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水中营养污染物的吸附及再利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薛建军 王玲 田子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69,共3页
废水中营养污染物的吸附及再利用薛建军,王玲,田子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16)(江苏省植物保护总站南京)关键词 废水,营养污染物,吸附,再利用本文介绍用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物理化学... 废水中营养污染物的吸附及再利用薛建军,王玲,田子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16)(江苏省植物保护总站南京)关键词 废水,营养污染物,吸附,再利用本文介绍用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物理化学过程制成废水处理剂(其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营养污染物 吸附 废水处理剂
下载PDF
稻水象在中国适生性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龚伟荣 杜予州 +2 位作者 戴霖 蔡超 刁春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根据稻水象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3.2分析预测该虫在中国可能适生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稻水象在中国潜在的最适宜分布范围大体在北纬16.53°~26.73°、东经97.85°~116.75°范围内,涉... 根据稻水象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3.2分析预测该虫在中国可能适生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稻水象在中国潜在的最适宜分布范围大体在北纬16.53°~26.73°、东经97.85°~116.75°范围内,涉及华南、西南地区的5个省(自治区)48个县(市或地区);潜在适宜分布范围大体在北纬22.98°~48.00°、东经88.88°~132.96°范围内,涉及华东、华南、西南、华中、西北、华北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63个县(市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 地理信息系统 适生分布区
下载PDF
杀虫剂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害虫田间防效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帅 李建洪 +2 位作者 张绍明 张凯雄 周群芳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0-535,共6页
[目的]针对水稻害虫抗药性上升、化学防治药剂缺乏的现状,2015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对稻飞虱的防效较好,药后5、10 ... [目的]针对水稻害虫抗药性上升、化学防治药剂缺乏的现状,2015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对稻飞虱的防效较好,药后5、10 d的防效分别为80.3%、78.6%、81.9%和90.4%、86.0%、91.1%;异丙威、噻虫嗪、氟啶虫胺腈对白背飞虱防效明显优于褐飞虱,药后5、10 d的防效分别为90.7%、79.3%、92.6%和93.5%、98.3%、98.3%;毒死蜱、噻嗪酮对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防效较差,均低于79.2%。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对二化螟残虫防效较好,药后21 d防效为80%以上;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虫单对二化螟残虫防效较差,防效为43.2%~72.7%;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对二化螟残虫防效相比,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三唑磷、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螟丹、昆虫生长调节剂甲氧虫酰肼的防效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当地用药习惯和二化螟抗药性有关。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缩氨基脲类杀虫剂茚虫威对稻纵卷叶螟保叶效果较好,药后14 d都在85%以上,有机磷类杀虫剂稻丰散保叶效果较差。[结论]建议水稻主要害虫防治,轮换使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防治稻飞虱,轮换使用双酰胺类、乙酰甲胺磷防治二化螟,轮换使用双酰胺类、茚虫威防治稻纵卷叶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稻飞虱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田间防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