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材料化学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南平 时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3-426,共4页
阐述了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的特点、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与方法 ,综述了我国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提出了面向应用过程的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 ,展望了该学科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材料化学工程 材料设计 面向应用过程
下载PDF
引领科技发展潮流、孕育技术创新思维——记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2
作者 徐南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7,共1页
在2004年11月6—8日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与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上,来自全国76所高校、13家研究院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1000多名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 在2004年11月6—8日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与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上,来自全国76所高校、13家研究院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1000多名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会议没有设立主题,但各位专家学者紧密围绕全球热点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展开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中国 生物化工 新思维 需求 企事业单位 年会 科技发展 研究院所 高校
下载PDF
PU/纳米SiO_2溶胶杂化材料的前端聚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苏 丰沧 眭建军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Frontal polymerization (FP) is a mode of converting monomers into polymers via a localized reaction zone that propagates through the reaction system.The three reactants,polyether,toluene 2,4-diisocyanate and 1,4-butan... Frontal polymerization (FP) is a mode of converting monomers into polymers via a localized reaction zone that propagates through the reaction system.The three reactants,polyether,toluene 2,4-diisocyanate and 1,4-butanediol and the catalyst (stannous caprylate) were mixed together at room temperature along with nanosilica sol and dimethylbenzene (as the solvent).After the thermal ignition at one end of the tubular reactor and subsequent front formation,no further energy was required for polymerization to occur.The thermal front self-propagated throughout the vessel.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of polyether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atalyst on frontal polymer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along with a comparison of frontal polymerization with batch polymerization.FT-IR,TEM and TGA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polyurethane (PU) hybrids.The obtained polymer materials by FP displayed similar features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batch polymerization (BP).The reaction time of FP is quite less than that of BP during preparing the PU hybrids.Nanosilica sol can be well dispersed in the polyurethane hybrid matrix even though no any stirring occurs during the FP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单体合成 纳米SIO2 溶胶 杂化材料 引发 加热 局部反应 PU FP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纳米TiO_2及其等电点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丘永樑 陈洪龄 +1 位作者 汪效祖 徐南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研究了在200℃,6小时水热过程中不同pH条件对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等电点的影响.以偏钛酸为原料,用NaOH和HCl调节酸碱度,在不同pH条件下水热合成了二氧化钛微粒,其平均粒径均在15~40nm.对不同pH条件下制得的二氧化钛微粒进行了Zeta电位... 研究了在200℃,6小时水热过程中不同pH条件对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等电点的影响.以偏钛酸为原料,用NaOH和HCl调节酸碱度,在不同pH条件下水热合成了二氧化钛微粒,其平均粒径均在15~40nm.对不同pH条件下制得的二氧化钛微粒进行了Zeta电位、XRD和TEM表征.微粒晶型为锐钛型.对微粒的等电点进行分析,不同的pH水热反应条件影响到合成粉体吸附的表面羟基数量,从而影响到微粒的等电点. 在pH 1,3,5,11,13水热条件下制得的微粒等电点为5.5,在pH 7,9水热条件下制得的微粒等电点为4.5 .反应物料在酸性水热条件下反应后酸性增强,在碱性水热条件下反应后碱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水热合成 等电点 纳米二氧化钛 锐钛型
下载PDF
纳米镍与骨架镍催化性能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日志 杜艳 +4 位作者 陈长林 邢卫红 徐南平 陈长祥 张正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4-706,共3页
