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影像诊断
1
作者 王均干 《中国微循环》 2009年第6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影像诊断 外科急腹症 病情危重 早期诊断 误诊误治 快速诊断 预后差
下载PDF
尼莫地平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鲁虎臣 赵旭东 +1 位作者 周怡婷 史继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07年国内发表的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SAH后CVS临床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利... 目的:系统评价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07年国内发表的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SAH后CVS临床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利用M eta分析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对符合标准的16项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表明各试验具有同质性(P〉0.05)。Meta分析结果表明尼莫地平注射液能够减少住院期间SAH后CVS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001);不会引起再出血发生率的增加(P=0.17)。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尼莫地平能够有效防治SAH后CVS,降低病死率且未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脑血管痉挛 META分析法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建宏 陆爻忠 +2 位作者 蒋云召 朱力平 季惠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3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例CV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Hunt-Hess分级标准评定2组治疗前后病情改变。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TCD),记录大脑前动脉(ACA)、...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例CV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Hunt-Hess分级标准评定2组治疗前后病情改变。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TCD),记录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_m);CT灌注成像(CTP)检查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对病情的Hunt-Hess分级改善程度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高压氧治疗组的ACA、MCA、PCA、CBF、CBV和MTT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以格拉斯哥预后计分GOS评分统计作为疗效的评价标准,高压氧治疗组治疗后3月的预后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有效缓解CVS的高峰,显著改善临床预后,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栓塞术后CV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高压氧
下载PDF
犬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清华 周石 +1 位作者 何玉洁 王学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犬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方法 19条成年家犬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经股动脉插管注入血栓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B组按溶栓时间分成B1、B3、B6、B9、B12组,分别在脑缺血后1、3、6、9、12 ... 目的探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犬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方法 19条成年家犬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经股动脉插管注入血栓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B组按溶栓时间分成B1、B3、B6、B9、B12组,分别在脑缺血后1、3、6、9、12 h经导管动脉注入尿激酶溶栓.行血管造影、磁共振扩散加权(DWI)扫描观察溶栓效果,并行犬神经功能评分.各组随机抽取1只于栓塞后24 h处死取脑行病理检查.结果局灶脑缺血动物模型均成功建立,B1~B6组阻塞血管成功再通率为100%,B9组为66.7%,A组、B12组无再通;神经功能评分B1~B9组同A组、B12组比较显著性差异(F=11.77,P〈0.01).DWI各组均出现高信号,24 h梗死灶体积B1~B9组比较A组显著缩小(P〈0.05).B12组内1例并发颅内出血.病理:A组见大量神经元细胞坏死性改变,B组神经元细胞坏死程度较轻,残存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结论犬脑缺血6 h内尿激酶动脉溶栓疗效确定,6~9 h内动脉溶栓可以减少脑梗死体积比,延迟梗死体积扩大,12 h后动脉溶栓效果不明显.犬的动脉溶栓实用时间窗为9 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尿激酶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臭氧联合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怡婷 姜建威 +1 位作者 李新胜 吴震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9期4392-4394,共3页
目的比较臭氧联合激光静脉内消融(O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相对于单纯激光静脉内消融(EVLT)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被随机分为OEVLT和EVLT两组,在臭氧联合激光静脉内消融组中,患者在接受激光静脉内消融前先接受... 目的比较臭氧联合激光静脉内消融(O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相对于单纯激光静脉内消融(EVLT)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被随机分为OEVLT和EVLT两组,在臭氧联合激光静脉内消融组中,患者在接受激光静脉内消融前先接受臭氧治疗,所有患者最短随访12个月。结果在12个月后的随访中,两组之间的治疗静脉的闭塞率无明显区别,在OEVLT组,有患者在治疗后的1周溃疡就愈合。OEVLT与EVLT相比,溃疡的愈合率明显提高,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溃疡的复发率明显下降。两组均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副反应。结论与单纯EVLT相比,OEVLT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具有更好的疗效,更少的复发率。OEVLT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激光静脉内消融 静脉曲张性溃疡
下载PDF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小肠源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胜 姜建威 吴震海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小肠源笥消化道出血 诊断
下载PDF
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
7
