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江都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礼康 唐宝国 +1 位作者 朱志武 张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1163-1163,共1页
研究结果表明 ,江苏省江都市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速效磷、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63 .6%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2 0~ 3 0g/kg ,5 6.8%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5~ 10mg/kg ,42 .0 %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在 3 0~ 60mg/kg ... 研究结果表明 ,江苏省江都市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速效磷、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63 .6%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2 0~ 3 0g/kg ,5 6.8%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5~ 10mg/kg ,42 .0 %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在 3 0~ 60mg/kg ;各养分变异程度以速效磷最大 ,有机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有机质 速效磷 速效钾 江都
下载PDF
江苏省江都市烟粉虱的寄主及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朱龙宝 郭亚军 +3 位作者 莫婷 郭晓同 胡荣利 肖来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系统调查了江苏省江都市烟粉虱的寄主植物及种群消长动态。经鉴定烟粉虱寄主达8科44种(变种),主要寄主集中在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菊科和豆科等植物,并根据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将烟粉虱的危害程度划分成4个不同的等级,其中蔬菜上危害达... 系统调查了江苏省江都市烟粉虱的寄主植物及种群消长动态。经鉴定烟粉虱寄主达8科44种(变种),主要寄主集中在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菊科和豆科等植物,并根据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将烟粉虱的危害程度划分成4个不同的等级,其中蔬菜上危害达4级的寄主有11种。调查结果表明:烟粉虱在露地寄主上属于秋季多发型害虫,始发期在6月中下旬,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烟粉虱在5种蔬菜寄主上的种群数量比较发现,种群数量高低依次为番茄>茄子>黄瓜>甘蓝>辣椒。同时还研究了烟粉虱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寄主 种群消长
下载PDF
江都市樊川镇机插秧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新农 陆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分析了江都市樊川镇机插秧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机插秧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插秧 存在问题 对策 江苏江都 樊川镇
下载PDF
江都市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因子分析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朱龙宝 莫婷 +1 位作者 郭亚军 郭晓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652-2653,共2页
调查了江都市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消长规律,分析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与传毒介体灰飞虱的发生量及带毒率、水稻抗病性、不同栽培方式等因子间的关系。提出了在选用抗(耐)病品种基础上,积极实施“切断毒源、治虱防病”的策略,... 调查了江都市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消长规律,分析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与传毒介体灰飞虱的发生量及带毒率、水稻抗病性、不同栽培方式等因子间的关系。提出了在选用抗(耐)病品种基础上,积极实施“切断毒源、治虱防病”的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害流行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流行因子 控制对策
下载PDF
江都市水稻不同氮肥用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洪玉 徐健 +2 位作者 刘翠莲 唐宝国 蔡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6期40-41,共2页
选择4个土种,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施用过量的氮肥,产量增加缓慢甚至有所下降。黑烘土、乌黏土、小粉土、小粉砂土4个土种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8.23、18.97、20.46、20.91 k... 选择4个土种,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施用过量的氮肥,产量增加缓慢甚至有所下降。黑烘土、乌黏土、小粉土、小粉砂土4个土种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8.23、18.97、20.46、20.91 kg/666.67 m2,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5.27、16.00、16.40、17.20 kg/666.67 m2。4个土种的最佳经济施氮量与"3414"试验、精确施氮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水稻 产量 土种 江苏江都
下载PDF
江都市植保社会化服务的调研与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志斌 陈洪礼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352-353,共2页
介绍了江都市植保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推进措施,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推动该市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保 社会化服务 现状 问题 对策 江苏江都
下载PDF
苏中地区旱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化除技术的推广应用
7
作者 陈志斌 赵新农 +1 位作者 于庆海 焦骏森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81-181,共1页
