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洛替尼二线与达沙替尼三线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倩 徐静 +2 位作者 吴杰 张兴利 邱宏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评价尼洛替尼二线与达沙替尼三线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失败后采用尼洛替尼二线治疗的83例CML患者设为二线... 目的:评价尼洛替尼二线与达沙替尼三线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失败后采用尼洛替尼二线治疗的83例CML患者设为二线治疗组(简称二线组),尼洛替尼二线治疗失败后采用达沙替尼三线治疗的61例CML患者作为三线治疗组(简称三线组);另选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失败,但由于多种原因,患者在充分告知不更换药物治疗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后,仍要求继续伊马替尼治疗的37例CML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3、6、24个月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应用Logisti C回归分析影响二三线疗效的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达完全血液学反应(CHR)、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 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二线组治疗3、6、12个月达CHR率分别为100.00%、97.59%、95.18%,高于三线组的90.16%、86.89%、83.61%和对照组的83.78%、75.68%、72.97%;三线组患者治疗6、12个月达CHR率高于对照组。二线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达MCy R率分别为87.95%、93.98%、93.98%,三线组分别为80.33%、88.52%、86.89%,均高于对照组的67.57%、64.86%、48.65%。二线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达MMR率分别为19.28%、33.72%、60.24%,三线组分别为11.48%、26.23%、49.18%,均高于对照组的0.00%、2.70%、0.00%;二线组治疗12个月达MMR率高于三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线组与三线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达MCy R率,3、6个月达MM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主要非血液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发生率、血液学不良反应中1~2级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皮疹、眼睑水肿、腹泻、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二线组、三线组恶心呕吐、1~2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MMR组与非MMR组Sokal积分、服药依从性、血液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期间减量或停药、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是影响二、三线疗效的主要因素(OR=22.160,2.715,95%CI=2.795-93.027,1.882-48.834)。结论:尼洛替尼二线与达沙替尼三线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CML患者有较好的疗效。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减量或停药是影响二、三线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洛替尼 达沙替尼 二线 三线 慢性髓性白血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全反式维A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鹏飞 孔荣 +1 位作者 邱宏春 王勇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A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我们对我院2006~2008年共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采用两药联合化疗,予ATRA 10mg口服3~4次/天、As2O3 10mg静脉滴注3—4h每天1次,于第3天加...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A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我们对我院2006~2008年共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采用两药联合化疗,予ATRA 10mg口服3~4次/天、As2O3 10mg静脉滴注3—4h每天1次,于第3天加用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药物+阿糖胞苷化疗。结果联合治疗患者6例初发全部一疗程达到完全缓解(CR),复发病例中2例CR,中位时间30.12±4.89天。结论联合应用ATRA+As2O3和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药物的化疗取代以往的单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缩短,血小板计数恢复快,无病生存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A酸 三氧化二砷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β_2微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孔荣 邱宏春 +3 位作者 吴鹏飞 王勇 吴得红 刘倩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427-1431,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在初发、缓解、复发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时血清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检测了118例AML患者血清和脑脊液LDH、β2-MG及...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在初发、缓解、复发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时血清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检测了118例AML患者血清和脑脊液LDH、β2-MG及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ML患者的血清LDH、β2-MG及CRP水平在初发、复发组及CNSL组高于对照组(P<0.01);AML患者的血清LDH、β2-MG及CRP水平在初发、复发组高于CNSL组(P<0.01);CNSL组血清LDH、β2-MG及CRP水平高于缓解组,分别为(363±26.38)u/L vs(147±106.21)u/L,(4.75 1.26)mg/L vs(2.67±1.23)mg/L,(17.69±2.96)mg/L vs(6.12±1.13)mg/L(P<0.05)。AML患者的脑脊液LDH、β2-MG及CRP水平在CNSL组高于初发、复发、缓解组(P<0.01);初发、复发组脑脊液LDH、β2-MG及CRP水平高于缓解组,分别为(190±101.91)u/L vs(13291.12)u/L,(284±91.33)u/L vs(132±91.12)u/L(P<0.05);(1.19±1.47)mg/L vs(0.722.10)mg/L,(1.59±1.71)mg/L vs(0.72±2.10)mg/L(P<0.05);(5.52±2.12)mg/L vs(2.353.31)mg/L,(6.90±3.29)mg/L vs(2.35 3.31)mg/L(P<0.05)。结论:AML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LDH、β2-MG及CRP水平随病情活动而变化与瘤细胞计数、髓外组织侵润相关,可反映肿瘤负荷,对判断AML的病情、预后、复发有帮助,可以作为早期诊断CNSL的有效指标,血和脑脊液LDH、β2-MG及CRP联合检测对于疗效、预后、复发及并发CNSL意义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认知护理干预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耿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5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采用心理韧性评价量...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采用心理韧性评价量表(CD-RISC)和QLO-C30生活质量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的心理韧性、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接受认知护理后,心理韧性强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升白血病患者的心理韧性强度,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 白血病 心理韧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髓系白血病血清LDH、HBDH水平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鹏飞 邱宏春 王齐明 《中原医刊》 2002年第12期6-7,共2页
