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预设互动促进对话,课件简约渐次展现——李庾南老师“函数的图像”课例赏析 |
陈爱军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6 |
12
|
|
2
|
研习“三学”理念,倡导“单元教学”——以李庾南老师“角(第1课时)”教学为例 |
丁凤云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8 |
2
|
|
3
|
解题研究:从一题多解走向结构揭示——以2016年江苏镇江中考卷两道把关题为例 |
顾志勇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6 |
1
|
|
4
|
新会计准则下中学财务管理的措施 |
周康云
|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
2014 |
1
|
|
5
|
关于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
袁茂兰
|
《学苑教育》
|
2018 |
1
|
|
6
|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途径解析 |
万燕
|
《成才之路》
|
2018 |
0 |
|
7
|
经营转场:折纸串起平行四边形起始课教学 |
刘东升
沈红艳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6 |
3
|
|
8
|
我们需要怎样的“问题”驱动课堂——由美国莎维女士执教的函数图像课说起 |
刘东升
|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2016 |
32
|
|
9
|
“形散神聚”的主题,“浅入深出”的环节——中考二轮微专题复习课《无处不在的边角关系》教学流程与立意 |
刘东升
|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2018 |
19
|
|
10
|
数学教学中例题变式的策略——基于教学追问的视角 |
朱金祥
刘东升
|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2016 |
17
|
|
11
|
基于HPM视角重构“勾股定理”起始课 |
刘东升
|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2016 |
9
|
|
12
|
追问“争议错题”,思辨“认识封闭”——从一道图像信息题的“争议”说起 |
刘东升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5 |
3
|
|
13
|
一图一课:让一次函数复习课走向简约 |
刘东升
|
《中学数学月刊》
|
2016 |
3
|
|
14
|
设计“数学写作”习题的实践与思考——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为例 |
刘东升
汤志凌
|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
2015 |
3
|
|
15
|
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植根于生活体验当中——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 |
颜勇
|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
2018 |
2
|
|
16
|
寓评于赏,寓赏于介——例谈数学写作的链接式点评 |
刘东升
吕兵
|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2015 |
2
|
|
17
|
绿色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卢小平
|
《教育艺术》
|
2019 |
1
|
|
18
|
抓住“数学现实”本质,促进知识自然生成——图形的旋转(1)教学与反思 |
顾为云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6 |
1
|
|
19
|
预设“追问”:教学设计的一个关注点——以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为例 |
陈林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5 |
1
|
|
20
|
开展“五等级评价”,跟进“辩护式讲评”——以七年级“每日一题”的评价实践为例 |
刘东升
|
《中学数学(初中版)》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