介绍了苏中地区旱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特点,总结了其化除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以期为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直播稻 杂草 发生特点 化防技术 推广应用 苏中地区
下载PDF
麦套稻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焦骏森 蔡建华 +6 位作者 张瑞伶 于军民 徐德海 张银光 姚开文 于庆海 戴世金 《杂草科学》 2004年第1期16-17,共2页
麦套稻田杂草种类多、密度高、出草早、出草期长、危害重。用“一封、二杀、三挑”的防除方法 ,即水稻套种后第 5d用 5 0 %速除 10 0g/6 6 7m2 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水稻 3~ 4叶期用 36 %二氯·苄 5 0g/6 6 7m2 喷雾进行二杀。... 麦套稻田杂草种类多、密度高、出草早、出草期长、危害重。用“一封、二杀、三挑”的防除方法 ,即水稻套种后第 5d用 5 0 %速除 10 0g/6 6 7m2 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水稻 3~ 4叶期用 36 %二氯·苄 5 0g/6 6 7m2 喷雾进行二杀。水稻生长中后期视田间残留杂草情况 ,用千金等除草剂进行挑治 (三挑 ) ,对水稻安全 ,增产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稻田 杂草 发生规律 防除技术
下载PDF
稻茬油菜特征特性及免耕摆栽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翠莲 刘雪基 +1 位作者 史晓利 刘维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112-112,114,共2页
阐述了稻茬油菜的特征特性及免耕摆栽技术的优势,从培育壮苗、起垄摆栽覆草、肥料运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该项栽培技术,以期为其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茬油菜 特征特性 免耕摆栽 高产栽培 技术优势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稻田套播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翠莲 刘雪基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74-74,85,共2页
介绍了稻田套播油菜的生育特征及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安排茬口、种植地选择、品种选择、播种、水稻让茬管理、施肥、化除化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该种植模式获得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油菜 套播 生育特征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麦套稻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
11
作者 焦骏森 蔡建华 于军民 《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 2008年第10期49-49,共1页
2002~2007年,我们对麦套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 一、麦套稻蕊杂草发生规律 一、麦套稻是在前茬麦子收获前10~15天,先灌“跑马水”,然后将用营养土包衣好的露白稻谷直接撤播于麦田的~种种植方式。因该种... 2002~2007年,我们对麦套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 一、麦套稻蕊杂草发生规律 一、麦套稻是在前茬麦子收获前10~15天,先灌“跑马水”,然后将用营养土包衣好的露白稻谷直接撤播于麦田的~种种植方式。因该种植方式不打破原土层结构,与其他种植水稻的方式相比,杂草种类多、出草早、密度高、生态抑制作用小、危害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稻田 技术 防除 种植方式 发生特点 发生规律 抑制作用
下载PDF
麦套稻田杂草治理技术探究
12
作者 刘翠莲 焦骏森 +3 位作者 蔡建华 胡永康 戴思金 朱爱娣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3期125-126,共2页
麦套稻田杂草出草早、种类多、密度高、出草期长、危害重。用"一封、二杀、三挑"的化除方法,即水稻套种后3d内用42%新野1 800mL/hm2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水稻三至四叶期用36%二氯.苄900~1 050g/hm2或2.5%稻杰900~1 200mL/... 麦套稻田杂草出草早、种类多、密度高、出草期长、危害重。用"一封、二杀、三挑"的化除方法,即水稻套种后3d内用42%新野1 800mL/hm2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水稻三至四叶期用36%二氯.苄900~1 050g/hm2或2.5%稻杰900~1 200mL/hm2喷雾进行二杀;水稻生长中后期视田间残留杂草情况,用千金、二甲四氯、吡嘧磺隆等除草剂进行挑治(三挑),对水稻安全,增产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稻田 杂草 发生规律 化除技术 江苏江都
下载PDF
稻田套播油菜的技术优势和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雪基 蔡建华 +1 位作者 刘翠莲 张建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稻田套播油菜技术的关键措施是在水稻收获前将经过处理的油菜种子撒入具备一定条件的稻田,用种量6~9 kg/hm2,在油菜2片子叶到1片真叶时机械收割水稻,水稻留茬高度10~15 cm,收割后迅速散开稻草,多余稻草及时移田。使用稻田套播油菜技... 稻田套播油菜技术的关键措施是在水稻收获前将经过处理的油菜种子撒入具备一定条件的稻田,用种量6~9 kg/hm2,在油菜2片子叶到1片真叶时机械收割水稻,水稻留茬高度10~15 cm,收割后迅速散开稻草,多余稻草及时移田。使用稻田套播油菜技术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缓解季节矛盾,保油菜早苗齐苗,有利于加快油菜机械收割的进程,促进秸秆还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其大面积产量能达到甚至超过育苗移栽油菜的产量水平,高产田产量可达3 7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套播 油菜 高产高效 配套技术 栽培
下载PDF
麦套稻应用现状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洪礼 田文科 蔡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26-1327,共2页
麦套稻是在麦子灌浆后期,将处理后的稻种直接撒播在麦田里,与麦子形成一定的共生期,麦收时超高留茬30 cm左右自然还田,多余麦秸就地散开或就近埋入墒沟内,是集免耕、套播、旱育及秸秆还田于一体的新型稻作方式,操作程序简化,劳动强度降... 麦套稻是在麦子灌浆后期,将处理后的稻种直接撒播在麦田里,与麦子形成一定的共生期,麦收时超高留茬30 cm左右自然还田,多余麦秸就地散开或就近埋入墒沟内,是集免耕、套播、旱育及秸秆还田于一体的新型稻作方式,操作程序简化,劳动强度降低,使秸秆禁烧自然还田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有效地解决了因长期以来超负荷生产造成的土地承载力下降,以及所带来的无节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和不科学的水浆管理等新问题,实现了水稻“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等生产目标协调发展,使农业生产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介绍麦套稻应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稻 应用现状 存在问题 技术对策
