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研究“教”到关注“人”的华丽转身——小学写作教学实践流派综述 |
吴勇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3 |
1
|
|
2
|
习作教学就是一次抵达——兼答《新课程研究》杂志读者问之四 |
吴勇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14 |
0 |
|
3
|
破解习作教学之难——兼答《新课程研究》杂志读者问之三 |
吴勇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13 |
0 |
|
4
|
习作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兼答《新课程研究》杂志读者问之二 |
吴勇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13 |
0 |
|
5
|
翻转教学方式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
过同俭
许光新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2013 |
11
|
|
6
|
让儿童习作充满“语用”价值——小学“功能性写作教学”的实践 |
吴勇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4 |
11
|
|
7
|
文体场域·教学边界·精准知识——习作教材走向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 |
吴勇
|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
2014 |
6
|
|
8
|
习作教学的十大“原罪”——影响习作教学实效性的基本症结 |
吴勇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4 |
4
|
|
9
|
精准知识:习作教学走向实效的必然之路 |
吴勇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4 |
4
|
|
10
|
文体单元教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另一向度 |
吴勇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4 |
2
|
|
11
|
功能写作:走向“语用”的习作教学 |
吴勇
|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
2014 |
2
|
|
12
|
教材习作缘何成为“鸡肋” |
吴勇
|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
2014 |
2
|
|
13
|
习作教学就是一次抵达——以六年级习作指导课《我要……》为例 |
吴勇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3 |
1
|
|
14
|
“个性化表达”:习作教学的理智变革 |
吴勇
|
《新教师》
|
2014 |
1
|
|
15
|
写作教学“进行时”:一个经典的实践样本 |
吴勇
|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
2014 |
0 |
|
16
|
个性化表达:习作教学的理智变革——儿童习作中的典型问题探幽 |
吴勇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14 |
0 |
|
17
|
揭开儿童言语表达的本质——兼答《新课程研究》杂志读者问 |
吴勇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13 |
0 |
|
18
|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Scratch教学初探 |
姚武东
钱耀刚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2014 |
0 |
|
19
|
整本书写作:一个用言语构筑的童年梦想——儿童“整本书写作”的教学构想与实践 |
吴勇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14 |
0 |
|
20
|
适合儿童的习作课程开发 |
吴勇
|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