目的 :了解髓系白血病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HBDH)、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碱性磷酸酶(ALP)等肿瘤标志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32例急、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按化疗疗效分为恶化组、好转组 ... 目的 :了解髓系白血病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HBDH)、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碱性磷酸酶(ALP)等肿瘤标志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32例急、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按化疗疗效分为恶化组、好转组 ,对两组化疗前的血清LDH、HBDH、GGT、AL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和临床研究。结果 :髓系白血病恶化组的LDH、HBDH水平均较好转组高 ,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而GGT、ALP在两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髓系白血病化疗前血清LDH、HBDH水平对疗效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L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白血病 血清 LDH HBDH 乳酸脱氢酶 Α-羟丁酸脱氢酶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联合β2微球蛋白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探讨
6
作者 孔荣 邱宏春 +3 位作者 吴鹏飞 王勇 吴得红 刘倩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2期115-115,共1页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6例初发AM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β2-MG水平并进行比较,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6例初发AM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β2-MG水平并进行比较,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AML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在治疗前高于治疗后,两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治疗后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患者血清中LDH、β2-MG水平与瘤细胞计数、髓外组织浸润相关。血LDH、β2-MG联合检测对于判断病情、疗效、预后、复发意义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刘倩 张兴利 徐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11日-2021年4月11日收治的MPN患者23例作为试验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1,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11日-2021年4月11日收治的MPN患者23例作为试验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1,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2,均应用偶氮偶联法进行NAP测定,分析NAP阳性率和NAP积分在MP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骨髓纤维化(M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ML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CML、ET、MF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低于PV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低于ET、MF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F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高于ET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P活性在MPN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用于该类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骨髓增殖性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中let-7a-3甲基化态势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得红 姚冬明 +7 位作者 李云 林江 邓兆群 杨静 陈星星 钱震 马吉春 钱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020-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let-7a-3启动子的甲基化态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建立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RQ-MSP)分别检测25例对照者及52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et-7a-3启动子未甲基化水平。结果 52例CML患者未甲基化let-7...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let-7a-3启动子的甲基化态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建立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RQ-MSP)分别检测25例对照者及52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et-7a-3启动子未甲基化水平。结果 52例CML患者未甲基化let-7a-3启动子(59.6%)为阳性,而对照组仅1例(4%)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let-7a-3启动子未甲基化作为辅助诊断CML有较好的特异性。未甲基化let-7a-3启动子水平与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01),但与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慢性期和加速期let-7a-3未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急变期。结论 let-7a-3基因低甲基化水平随疾病进展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let-7a-3 低甲基化 微小RNA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miR-378甲基化研究
9
作者 吴得红 杨静 +8 位作者 杨磊 闻向梅 郭竑 姚冬明 林江 张盈盈 张铭 邓兆群 钱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miR-378基因启动子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中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specific PCR,RQ-MSP)分别检测25例健康供... 目的:探讨miR-378基因启动子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中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methylation-specific PCR,RQ-MSP)分别检测25例健康供髓者及53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378基因启动子未甲基化水平。结果:17/53例(32.1%)CML患者miR-378基因低甲基化,与对照组仅1/25例(4.0%)相比,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ML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患者miR-378未甲基化频率分别为14/40例(35.0%)、2/5例(40.0%)、1/8例(12.5%),但CML患者不同分期以及核型分组之间的miR-378基因未甲基化水平并无明显差异。未甲基化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BCR/AABL1融合基因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iR-378基因低甲基化是CML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并且主要见于CML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MIRNA miR-378 低甲基化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老年人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鹏飞 邱宏春 +1 位作者 孔荣 强咏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36-1037,共2页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多数具有体质差、伴有其他系统疾病、骨髓增生低等特点,对化疗的耐受力低、易发生感染。我们对本科收治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化疗同时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恶性血液病 临床应用 老年人 血液病患者 治疗 系统疾病 骨髓增生
原文传递
沙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荣 邱宏春 吴鹏飞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反应停)对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8例常规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或无法耐受常规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加用沙利度胺,观察其疗效。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有效率83.3%,多发...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反应停)对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8例常规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或无法耐受常规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加用沙利度胺,观察其疗效。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有效率83.3%,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率68.8%,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效率50.0%,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有效率66.7%。结论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可提高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沙利度胺 难治性
