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设互动促进对话,课件简约渐次展现——李庾南老师“函数的图像”课例赏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爱军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6年第10期8-10,共3页
近两年来,我们在《中学数学》(下)学习了很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的精彩课例,李老师的很多课例带有鲜明的特征,比如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特别是基于"学材再建构"而设计的教材流程,常常让我们耳目一新.去年,... 近两年来,我们在《中学数学》(下)学习了很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的精彩课例,李老师的很多课例带有鲜明的特征,比如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特别是基于"学材再建构"而设计的教材流程,常常让我们耳目一新.去年,笔者所在学校也有幸成为李庾南实验学校,积极研修李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思想.本文就是研习李老师在八年级开设的"函数的图像"公开课的教学录像之后的一些学习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庾 课例 李老师 图像法 学材 著名特级教师 教学录像 中学数学 实验学校 学程
下载PDF
研习“三学”理念,倡导“单元教学”——以李庾南老师“角(第1课时)”教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凤云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8年第1期10-12,共3页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创立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获得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之后,目前正在向全国推广该教学法.笔者注意到李庾南老师及其团队最近提出的“三学”,即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
关键词 单元教学 第1课时 老师 研习 教学法 特级教师 基础教育 一等奖
下载PDF
解题研究:从一题多解走向结构揭示——以2016年江苏镇江中考卷两道把关题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顾志勇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6年第10期69-71,共3页
中考试题的最后两大题一般是代数、几何综合题,承载着区分选拔功能,又有着明确的教学导向作用,也往往得到不少命题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关注江苏镇江中考卷最后两道试题,先给出思路突破和解后反思,并跟进教学反思,供研讨.
关键词 江苏镇江 选拔功能 教学导向 中考试题 全等三角形 二次函数 辅助线 对应点 变式 深层结构
下载PDF
新会计准则下中学财务管理的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康云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17期91-91,88,共2页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提高了对中学财务管理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中学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然后针对性地从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素质方面提出了适应新要求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特别突出了对财务管理队伍的新要求。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中学财务管理 现状 措施
下载PDF
关于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袁茂兰 《学苑教育》 2018年第1期20-20,共1页
“导学案”是近年来逐渐为人所重视的教学方式之一,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利用“导学案”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导学案”教学意义的研究,阐述了中学生物“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中学生物 “导学案”教学教学方式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途径解析
6
作者 万燕 《成才之路》 2018年第11期36-36,共1页
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是学生理解文本、学习语言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途径主要有:在“意象思维”中走进文本,在“批判思维”中丰富文本,在“求异思维”中解读文本。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思维训练 语文思维能力 意象思维 批判思维 求异思维
下载PDF
经营转场:折纸串起平行四边形起始课教学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东升 沈红艳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6年第10期11-14,共4页
最近,南通市教科研中心组织了全市初中数学赛课活动,赛课课题是平行四边形起始课.本文作者有幸观摩了多位教师的赛课,并在课后与不少参赛教师进行了交流,多数选手忠实于教材上的情境设计(从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引入新课),并按部就... 最近,南通市教科研中心组织了全市初中数学赛课活动,赛课课题是平行四边形起始课.本文作者有幸观摩了多位教师的赛课,并在课后与不少参赛教师进行了交流,多数选手忠实于教材上的情境设计(从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引入新课),并按部就班地定义平行四边形,再带领学生观察、度量、猜想、证明出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然后是例题讲评、练习应用,最后链接讲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应该承认,上述教学流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课 教学效果 情境设计 变式 教科研 渗透思想 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开放式问题 垂线段
下载PDF
我们需要怎样的“问题”驱动课堂——由美国莎维女士执教的函数图像课说起 被引量:32
8
作者 刘东升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6年第11期65-68,共4页
近读顾泠沅先生的著作《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2003),该书下篇第三部分《课堂中的教与课堂中的学》第1节第1小节《不同价值观下的两类数学课》中摘录了美国莎维女士执教的一节函数图像课[录自全美数学教师委员会编著的《教授数学的... 近读顾泠沅先生的著作《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2003),该书下篇第三部分《课堂中的教与课堂中的学》第1节第1小节《不同价值观下的两类数学课》中摘录了美国莎维女士执教的一节函数图像课[录自全美数学教师委员会编著的《教授数学的职业标准》(1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图像 变式 职业标准 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境创设 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改革 二次函数 一元二次方程 课例