The paper chiefly compar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nano-sized nickel and Raney nickel in th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p-nitropheno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 The paper chiefly compar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nano-sized nickel and Raney nickel in th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p-nitropheno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nano-sized nickel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Raney nickel under the same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fresh and used nickel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nitrogen sorption and particle analyz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article size,surface structure,etc. may play a key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nickel samples.The aggregation of nano-particles would lead to the deactivation of nano-sized nickel,while the jamming of pores would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activation of Raney nick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镍 骨架镍 催化活性 催化稳定性
下载PDF
高活性纳米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杜艳 陈洪龄 +1 位作者 陈日志 徐南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518,共4页
在液相化学还原法的基础上引入实验室自制的还原助剂M-1,制备了纳米镍粉催化剂。采用XRD,SEM,Mastersizer 2000粒径分析仪、EDS等方法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在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反应中考察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粉体为平... 在液相化学还原法的基础上引入实验室自制的还原助剂M-1,制备了纳米镍粉催化剂。采用XRD,SEM,Mastersizer 2000粒径分析仪、EDS等方法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在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反应中考察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粉体为平均粒径57nm的纳米镍粉体;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大约是工业上通常使用的Raney Ni的16倍。还原助剂的引入导致催化剂晶粒的减小,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镍 液相还原法 对硝基苯酚 催化加氢
下载PDF
Ni_2P/TiO_2对甲苯的催化加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远强 余夕志 +2 位作者 陈长林 徐南平 王延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5-629,共5页
以TiO2为载体,磷酸盐为前驱物,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系列Ni2P/Ti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样品的物相进行了分析表征。以甲苯气相加氢反应考察了Ni2P/TiO2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TiO2载体上制备的催化剂主要物相... 以TiO2为载体,磷酸盐为前驱物,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系列Ni2P/Ti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样品的物相进行了分析表征。以甲苯气相加氢反应考察了Ni2P/TiO2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TiO2载体上制备的催化剂主要物相为Ni2P。Ni2P/TiO2催化剂对甲苯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100%产物选择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能。反应温度和反应H2流速对甲苯转化率有影响,随反应温度的增加,甲苯转化率先增加后降低,250℃时,相对较高。随反应H2流速的增加,甲苯转化率降低。Ni负载量及前驱体中P含量对催化剂的性能也有影响,随Ni负载量及P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P含量较低的催化剂有部分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P TIO2 甲苯 加氢
下载PDF
载铜活性炭吸附一氧化碳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5
8
作者 黎军 马正飞 +1 位作者 刘晓勤 姚虎卿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03-908,i002,共7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相对论有效核势方法,用C16H10,C13H9,C12H12原子簇模型模拟活性炭表面,计算得到了CO在载铜活性炭上的吸附位、吸附构型和吸附能.研究表明:载铜活性炭吸附CO的过程,本质上是Cu(I)通过σ-π配键与CO络合,形成Cu—C键的...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相对论有效核势方法,用C16H10,C13H9,C12H12原子簇模型模拟活性炭表面,计算得到了CO在载铜活性炭上的吸附位、吸附构型和吸附能.研究表明:载铜活性炭吸附CO的过程,本质上是Cu(I)通过σ-π配键与CO络合,形成Cu—C键的过程.载铜活性炭对CO的络合吸附能在50~60kJ/mol之间,远大于活性炭对CO的物理吸附能(9.15kJ/mol),因而络合吸附更稳定,选择性也更高.Cu(I)选择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顶位和桥位,一个Cu(I)至多可以吸附一个到两个CO分子,但吸附一个CO比吸附两个CO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吸附 载铜 理论计算 一氧化碳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能 模型模拟 络合吸附 选择吸附 CO分子 相对论 原子簇 吸附位 mol 表面 构型 配键 π
下载PDF
Co-LsX催化苯乙烯生成环氧苯乙烷绿色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旭 张利雄 +1 位作者 徐南平 王重庆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4-47,51,共5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o-LsX催化剂,分子筛经Co2+离子交换后,其骨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溶剂加入量及氧气通入速率等因素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 h,Co...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o-LsX催化剂,分子筛经Co2+离子交换后,其骨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溶剂加入量及氧气通入速率等因素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 h,Co-LsX与苯乙烯质量比为0.16,混合溶剂与苯乙烯体积比为5;V(O2)∶V(苯乙烯)=1.3 min-1。在此条件下苯乙烯转化率达到62.5%,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达到57.1%。催化剂经6次循环使用后活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环氧化 环氧苯乙烷 X型分子筛
