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鸭疫里默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流行特点与防治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任湘莲
-
机构
江苏省江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水禽世界》
2014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是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给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流行特点这两种病的混合或继发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凡是目前有这两种病流行的地区,大多数鸭群都存在两种病的混合感染。2-5周龄幼鸭多发,自然感染发病率20%-40%,有的鸭群感染率达90%,死亡率5%-80%,这取决于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及应激因素。一般新饲养的场地和在流动水域饲养的鸭很少发病,然而,连续饲养几批之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有所提高,特别是旱地养鸭,每批均于2-3周发病。不少鸭群随着饲养批数的增多,
-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流行特点
饲养管理
防治
继发感染
多发病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环境条件控制在鸭病预防中的作用
- 2
-
-
作者
顾文
-
机构
江苏省江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水禽世界》
2013年第4期9-10,共2页
-
文摘
鸭病是由外界致病因素和体内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鸭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环境卫生状况是直接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鸭体在不同生理阶段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超过其适应范围,不仅可以直接引起鸭病,而且可以使鸭群抵抗力下降,诱发各种传染病。因此必须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增强鸭机体的抗病力,以减少鸭群疾病的发生。
-
关键词
外界环境
鸭病
条件控制
预防
致病因素
疾病发生
相互作用
卫生状况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鹅种蛋的选择、运输、保存和消毒
- 3
-
-
作者
任湘莲
-
机构
江苏省江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水禽世界》
2014年第5期47-48,共2页
-
文摘
1种蛋的选择1.1种蛋要来源于高产鹅群种蛋要选择生产性能高、繁殖力高、遗传性状稳定、未感染传染病的种鹅群。种鹅宜选1~4年的鹅,且公母比例适当。选购种蛋,宜提前与供应户签好合同,了解、指导对方做好种鹅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种蛋在质量上、数量上得到保障。1.2种蛋要新鲜、清洁种蛋一般在1周内孵化效果较好,3~5d孵化最佳。随着存放时间延长,则孵化率降低。
-
关键词
种鹅群
种蛋
运输
消毒
保存
疫病防治工作
孵化效果
孵化率降低
-
分类号
S835.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雏鹅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 4
-
-
作者
任湘莲
-
机构
江苏省江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水禽世界》
2010年第4期19-20,共2页
-
文摘
育雏是养鹅生产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雏鹅的成活率和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弱和怕冷、怕热、怕湿的生理特点.雏鹅的饲养管理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
关键词
管理技术要点
雏鹅饲养
体温调节能力
养鹅生产
经济效益
饲养管理
生理特点
成活率
-
分类号
S835.4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