下载PDF
宁粳1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洪礼 竺厚富 +3 位作者 仇圣荣 吴同源 沈为华 张瑞美 《中国稻米》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宁粳1号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粳稻新品种,具有熟期适中、产量稳而高、较耐条纹叶枯病、稻米品质优等特点。高产栽培应突出培育壮秧、合理群体起点、科学肥水运筹、病虫综防等关键措施。
关键词 宁粳1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盐稻9号稻鸭共作技术应用初探
16
作者 陈洪礼 蔡建华 《农业与技术》 2006年第5期73-75,共3页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循环的综合农业新技术,本文对盐稻9号稻鸭共作关键技术进行了示范研究,初步探明了适合我市的生产操作规程。
关键词 盐稻9号 稻鸭共作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及稻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曾洪玉 唐宝国 +4 位作者 蔡建华 毛伟 赵新农 姚开文 刘雪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9-501,共3页
结合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就江苏省江都市稻麦秸秆还田主要方式及其对耕地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连续3年的研究。研究表明,实行秸秆还田一般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 结合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就江苏省江都市稻麦秸秆还田主要方式及其对耕地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连续3年的研究。研究表明,实行秸秆还田一般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培肥阶段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明显,有持续的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地质量 水稻 小麦 产量
下载PDF
播期、播量对稻田套播油菜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翠莲 刘雪基 +1 位作者 蔡建华 刘维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2,共2页
以油菜品种宁油18为试材,通过设置4个播期和3个播量研究稻田套播油菜对其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0日播种(共生期10 d)产量最高,10月5、10日播种(共生期15、10 d)与10月15、20日播种(共生期5、0 d)的产量达到极显... 以油菜品种宁油18为试材,通过设置4个播期和3个播量研究稻田套播油菜对其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0日播种(共生期10 d)产量最高,10月5、10日播种(共生期15、10 d)与10月15、20日播种(共生期5、0 d)的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并且播期越迟,产量越低;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的产量影响达到显著差异,播种量9 kg/hm2产量最高,与3 kg/hm2产量差异极显著,播种量9 kg/hm2与播种量6 kg/hm2产量差异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江苏江都地区稻田套播油菜播期以10月1—20日为宜,共生期以10 d为佳,在适宜范围内尽可能早播;宁油18适宜播种量为6~9 kg/hm2,播期推迟播种量宜用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播油菜 播期 共生期 播量 产量 产量结构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耕地地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宝国 曾洪玉 +3 位作者 蔡建华 姚开文 赵新农 白和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8-130,139,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江都市耕地地力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江都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上升趋势,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土壤全氮含量略有提高,但增幅不大,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微... 研究结果表明,江都市耕地地力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江都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上升趋势,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土壤全氮含量略有提高,但增幅不大,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微量元素水平总体处于偏低到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 配方施肥 耕地地力 江都市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及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稻干尖线虫垂直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敏洁 刘维红 林茂松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湿度对水稻干尖线虫垂直迁移的影响以及线虫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生长繁殖和垂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线虫迁移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相对湿度越高,线虫迁移率越高。温室接种实验表明水稻拔节期线虫主...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湿度对水稻干尖线虫垂直迁移的影响以及线虫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生长繁殖和垂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线虫迁移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相对湿度越高,线虫迁移率越高。温室接种实验表明水稻拔节期线虫主要分布在接种点周围及水稻上部,且虫量递减明显,20 d后线虫虫量仅为接种5 d时的50%。孕穗期线虫主要分布在水稻的幼穗中,并且大量繁殖,20 d后线虫虫量为接种5 d时虫量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干尖线虫 温度 湿度 迁移 线虫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