下载PDF
无机陶瓷膜在脱脂液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文会超 舒莉 +1 位作者 邢卫红 徐南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44,88,共4页
考察了操作条件对陶瓷膜处理脱脂液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孔径为200nm氧化锆膜,在操作压力为0.1MPa,膜面流速5~7m/s,操作温度40℃的操作条件下,陶瓷膜处理此体系废水的分离效果最好。膜的稳定通量为390L/m2.h,渗透液油含量小于... 考察了操作条件对陶瓷膜处理脱脂液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孔径为200nm氧化锆膜,在操作压力为0.1MPa,膜面流速5~7m/s,操作温度40℃的操作条件下,陶瓷膜处理此体系废水的分离效果最好。膜的稳定通量为390L/m2.h,渗透液油含量小于30mg/L,油的截留率大于99.4%,清洗剂中的无机组分完全透过膜,表面活性剂及有机物大约有85%透过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膜分离 脱脂废水 含油废水
下载PDF
湍流促进器对液固一体式膜反应器中膜过滤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日志 张利雄 +1 位作者 邢卫红 徐南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6-58,60,共4页
以改善液固一体式膜反应器中膜过滤性能为目的,设计了3种外置式湍流促进器进行膜过滤强化实验,考察了湍流促进器的构型、旋转速度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的湍流促进器可以明显地提高膜通量,其中推进式湍流促进器的强化效... 以改善液固一体式膜反应器中膜过滤性能为目的,设计了3种外置式湍流促进器进行膜过滤强化实验,考察了湍流促进器的构型、旋转速度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的湍流促进器可以明显地提高膜通量,其中推进式湍流促进器的强化效果最明显;随着湍流促进器旋转速度的增加,膜通量也相应增加;采用该湍流促进器可以进行高悬浮液质量浓度的膜过滤强化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膜反应器 过程强化 湍流促进器 膜通量
下载PDF
甘油三乙酸酯超临界酯交换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鞠庆华 郭卫军 +3 位作者 张利雄 徐南平 杜泽学 闵恩泽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68-1171,共4页
研究了在超临界条件下甘油三乙酸酯与甲醇或乙醇的酯交换反应,分别考察了超临界状态下醇油摩尔比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或乙醇与甘油三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350℃、反应时间为20m in时,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的... 研究了在超临界条件下甘油三乙酸酯与甲醇或乙醇的酯交换反应,分别考察了超临界状态下醇油摩尔比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或乙醇与甘油三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350℃、反应时间为20m in时,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的收率分别达100%和60%。对超临界状态下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甘油三乙酸酯与甲醇或乙醇的酯交换反应为拟一级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采用甲醇时酯交换反应速率比用乙醇时快,相应的甘油三乙酸酯的转化率也高;甘油三乙酸酯在超临界甲醇或乙醇中酯交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8.7 kJ/mol和75.1 kJ/mol,甘油三乙酸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活化能低于与乙醇酯交换反应的活化能,表明碳链短的醇更易进行酯交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乙酸酯 甲醇 乙醇 酯交换 超临界 动力学 生物柴油
下载PDF
苯乙烯氧化合成环氧苯乙烷和苯甲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旭 张利雄 徐南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对近年来苯乙烯氧化合成环氧苯乙烷和苯甲醛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掺杂金属离子的分子筛、络合物、金属氧化物及金属催化剂,并对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认为负载型络合物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活性、易分离和... 对近年来苯乙烯氧化合成环氧苯乙烷和苯甲醛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掺杂金属离子的分子筛、络合物、金属氧化物及金属催化剂,并对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认为负载型络合物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活性、易分离和优良的重复使用性能,更符合绿色化工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今后环氧苯乙烷和苯甲醛合成催化剂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氧化 催化剂 环氧苯乙烷 苯甲醛
下载PDF
空间限制法制备纳米沸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柯学斌 曾昌凤 +1 位作者 张利雄 徐南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综述了空间限制法在制备纳米沸石方面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微乳法与反胶束法的机理及其在合成纳米沸石方面的应用,以及惰性介质空间限制法与水凝胶制约法在小晶粒沸石合成方面的研究现状。采用这些方法合成的纳米沸石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 综述了空间限制法在制备纳米沸石方面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微乳法与反胶束法的机理及其在合成纳米沸石方面的应用,以及惰性介质空间限制法与水凝胶制约法在小晶粒沸石合成方面的研究现状。采用这些方法合成的纳米沸石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大小可调。另外还归纳了这3类空间限制法在纳米沸石合成中的共同特点,比较了其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限制法 纳米 沸石 微乳 惰性介质 水凝胶
下载PDF
锌锡双金属掺杂MCM-41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斯扬 周传林 +3 位作者 孔岩 王重庆 李俊 王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31-1837,共7页