作者 吴清华 姜建威 +2 位作者 何玉洁 周石 王学建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动脉内溶栓对大脑中动脉(MCA)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MCA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分析不同时间及阻塞部位血管再通和3个月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M1M2段阻塞41例(61.19%),M3M4段阻塞26例... 目的探讨局部动脉内溶栓对大脑中动脉(MCA)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MCA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分析不同时间及阻塞部位血管再通和3个月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M1M2段阻塞41例(61.19%),M3M4段阻塞26例(38.81%)。溶栓后阻塞血管成功再通47例(70.15%),其中M1M2段28例(68.29%),M3M4段19例(73.08%),M3M4段阻塞再通率似高于M1M2段,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溶栓时间在发病6 h以内者13例(19.40%),阻塞血管再通10例(75.92%),预后良好9例(69.23%)。发病时间在6 h以上者54例(80.60%),阻塞血管再通37例(68.51%),预后良好者30例(55.56%)。发病6 h以内溶栓者的阻塞血管再通率和预后良好率较6 h以上者为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管再通和预后明显相关(r=0.76)。6 h以上溶栓易致颅内出血。结论MCA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疗效确切,早期溶栓效果较好,晚期溶栓易并发颅内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口服钆喷酸葡胺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
8
作者 常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3828-3829,共2页
目的:探讨口服钆喷酸葡胺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40例黄疸患者分为服对比剂和未服对比剂2组进行扫描,比较MRCP定位诊断的正确率。结果:服对比剂组胃肠道内的高信号液体大部分或完全被钆喷酸葡胺抑制,胰胆管显示... 目的:探讨口服钆喷酸葡胺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40例黄疸患者分为服对比剂和未服对比剂2组进行扫描,比较MRCP定位诊断的正确率。结果:服对比剂组胃肠道内的高信号液体大部分或完全被钆喷酸葡胺抑制,胰胆管显示清晰,有利于诊断,未服对比剂组胃肠道内的液体为高信号,当其有较多液体时,胰胆管背景区的高信号对图像干扰较大,严重影响胰胆管的显示。结论:口服钆喷酸葡胺后行MRCP检查,可有效抑制胃肠道内液体,明显提高MRCP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DTPA/诊断应用 造影剂/投药和剂量 投药 口服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人类
下载PDF
TACE术后肝细胞癌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参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彬彬 孙姚晨 +1 位作者 黄海帆 鲍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723-726,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的变化。方法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76例,均接受TACE治疗。治疗前后进行MR检查,记录表观扩散系数(ADC)、容积转移常...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的变化。方法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76例,均接受TACE治疗。治疗前后进行MR检查,记录表观扩散系数(ADC)、容积转移常数(K trans)和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 ep)。结果在TACE治疗前,76例HCC患者病灶ADC为(1.1±0.1)×10^-3mm^2/s,K trans为(1.4±0.3)min^-1,K ep为(1.9±1.1)min^-1,与治疗后(分别为(1.4±0.2)×10^-3mm^2/s,K trans为(0.7±0.2)min^-1,K ep为(1.3±1.0)min^-1)比,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并无显著变化【(7.7±3.2)cm对(6.5±2.8)cm】;在76例经TACE治疗的HCC患者中,应答59例(77.6%);59例应答患者治疗后病灶ADC为(1.4±0.4)×10^-3mm^2/s,显著大于17例未应答患者【(1.1±0.3)×10^-3mm^2/s,P<0.05】,K trans为(0.8±0.2)min^-1,显著低于未应答患者【(1.2±0.4)min^-1,P<0.05】,而两组病灶大小【(6.6±3.1)cm对(7.4±3.8)cm】、治疗前ADC【(1.1±0.2)×10^-3mm^2/s对(1.0±0.2)×10^-3mm^2/s】和K ep值【(1.4±0.3)min^-1对(1.4±0.4)min^-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CE治疗的HCC患者肿瘤病灶功能磁共振成像参数可能会发生一些特征性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判断疗效可能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治疗
下载PDF
ADC值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及鉴别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健 沈海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4期3279-3281,共3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测量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病变组41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检查、扩散加权成像(DWI),然后分别测量肿瘤...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测量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病变组41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检查、扩散加权成像(DWI),然后分别测量肿瘤实体、囊变区及近侧瘤周区等不同部位的ADC值。结果:肿瘤实体ADC值随着肿瘤恶性度升高而降低。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astrocytoma,LGA)与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astrocytoma,HGA)比较,两者瘤周及囊变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8 3)。HGA与转移瘤之间仅瘤周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脑膜瘤实体的ADC值最低,与HGA、LGA实体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DC值对星形细胞瘤分级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与MR增强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脑肿瘤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诊断 脑肿瘤/诊断 诊断 鉴别 磁共振成像/方法 人类
原文传递
低场MRI在膝关节退行性变中的应用20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军 姜建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9期4751-4752,共2页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诊断 磁共振成像 人类
原文传递
数字化摄影系统的应用与维护体会
12
作者 吴初阳 刘行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9期4628-4628,共1页
关键词 摄影术/仪器和设备
原文传递
乳导管造影对溢乳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体会
13
作者 高全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8期4395-4395,共1页
关键词 乳腺 人/放射摄影术 乳腺疾病/放射摄影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