移率以及吻合口复发率。结果术后放疗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明显小于单纯手术组,P〈0.05,放疗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血行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预防性放射在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中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放射 食管癌 淋巴转移率
下载PDF
再程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复发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5
作者 顾祥 陈小军 +3 位作者 宋文博 赵蓉蓉 王阿丽 褚俊峰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再程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复发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再程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27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再程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复发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首程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再程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27例为研究组,单纯再程放疗治疗36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7.8%(21/27)和50.0%(18/3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48,P=0.02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6个月和13.7个月,研究组1年生存率(74.1%)和2年生存率(44.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8%和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86,P=0.013)。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92.6%∶80.5%)、放射性肺炎(18.5%∶19.4%)、骨髓抑制(96.3%∶77.8%)及消化道反应(25.9%∶19.4%),多为1~2级,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75,P=0.323;χ^2=0.009,P=0.926;χ^2=2.941,P=0.086;χ^2=0.375,P=0.540)。结论再程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可提高局部复发食管癌的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复发 替吉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