原文传递
非胃型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发生组织学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2
作者 张兴利 赵维莅 王焰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7期488-495,共8页
目的:探讨非胃型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extranodal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发生组织学转化(histological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22年6月诊治的159例非胃型M... 目的:探讨非胃型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extranodal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发生组织学转化(histological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22年6月诊治的159例非胃型MALT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其HT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4(1~105)个月,34例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其中1例在确诊8个月后因疾病进展死亡。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5年OS率为99.4%。患者发生HT的中位年龄为58(23~70)岁,总发生率为7.5%(12/159),5年累积发生率为5.0%。从确诊MALT淋巴瘤到发生HT的中位时间为35(20~81)个月。发生HT的病理类型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中83.3%(10/12)为非生发中心亚型。临床分期Ⅲ~Ⅳ期(χ^(2)=5.086,P=0.024)、伴有大包块(χ^(2)=7.345,P=0.007)、血清白蛋白<35 g/L(χ^(2)=6.470,P=0.011)、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710 U/mL(χ^(2)=6.392,P=0.011)和病理组织Ki67>10%(χ^(2)=13.496,P<0.001)是预测HT高风险的指标。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10%是HT的独立影响因素(HR=10.461,95%CI 1.283~85.273,P=0.028)。HT组患者的PFS中位时间31个月,较未HT组PFS中位时间(64个月)明显缩短(P<0.05)。经过含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等新药以及CAR-T等新方法的治疗,HT组患者的OS与未H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胃型MALT淋巴瘤患者以惰性病程为主,总体预后良好。血清sIL-2R是值得关注的指标,有可能作为HT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发生HT后患者PFS明显缩短,及时给予新药和新方法治疗,可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非胃型 组织学转化
原文传递
分子靶向药物相关性脂膜炎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兴利 糜坚青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713-715,共3页
脂膜炎是一种累及皮下脂肪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药物相关的皮疹部分可表现为脂膜炎,但由于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目前关于药物相关性脂膜炎的报道不多。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越来... 脂膜炎是一种累及皮下脂肪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药物相关的皮疹部分可表现为脂膜炎,但由于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目前关于药物相关性脂膜炎的报道不多。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这类药物诱发的脂膜炎越来越多地被观察到。本文从脂膜炎的定义、分子靶向药物相关性脂膜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膜炎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40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吴得红 吴鹏飞 +3 位作者 邱宏春 孔荣 陆浩翔 吴杰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8期464-469,共6页
目的探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分型、遗传学及分子学检测结果,以及治疗... 目的探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分型、遗传学及分子学检测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和疾病转归。结果4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71.5岁(47.88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23例(57.5%),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4例(10.0%),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6例(15.0%),边缘区/脾边缘区淋巴瘤5例(12.5%),套细胞淋巴瘤2例(5.0%)。所有患者免疫表型均表达CDl9,37例患者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表达。CLL患者均表达CD5、CD23,其他类型的患者不同程度表达CD20、CD22、CDIO、CD5、FCM.7等。26例患者接受包括嘌呤类似物、葸环类、烷化剂及激素等方案化疗,治疗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69.2%(18/26),其中完全缓解率为15_4%(4/26),完全缓解仅见于接受含氟达拉滨方案化疗的CLL患者。26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42.8个月(0.5~82.0个月),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结论B.CLPD临床特征多样,诊断需综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遗传学及分子学特征等,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减量的FCR方案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15
作者 罗菁 张佼佼 +2 位作者 张兴利 陈丽 糜坚青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645-649,共5页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减量(375 mg/m~2固定剂量)的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FCR)方案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一线利妥昔单抗减量FCR方案...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减量(375 mg/m~2固定剂量)的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FCR)方案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一线利妥昔单抗减量FCR方案治疗的35例CL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男25例,女10例,中位年龄58(42~75)岁,中位疗程数为6(2~6)个,总反应率为91.4%(32/35),15例(42.9%)达完全缓解,3例(8.6%)达骨髓未恢复的完全缓解,14例(40.0%)达部分缓解,2例(5.7%)疾病稳定,1例(2.9%)疾病进展。20例患者进行了骨髓微小残留病(MRD)检测,14例(70.0%)MRD阴性(MRD<0.01%)。中位随访60.7(6.6~153.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1.7(95%CI 57.7~10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3.5 mg/L和伴有TP53异常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未发现对总生存期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治疗前IgA缺乏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达骨髓MRD阴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未达到vs 35.6个月,P=0.016)。治疗后7例(20.0%)发生≥3级感染,15例(42.9%)发生≥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除1例发生5级不良反应,其余不良反应均可恢复。结论:利妥昔单抗减量的FCR方案一线治疗CLL患者的总反应率、MRD转阴率及远期生存获益较理想,安全性可控。患者治疗前血清β2-微球蛋白>3.5 mg/L和伴有TP53异常影响无进展生存期,治疗前IgA缺乏可能影响总生存期;治疗后达骨髓MRD阴性的患者更易获得长期无进展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 利妥昔单抗 减低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