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序贯加量与同期加量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波 顾小伟 +3 位作者 舒忠琴 沙莎 周菊英 王利利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序贯加量和同期加量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疗效、副反应及美容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5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瘤床序贯加量放疗组(序贯组)49例,同期加...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序贯加量和同期加量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疗效、副反应及美容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5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瘤床序贯加量放疗组(序贯组)49例,同期加量放疗组(同期组)47例。序贯组剂量分割方式为全乳50 Gy/25次/5周,后续瘤床序贯加量10~16Gy/5~8次/1~1.5周;同期组剂量分割方式为全乳50 Gy/25次/5周,瘤床60Gy/25次/5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副作用、美容效果和长期生存。结果序贯组与同期组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晚期皮肤反应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放疗后、放疗1年后的序贯组与同期组美容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随访率为100%,随访期间全组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保乳术后瘤床序贯加量和同期加量的疗效相似,美容效果相当且未加重早晚期不良反应,并有缩短疗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瘤床 同期 序贯
下载PDF
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后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小保 刘惠兰 +4 位作者 于波 舒忠琴 顾小伟 沙莎 王坚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后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 例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剂量学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全组共89 例...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后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 例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剂量学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全组共89 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发生1、2、3放射性肺炎的患者分别为52 例、32 例、5 例,未发生4、5级放射性肺炎.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TNM分期、GTV体积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期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放疗剂量和三维技术对放射性肺炎分级无明显影响(P均>0.05).不同分级放射性肺炎的肺平均剂量、V5、V10、V15、V20、V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后放射性肺炎严重程度分级与患者是否同步化疗和放射剂量学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食管癌 放射治疗 临床特征
下载PDF
373例食管癌患者三维技术放疗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于波 汪建林 +7 位作者 刘惠兰 戴圣斌 沙莎 王琼 茅卫东 周菊英 王利利 王坚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4-179,共6页
目的 观察对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技术放疗的长期疗效,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三维技术放疗食管鳞癌患者373例。其中三维适形放疗(3D-CRT)231例,调强放疗(IMRT)142例;单纯放疗202例,放化疗联合171例;累及野(IF... 目的 观察对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技术放疗的长期疗效,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三维技术放疗食管鳞癌患者373例。其中三维适形放疗(3D-CRT)231例,调强放疗(IMRT)142例;单纯放疗202例,放化疗联合171例;累及野(IFI)照射249例,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ENI)照射124例;根治量50~60 Gy者60例,60~70 Gy者313例。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预后影响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l、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69.4%、33.7%、22.9%和63.8%、32.8%、22.4%,中位OS和PFS分别为22.7个月(95%CI 18.6~25.4个月)和19.2个月(95%CI 16.7~2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不同三维技术、是否联合化疗、淋巴引流区是否预防照射、不同根治量对OS和PFS无影响(P〉0.05);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GTV体积影响OS和PFS的因素(χ2=5.836~14.52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GTV体积是影响OS和PFS的因素(χ2=5.345~12.216,P〈0.05)。两个淋巴结区域转移患者的OS和PFS曲线均差于1个淋巴结区域转移者(χ2=4.467,4.169,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技术放疗的长期疗效明显提高。N分期和肿瘤体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淋巴结转移区域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 调强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