以硅酸钠为硅源,锡酸钠,硝酸锌为金属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直接水热合成法合成出了锌锡双金属同时掺杂的介孔MCM-41。通过ICP﹑XRD、TG-DTA﹑FTIR﹑HRTEM以及BET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 以硅酸钠为硅源,锡酸钠,硝酸锌为金属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直接水热合成法合成出了锌锡双金属同时掺杂的介孔MCM-41。通过ICP﹑XRD、TG-DTA﹑FTIR﹑HRTEM以及BET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典型的六方介孔结构,比表面高,孔分布窄,热稳定性较高,且锌锡可能进入介孔MCM-41骨架中。该材料对苯酚羟基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双金属修饰MCM-41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单组分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锡双金属 MCM-41
下载PDF
水热制备掺锑纳米TiO_2及其光活性抑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丘永樑 陈洪龄 徐南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0-586,共7页
在200℃,6h条件下水热制备两种掺锑二氧化钛,Sb2O3:TiO2介于0-0.35mol%.第一种以二氧化钛和SbCl3为原料;第二种以偏钛酸和SbCl3为原料.用XRD、SEM、EDS、TG、IR表征样品,谢乐公式估算晶粒直径.EDS检测到Sb2O3的存在,XRD检测表明掺锑TiO... 在200℃,6h条件下水热制备两种掺锑二氧化钛,Sb2O3:TiO2介于0-0.35mol%.第一种以二氧化钛和SbCl3为原料;第二种以偏钛酸和SbCl3为原料.用XRD、SEM、EDS、TG、IR表征样品,谢乐公式估算晶粒直径.EDS检测到Sb2O3的存在,XRD检测表明掺锑TiO2均为锐钛型.锑的掺入可有效抑制第二种掺锑二氧化钛晶粒的长大.通过罗丹明B的光降解,表明两种掺锑纳米TiO2光活性均得到有效抑制.以偏钛酸为原料制得的掺锑TiO2 的光活性低于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得的掺锑TiO2.当Sb2O3:TiO2为0.21%时,掺锑二氧化钛光活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三氧化二锑 二氧化钛 光催化 罗丹明B
下载PDF
旋转切向流对一体式膜过滤器中膜过滤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日志 张利雄 徐南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以改善一体式膜过滤器中膜过滤性能为目的,将搅拌引入膜过滤系统,设计新型的旋转切向流强化膜过滤.考察搅拌器的类型以及操作参数(搅拌速度、叶轮直径、膜管与搅拌轴之间的距离)对膜通量的影响,并比较旋转切向流膜过滤与错流膜过滤的能... 以改善一体式膜过滤器中膜过滤性能为目的,将搅拌引入膜过滤系统,设计新型的旋转切向流强化膜过滤.考察搅拌器的类型以及操作参数(搅拌速度、叶轮直径、膜管与搅拌轴之间的距离)对膜通量的影响,并比较旋转切向流膜过滤与错流膜过滤的能耗,为一体式膜过滤器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膜过滤器 陶瓷膜 旋转切向流 错流
下载PDF
一体化陶瓷外膜乳化装置制备O/W型乳状液 被引量:3
18
作者 景文珩 邢卫红 +2 位作者 张伟 柏文静 徐南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8-330,共3页
A new submerged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apparatus using ceramic external membrane was introduced, which is attractive due to its simplicity,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easier to integrate with other processes and scale... A new submerged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apparatus using ceramic external membrane was introduced, which is attractive due to its simplicity,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easier to integrate with other processes and scale-up. Using different pore size membranes, O/W emulsion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were prepared. The O/W emulsion with Sauter mean particle size of 1.98μm was obtained by using 0.69μm ceramic external membrane element, and the emulsion with Sauter mean particle size of 0.65μm was obtained by using 0.16μm external membrane element.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s were respectively 3.78m 2·g -1and 10.8m 2·g -1, fit for extractive reaction and biphasic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膜乳化 乳状液
下载PDF
浸浆制备过程中载体微结构及涂膜工艺参数对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晓斌 范益群 徐南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39-2744,共6页
以“浸浆”成型法制备α-Al2O3陶瓷膜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以载体的纯水渗透性能关联载体的微结构参数来预测载体对膜厚度的总体影响的方法·实验考察了涂膜工艺参数(浸浆时间和流动速度)以及载体纯水渗透性能对膜厚度的影响·... 以“浸浆”成型法制备α-Al2O3陶瓷膜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以载体的纯水渗透性能关联载体的微结构参数来预测载体对膜厚度的总体影响的方法·实验考察了涂膜工艺参数(浸浆时间和流动速度)以及载体纯水渗透性能对膜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浆时间越长,所形成的膜层厚度越厚且膜厚度与浸浆时间的1/2次方呈正比·而当载体孔道被完全充满后,膜厚度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在制膜液进入载体和脱离载体过程中,膜厚度首先随着制膜液的流动速度的2/3次方线性增长,当流动速度超过一定值后,膜厚度不再变化;载体的渗透性能越优越,越有利于膜厚的形成,且膜厚度与载体的纯水渗透通量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厚 流动速度 浸浆时间 载体微结构 浸浆法
下载PDF
二次膜射流乳化法制备单分散乳状液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景文珩 吴俊 +1 位作者 邢卫红 徐南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0-43,共4页
为解决传统膜乳化法制备单分散O/W型乳状液中存在的粒径和通量的矛盾,介绍了采用二级陶瓷膜乳化在射流条件下制备单分散O/W乳状液的方法。2套一体式陶瓷膜乳化装置被串联使用,一级膜乳化采用孔径为0.16μm的ZrO2陶瓷膜,二级膜乳化采用... 为解决传统膜乳化法制备单分散O/W型乳状液中存在的粒径和通量的矛盾,介绍了采用二级陶瓷膜乳化在射流条件下制备单分散O/W乳状液的方法。2套一体式陶瓷膜乳化装置被串联使用,一级膜乳化采用孔径为0.16μm的ZrO2陶瓷膜,二级膜乳化采用孔径为1.5μm的-αA l2O3陶瓷膜。以甲苯/水体系为研究对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分别被用作乳化剂。2种情况下均可获得单分散的乳液,能耗分别是1.53×105J/m3和1.21×105J/m3。因此,该方法可在较低的能耗下制备单分散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膜乳化 乳状液 单分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