下载PDF
“形散神聚”的主题,“浅入深出”的环节——中考二轮微专题复习课《无处不在的边角关系》教学流程与立意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东升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8年第4期87-91,共5页
在认真研究盐城市近两年中考卷最后一大题最后一小问的解法特点与破题关键的基础上,选取“形散神聚”的主题来统领,并且设计“浅入深出”的环节来展开,开设中考二轮微专题复习课《无处不在的边角关系》。“微专题复习课”的教学立意有:... 在认真研究盐城市近两年中考卷最后一大题最后一小问的解法特点与破题关键的基础上,选取“形散神聚”的主题来统领,并且设计“浅入深出”的环节来展开,开设中考二轮微专题复习课《无处不在的边角关系》。“微专题复习课”的教学立意有:深刻理解中考把关题的主要难点,精准提炼教学主题;从简单出发生长拓展又渐次呈现,谋篇布局教学环节;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递与渗透,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复习 微专题复习课 边角关系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例题变式的策略——基于教学追问的视角 被引量:17
10
作者 朱金祥 刘东升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6年第9期65-68,共4页
数学课堂离不开例题的教学.有经验的教师重视例题 的变式、追问与拓展,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或性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也 使例题的教学功能得到提升.常用的例题变式策略有简单改编、置 换设问、增设铺垫、拓展生长,而相应的主要目的是面向全体... 数学课堂离不开例题的教学.有经验的教师重视例题 的变式、追问与拓展,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或性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也 使例题的教学功能得到提升.常用的例题变式策略有简单改编、置 换设问、增设铺垫、拓展生长,而相应的主要目的是面向全体、渗透 方法、润物无声、鼓励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例题变式 教学追问 策略价值
下载PDF
基于HPM视角重构“勾股定理”起始课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东升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
通过融入BBC记录片《数学的故事》(第1集)中一段关于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介绍,重构"勾股定理"起始课。教学过程中做到了将"勾股定理"向"四面八方打开",追求"开放的数学教学",并加强了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呼应,特别注意基于... 通过融入BBC记录片《数学的故事》(第1集)中一段关于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介绍,重构"勾股定理"起始课。教学过程中做到了将"勾股定理"向"四面八方打开",追求"开放的数学教学",并加强了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呼应,特别注意基于单元教学的整体构思,在课尾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推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股定理 重构历史 教学设计 开放教学
下载PDF
追问“争议错题”,思辨“认识封闭”——从一道图像信息题的“争议”说起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东升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5年第7期68-70,共3页
刚刚过去的中考模拟测试中,笔者所在地区模考卷改编了一道选择题,考后个别同行指出这是一道"争议错题",并在相关QQ群里引发热议,本文记录这次"民间教研活动",并深入追问这道"争议错题",与更多同行研讨.
关键词 人教版教材 欧几里德空间 原路返回 实数系 坐标几何 分类讨论 苏步青 后发先至 学习素材 江苏省海安县
下载PDF
一图一课:让一次函数复习课走向简约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东升 《中学数学月刊》 2016年第2期37-40,共4页
张奠宙、赵小平先生在文[1]中指出:“最近看到的课堂,多半注重认识过程的前半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组探究、汇报归纳,以至有所发现。这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但是,众所周知,认识过程还有理性认识的加深,并反作用于... 张奠宙、赵小平先生在文[1]中指出:“最近看到的课堂,多半注重认识过程的前半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组探究、汇报归纳,以至有所发现。这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但是,众所周知,认识过程还有理性认识的加深,并反作用于实践的后半段过程。”文中还进一步发问:“数学学习需要巩固,需要做题,但是光做题也不够,必须进行反思,才能进一步达到更深的理解。公开课中很少见到复习课,数学复习课该如何上?”最近在安徽省第二届初中名师复习课观摩研讨活动上,笔者有机会执教了八年级“一次函数复习课”,得到听课同行的好评。本文先呈现该课的教学预设,并记录教学生成的片断,进一步给出教后反思,提供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复习课 一次函数 简约 认识过程 教后反思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学习需要
下载PDF
设计“数学写作”习题的实践与思考——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东升 汤志凌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5年第10期9-13,共5页
学生数学写作是很多教师喜欢采用的一种数学作业形式.研究者展示了三种类型(发展数学知识、成就问题解决、培养反思行为)的数学写作习题,并分别挑选一篇学生作品供有兴趣的教师参考.最后提出三点思考:数学写作很值得一线教师关注... 学生数学写作是很多教师喜欢采用的一种数学作业形式.研究者展示了三种类型(发展数学知识、成就问题解决、培养反思行为)的数学写作习题,并分别挑选一篇学生作品供有兴趣的教师参考.最后提出三点思考:数学写作很值得一线教师关注;数学写作要依托于教材、服务于教材;数学写作期待来自课标与教材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写作 写作习题 数学知识 问题解决 反思行为
下载PDF
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植根于生活体验当中——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勇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8年第11期44-45,共2页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作为面向学生思想层面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思考核心素养应当植根于何处。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笔者认为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所以,要培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作为面向学生思想层面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思考核心素养应当植根于何处。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笔者认为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不能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或者说,只有真正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寻找到生长的坚实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活体 教学 法治 道德 初中 养植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寓评于赏,寓赏于介——例谈数学写作的链接式点评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东升 吕兵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5年第2期43-45,共3页
