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武伟 盛晟 +2 位作者 李海霞 张克兴 朱恺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吴区2016—2020年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及《江苏省疫苗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 目的探讨新吴区2016—2020年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及《江苏省疫苗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新吴区共报告35起水痘突发事件,占全区同期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57.38%;共报告病例1033例,罹患率1.91%;事件呈双峰分布,4~6月出现小高峰,事件数占比为17.14%;11月至次年1月出现大高峰,事件数占比为82.86%;事件均发生在学校,幼儿园是最高危场所,事件数占45.71%,3~6岁学龄前儿童占病例总数的48.83%,学生男女性别比为1.40∶1;在有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VarV)免疫史的234病例中,VarV接种日期至发病日期的时间间隔越长,水痘病例占比越高;事件报告时间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_(s)=0.391,P<0.05)。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可有效控制事件持续时间;流行高峰期加强学校水痘传染病监测,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群,建议将VarV接种情况纳入入托入学查验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对四种主要癌症负担的量化研究
2
作者 钱源源 蔡旭东 +3 位作者 胡晓炜 邹云眉 陈雅丽 黎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1998-2002,共5页
目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城乡差距大、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量化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和城市的癌症负担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10—2020年),选取了我国癌症负担较重的四种癌症... 目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城乡差距大、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量化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和城市的癌症负担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10—2020年),选取了我国癌症负担较重的四种癌症: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按照城乡和性别进行分类,分别展现了这四种癌症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并通过分解法分解和量化了人口老龄化和其他因素对2010—2020年癌症负担的影响。R值用于比较人口老龄化和其他因素对疾病负担的影响。结果:我国肺癌、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胃癌总体呈下降趋势,标化年龄结构后,四种癌症标化死亡率均有所下降。通过对四种癌症的死亡率变化进行分解和量化分析,发现了三种模式:(1)人口老龄化是疾病负担的主导原因,超过了其他因素的保护作用,如城市地区肺癌(男性R=-0.51)、结直肠癌(男性R=-0.05)、食管癌(男性R=-0.51)及农村地区肺癌(男性R=-0.20);(2)人口老龄化并不占主导地位,不及其他因素的保护作用,从而呈现出疾病死亡率下降,如城乡胃癌(城市男性R=-1.26)和农村地区食管癌(男性R=-1.12);(3)人口老龄化和其他因素均导致疾病负担增加,如农村地区结直肠癌(男性R=0.31)。结论:卫生资源分配应优先考虑受人口老龄化影响较大的地区或癌症。由于人口迅速地老龄化,未来癌症负担将继续增加,但可以通过加强癌症控制和预防来抵消甚至扭转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乡 癌症 分解法
下载PDF
2012—2016年无锡市新吴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死概率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增超 胡磊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索性分析2012—2016年无锡市新吴区4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早死概率及趋势变化,为本地区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通过对2012—2016年无锡市新吴区死因监测数据的整理,... 目的探索性分析2012—2016年无锡市新吴区4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早死概率及趋势变化,为本地区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通过对2012—2016年无锡市新吴区死因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慢性病死亡率和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并以"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30.00%为目标,分析该区能否顺利实现目标。结果 2012—2016年无锡市新吴区户籍人口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5.00%以上,4类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从10.07%下降到9.62%,年均下降速度为1.14%;男性4类慢性早死概率年均下降速度为0.60%,女性为1.96%,女性下降速度快于男性;男性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高于女性,2012—2016年男性分别为女性的2.04倍、1.89倍、1.80倍、1.96倍和2.16倍。结论无锡市新吴区重大慢性病死亡概率呈下降趋势,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男性远高于女性,按照目前下降速度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尚有相当距离,建议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特别是男性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早死概率 死亡率 健康中国2030
原文传递
2018-2019学年无锡市新吴区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宁宁 张岩 +3 位作者 杨静 李海霞 徐济达 胡磊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06-710,共5页
目的分析无锡市新吴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与不同学习阶段视力不良程度的关系,为掌握基线值及后续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8-09/2019-06无锡市新吴区小学、初中、高中共计49 322人的健康体检数据,通过卡方检验、Kruskal-Wall... 目的分析无锡市新吴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与不同学习阶段视力不良程度的关系,为掌握基线值及后续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8-09/2019-06无锡市新吴区小学、初中、高中共计49 322人的健康体检数据,通过卡方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分析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视力不良率、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近视程度的差异以及随年级增加视力不良程度情况。结果中小学视力不良检出率62.25%,且存在学习阶段、近视程度、性别的差异。从不同学习阶段来看,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54.27%,初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85.67%,高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96.13%,不同学习阶段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不同近视程度来看,小学至高中阶段,随着年级增加,视力不良严重程度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不同性别来看,小学、初中阶段男生视力不良率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论随着青少年儿童的年级增加,高年级视力不良检出率越高。此外高年级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明显增高,表明青少年儿童的用眼保护工作应加强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儿童 视力不良 不同学习阶段
原文传递
