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构造方程模型解几何中动点问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鲁永江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上海中学数学》
2008年第2期41-43,共3页
-
文摘
几何中动点问题的特点是:图形中的动点或动线按某种规律运动,各个动点或动线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要探求动点或动线运动到何位置时满足一定的"图形条件".……
-
关键词
BC
DEF
方程模型
四边形
平面直角坐标系
OAB
直角三角形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密度测量难点突破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鲁红明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初三年级学研期)》
2009年第6期7-9,共3页
-
文摘
密度是初中物理常见的物理量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有关密度的测量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难在模型的建立、过程的分析和等量转化的应用以及与浮力、压强及杠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物质密度的测量进行归类分析和解法指导。使学生掌握物质密度测量的一般技巧。以便灵活掌握密度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密度测量
学生学习
综合运用
物质密度
初中物理
测量方法
解法指导
归类分析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TH715.2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题名挖掘图形寻关系 数形结合构方程
- 3
-
-
作者
鲁永江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
文摘
纵观近年来的全国各省中考试题,发现有一类运动型问题频频出现且呈上升势态.这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动点或动线按某种规律运动,各个动点或动线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要探求动点或动线运动到何位置时满足一定的“图形条件”.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善于在运动变化中探索图形性质,挖掘题中的“图形条件”,得出相关线段间的关系式,
-
关键词
图形性质
数形结合
挖掘
运动变化
方程
中考试题
线段
动点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巧抓特殊位置 妙解动态问题
- 4
-
-
作者
鲁永江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中学教与学》
2009年第5期14-18,共5页
-
文摘
由于动态问题揭示了“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能够考查考生的运动观念、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所以,它已成为近年中考压轴题的命题热点.但由于这类问题运动过程复杂,会出现多种情形,所以学生不易把握运动过程,解题时感到比较困难.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从“动”中捕“静”,以“静”制“动”,抓住特殊位置,从一般位置与特殊位置的比较中发现方法,有时还需根据特殊位置分解运动过程,合理进行分类讨论.现列举部分中考试题说明这类题的求解方法,希望读者能从中有所启发.
-
关键词
动态问题
空间想象能力
中考压轴题
动手操作能力
运动过程
辨证关系
综合运用
命题热点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 5
-
-
作者
鲁永江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08年第2期36-38,共3页
-
文摘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许多变化,重视“问题情境”就是其中的变化之一.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以情境为载体,以探索、交流和建构为手段,通过揭示事物间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从而理解和生成数学知识,掌握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最终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
关键词
数学知识
情境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实施
平衡状态
认知结构
数学能力
教学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点出招,招招喜人
- 6
-
-
作者
徐建军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8年第12期18-18,共1页
-
文摘
1.中点"安家"例1如图1,在ΔABC中,点D在边AC上,DB=BC,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AB的中点.求证:EF=(1/2)AB.
-
关键词
中点
分析条件
直角梯形
安家
连接
斜边
中位线
解决问题
证明
山东省德州市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梯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
- 7
-
-
作者
鲁永江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8年第Z2期35-37,共3页
-
文摘
一、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梯形的中位线"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6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二课时,是在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梯形中位线性质是梯形的重要性质,是今后有关计算和论证的重要依据.作为性质教学课,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三角形中位线
梯形
几何画板
性质
培养学生
思维方法
设计意图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动态演示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 8
-
-
作者
徐建军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9年第5期18-20,共3页
-
文摘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它是在研究了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某个位置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教材浓缩了思维过程,给学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此,笔者在认真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和创新.
-
关键词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案例
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教学背景
《数学》
教学内容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挖掘图形寻关系 数形结合构方程
- 9
-
-
作者
鲁永江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2008年第10期22-23,共2页
-
文摘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发现有一类运动型问题频频出现且呈上升趋势.其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动点或动线按某种规律运动并互相依存,要探求运动到何位置时满足一定的“图形条件”.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善于在运动变化中探索图形性质,挖掘“图形条件”,得出线段关系式,进而转化为方程,实现由形到数的飞跃.现列举2007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加以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
关键词
图形性质
数形结合
挖掘
方程
运动变化
中考试题
部分省市
关系式
-
分类号
G633.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PPT应用策略
- 10
-
-
作者
胡新文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教育信息技术》
2006年第9期30-32,共3页
-
文摘
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在应用Office PowerPoint XP或Office PowerPoint2003制作演示文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下面笔者介绍自己的实践经验来与大家分享。
-
关键词
POWERPOINT2003
应用
PPT
OFFICE
演示文稿
实践经验
-
分类号
TP31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浅谈思品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1
-
-
作者
梅志祥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09年第5期35-37,共3页
-
文摘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说理性很强的学科,往往容易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要想使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必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最终达到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学”境界。要使学生从“知学”到“好学”,进而达到“乐学”的境界,除了智力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了,这就要靠教师对课堂的良好组织与驾驭。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激发思品课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教学方法
中学生
学习兴趣
-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12
-
-
作者
鲁永江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中国基础教育(内刊)》
2007年第3期41-43,共3页
-
文摘
新课程倡导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数学知识的建构。而传统的教学往往重“结果”轻“过程”,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数学知识结构功能差,信息通道不畅,应用时不能成功提取。本文试从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和公式的发展过程、被直觉掩盖的思维反思过程、教师自身解题思路的探求过程四个方面,对数学探究思维的培养进行阐述。
-
关键词
新课程
思维过程
探究能力
途径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巧抓特殊位置 妙解动态问题
- 13
-
-
作者
鲁永江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中心初中
-
出处
《中学数学教与学(下半月初中读本)》
2009年第8期54-57,共4页
-
文摘
由于动态问题揭示了“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能够考查考生的运动观念、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所以,它已成为近年中考压轴题的命题热点.但由于这类问题运动过程复杂,会出现多种情形,所以学生不易把握运动过程,解题时感到比较困难.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从“动”中捕“静”,以“静”制“动”,抓住特殊位置,从一般位置与特殊位置的比较中发现方法,有时还需根据特殊位置分解运动过程,合理进行分类讨论.现列举部分中考试题说明这类题的求解方法,希望读者能从中有所启发.
-
关键词
动态问题
空间想象能力
中考压轴题
动手操作能力
运动过程
综合运用
命题热点
发现方法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