"通过写作来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几年来,得到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肯定,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深入反思与深刻理解。特别是针对学生数学写作开展的"链接式点评",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对数学的学习热情。针对展示的数学写... "通过写作来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几年来,得到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肯定,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深入反思与深刻理解。特别是针对学生数学写作开展的"链接式点评",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对数学的学习热情。针对展示的数学写作和点评案例,一方面追求"寓评于赏",在赏析中"激励、唤醒和鼓舞",另一方面又"寓赏于介",在推介中"打开一扇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写作 链接式点评 寓评于赏 寓赏于介
下载PDF
绿色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小平 《教育艺术》 2019年第3期32-32,共1页
党在“十九大”上提出全面深入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体系,使人们通过生态环境汲取经济价值时,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与破坏,为建设绿色长青的中国奠定基础。在生态文明型社会建设大背景下,绿色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党在“十九大”上提出全面深入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体系,使人们通过生态环境汲取经济价值时,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与破坏,为建设绿色长青的中国奠定基础。在生态文明型社会建设大背景下,绿色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期许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渗透该教育理念,使学生肩负责任感、时代使命感,提高教育综合育人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健康的思想认知,主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基于此,为了使绿色教育理念得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该理念落实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育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 应用 生态环境 社会建设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
下载PDF
抓住“数学现实”本质,促进知识自然生成——图形的旋转(1)教学与反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为云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6年第11期4-6,共3页
近期拜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章建跃教授刊登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4)上的一篇题目为《如何实现“思维的教学”——以“平面图形的旋转”的教学为例》的文章,受益匪浅.正好学校举行的赛课比赛的自选课题中有图形的旋转... 近期拜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章建跃教授刊登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4)上的一篇题目为《如何实现“思维的教学”——以“平面图形的旋转”的教学为例》的文章,受益匪浅.正好学校举行的赛课比赛的自选课题中有图形的旋转这一课,笔者有幸选择了这一课题,以下是该课的教学流程与教后反思,整理出来提供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平面图形 教后反思 旋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质 自然 知识
下载PDF
预设“追问”:教学设计的一个关注点——以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林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5年第2期22-23,共2页
我们常常感动于名师课堂上师生的深度对话,学生的精彩生成.殊不知,这些对话或学生的生成,常常都是执教老师课前预设过的,只不过没有体现在执教老师下发的那张“教学简案”上,所谓“教学预设”常常要大于“教学生成”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常常感动于名师课堂上师生的深度对话,学生的精彩生成.殊不知,这些对话或学生的生成,常常都是执教老师课前预设过的,只不过没有体现在执教老师下发的那张“教学简案”上,所谓“教学预设”常常要大于“教学生成”也是这个道理.笔者最近有机会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执教勾股定理(第1课时),有同行课后评课时对笔者课堂上的追问颇为赞赏,其实,笔者在课堂上看似“即兴追问”却都是课前精心预设的结果.本文重点呈现该课的教学设计和追问环节,并给出预设意图,与同行研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预设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勾股定理 追问 教学生成 精彩生成 教研活动
下载PDF
开展“五等级评价”,跟进“辩护式讲评”——以七年级“每日一题”的评价实践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东升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5年第1期24-26,共3页
两年来,本着“练习的系统开发”,我们围绕日常教学,针对人教版教材,设计并开展了“每日一题”的活动,并坚持每天发布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3514720663-14-1.html),相关命题立意已在文3中进行了... 两年来,本着“练习的系统开发”,我们围绕日常教学,针对人教版教材,设计并开展了“每日一题”的活动,并坚持每天发布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3514720663-14-1.html),相关命题立意已在文3中进行了介绍,但如何开展评价和跟进讲评并没有做出详细的阐释,本文选取相关例题淡谈我们对“每日一题”的“五等级评价”与“辩护式讲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评价 评价实践 讲评 辩护 七年级 人教版教材 日常教学 .co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