2011—2017年无锡市新吴区食管癌流行现状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增超 胡磊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9年第4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2011—2017年无锡市新吴区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了解2011—2012年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研究新吴区食管癌的流行趋势及5年生存率。方法利用无锡市慢性病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7年无锡市新吴区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数据,... 目的分析2011—2017年无锡市新吴区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了解2011—2012年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研究新吴区食管癌的流行趋势及5年生存率。方法利用无锡市慢性病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7年无锡市新吴区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数据,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食管癌发病和死亡趋势,用寿命表法分析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2011—2017年无锡市新吴区户籍食管癌年均发病率为21.51/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11—2017年食管癌发病率呈波动趋势,粗发病率APC为2.66%(95%CI:-0.77%~6.20%,P=0.104);食管癌患者年均死亡率为17.86/10万,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APC呈波动趋势,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粗死亡率APC=-2.30%(95%CI:-7.17%~2.82%,P=0.294);食管癌5年观察生存率为29.97%,中位生存期为2.29年,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1.023,P=0.312)。结论近几年新吴区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无明显改变,食管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差,应推进开展食管癌早期筛查适宜技术,实施食管癌早诊早治等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生存分析 寿命表法 5年生存率
原文传递
无锡市新吴区接种EV71疫苗前后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对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盛晟 张克兴 黄彬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1年第4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无锡市新吴区接种EV71疫苗前后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开展EV71疫苗接种和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2013—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2017—2020年EV71疫苗接种资料。结果... 目的分析无锡市新吴区接种EV71疫苗前后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开展EV71疫苗接种和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2013—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2017—2020年EV71疫苗接种资料。结果接种前四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9589例(重症104例,1.08%),年均发病率431.15/10万,接种后4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7396例(重症21例,0.28%),年均发病率325.28/10万。接种前后年均发病率和重症率均呈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5~7月,10~11月;地区分布均以江溪、梅村、硕放街道为主;发病年龄均以≤5岁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2013—2020年送检394例标本,检测阳性231例,总阳性率58.63%,接种前后,病原学构成变化明显,EV71型下降明显(χ^(2)=69.70,P<0.05),CA16、CA6型上升明显(χ^(2)=22.35,P<0.05)。2017—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共接种EV71疫苗12472人,逐年估算接种率分别为3.78%,10.96%,8.40%和7.63%。结论无锡市新吴区EV71疫苗使用前后,手足口病三间分布无明显变化,但年发病率和重症率都呈下降趋势,优势肠道病原构成发生变化,建议加大EV71疫苗使用和多价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EV71疫苗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无锡市新吴区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海霞 盛晟 杨坚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1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描述2017—2019年无锡市新吴区流感暴发疫情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流感暴发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中上报的2017—2019年流感暴发疫情数据,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 目的描述2017—2019年无锡市新吴区流感暴发疫情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流感暴发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中上报的2017—2019年流感暴发疫情数据,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流行强度和疫情持续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17—2019年新吴区共发生26起流感暴发疫情,累计发病人数927例,平均罹患率1.74%。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11月到次年的4月之间,占100.00%。疫情均发生在学校,以小学最多占88.46%(23/26),其次为幼儿园占11.54%(3/26)。引起流感暴发疫情的流感病毒主要B型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分别占65.60%(164/250)和16.40%(41/250),其次为A型H3N2占16.00%(40/250)。流行强度与学校人数有关(P<0.05),疫情持续时间与学校类型、疫情报告时间有关(P<0.05)。结论流感暴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发生在学校,提高疫情报告及时性,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是控制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暴发疫情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无锡新区缺课与传染病监测系统学生水痘病例报告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圆圆 徐金水 +2 位作者 王蓓 徐燕 盛晟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0-862,866,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平台"(简称"缺课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简称"传报系统")中学生水痘报告信息,为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回顾性收... 目的了解"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平台"(简称"缺课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简称"传报系统")中学生水痘报告信息,为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无锡新区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2个系统学生水痘报告信息,对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报告一致性和及时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个系统水痘病例在三间分布上基本一致,男生、小学生、冬春季节多发。报告一致的水痘病例数仅占传报系统的66.15%,10.77%为寒暑假期间缺课系统无报告,21.53%为在校学习期间缺课漏报;有202例(70.14%)水痘病例缺课系统报告而传报系统中未捕获,其中143例(71.00%)有就诊记录;两者在水痘报告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17)。水痘暴发疫情均由学校发现报告。结论 2个系统捕获学生传染病病例的能力均不完善,缺课监测在发现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小范围疫情上存在优势。2个系统应加强互检,以便更好地实现学校传染病疫情早预警和早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水痘 病例报告 学生 缺勤
原文传递
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洪平 马玲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2年第1期23-26,49,共5页
目的 探讨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 2020年选择某公司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并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特性、毒理学资料、使用量、暴露方式、暴露时间、频率、拟采取危害控制措施等资料,以危害等级(... 目的 探讨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 2020年选择某公司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并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特性、毒理学资料、使用量、暴露方式、暴露时间、频率、拟采取危害控制措施等资料,以危害等级(HR)、接触等级(ER)评估建设项目产生的危害因素,计算各岗位生产性毒物的风险指数(R),并得出风险等级,最终选择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氨,结合对以上四种生产性毒物的危害等级、接触等级评估,计算出风险指数分别为一氧化碳(R=4)、二氧化硫(R=3)、二氧化氮(R=4)、氨(R=3),并确定毒物相应的风险等级,即炭化装置产生的一氧化碳和炭基肥生产装置产生的二氧化氮属于高风险,炭基肥生产装置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属于中等风险。结论 半定量风险评估法运用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时,可以在缺少类比资料的情况下准确地识别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评估其风险水平,弥补了类比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定量风险评估 职业卫生 预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