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发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季洪娟 《名师在线》 2018年第11期78-79,共2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体育游戏的趣味点,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游戏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锻炼他们的体魄,促进他们身体健康成长。
关键词 游戏 体育 兴趣 品德
下载PDF
迟来的“告白”,创造无限精彩——论语文课堂教学的等待艺术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海华 《内蒙古教育(B)》 2018年第7期66-67,共2页
教学等待,就是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等待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实现知识的丰富。教学等待的过程,就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实现共同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等待 精彩课堂
下载PDF
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郁燕娜 《学苑教育》 2015年第20期80-80,共1页
近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要更好地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就需要在课标背景下不断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是一个... 近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要更好地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就需要在课标背景下不断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小学音乐教学意义的实现,有着巨大的不可代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标 创新 小学音乐
下载PDF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被引量:3
4
作者 倪立萍 《学苑教育》 2018年第11期32-32,共1页
小学生的心智和思想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适宜的练笔方法,明确随文练笔的切入点,开展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练笔训练,并给予学生及时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克服语言逻辑不清、语法应用错误等问题。本文将分析和探讨... 小学生的心智和思想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适宜的练笔方法,明确随文练笔的切入点,开展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练笔训练,并给予学生及时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克服语言逻辑不清、语法应用错误等问题。本文将分析和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随文练笔
下载PDF
注重“读写一体化”,实现读写协调发展——语文教学随笔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恩娟 《新课程》 2015年第10期121-121,123,共2页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一体化”,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对文章感情的体悟,又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及习作水平的提高。根据教学实践经历,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及六年级下册教材,列举了...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一体化”,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对文章感情的体悟,又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及习作水平的提高。根据教学实践经历,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及六年级下册教材,列举了随课文小练笔的类型:好词串一串;看图想一想;诗歌改一改;体会写一写;好段(篇)仿一仿;实践做一做。教师要透彻精准地解析教材,结合学情精心备课,找准练笔切入点,将随课文练笔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在精练、勤练中实现读写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随文练笔 读写协调发展
下载PDF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许丽华 《广西教育》 2016年第37期15-15,共1页
新课改教学理念将研究性策略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当前较为推崇的一种教学形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包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跟着教师后面亦步亦趋,这样的教学并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相反还给学生带来了学... 新课改教学理念将研究性策略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当前较为推崇的一种教学形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包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跟着教师后面亦步亦趋,这样的教学并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相反还给学生带来了学习行为上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应用
全文增补中
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的策略刍探 被引量:1
7
作者 薛飞 《成才之路》 2017年第30期31-31,共1页
美术教学的目标在于引导以及启发学生,并开发其创造能力。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使美术教学的气氛得到活跃;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使美术教学的内容得到丰富;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 美术 课堂教学 创意教学 策略
下载PDF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红梅 《内蒙古教育(B)》 2017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同时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真滋味,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文本,这里所谓的读,指的是朗读、品读、精读以及深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本内涵,...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同时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真滋味,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文本,这里所谓的读,指的是朗读、品读、精读以及深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本内涵,获得深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阅读教学
下载PDF
读、品、仿:低年级儿童诗教学范式初探
9
作者 杨健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6年第7期11-11,共1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可见,儿童诗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儿童诗语言浅易,富有童趣,所以深受儿童喜爱。那么,如何构建儿童诗教学的范式并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可见,儿童诗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儿童诗语言浅易,富有童趣,所以深受儿童喜爱。那么,如何构建儿童诗教学的范式并提升学生的想象、理解、创造等能力呢?笔者在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诗 教学范式 诗歌作品 诗歌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 课程标准 范读 一朵朵 大树下 文学体裁
下载PDF
让预习和课堂学习有效对接
10
作者 徐向红 《学子(理论版)》 2016年第10期45-45,共1页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课堂模式,主张教师限时讲授,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踊跃展示。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讲授者,而是学生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我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引导,课前积极预习,课堂上利用导学单引导学生学习,促进...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课堂模式,主张教师限时讲授,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踊跃展示。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讲授者,而是学生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我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引导,课前积极预习,课堂上利用导学单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同伴互助,而后利用练习来促进学生巩固所学,内化运用,在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让师生共同成长。一、做好预习引导,为高效课堂夯实根基1.指导预习方法在预习的过程中引导自主学习,是主动摸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课堂模式 讲授者 同伴互助 教学过程 导学 学习小组 学习水平 学习效果
下载PDF
意象主题文学阅读课程的建构策略
11
作者 马军 《学子(理论版)》 2016年第10期62-62,共1页
意象,本意最早可追溯到《周易·系辞》中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教师可以在博大悠远的中国文化浩繁星空中,选择具有中国母体色彩、带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文化"意象"作为主题进行重组重编教材... 意象,本意最早可追溯到《周易·系辞》中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教师可以在博大悠远的中国文化浩繁星空中,选择具有中国母体色彩、带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文化"意象"作为主题进行重组重编教材,选择充满诗情画意的经典诗文,建设起校本化的意象主题文学阅读课程,引领儿童走进中国文化的浩瀚星空,用心灵去品味它的深邃,欣赏它的美丽,想象它的奇妙……一、捕捉意象,建构教材教师精心遴选与主题契合的诗文、故事、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等文学样式,吸纳音像、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课程 建构策略 文化烙印 文学世界 中国文化 观物取象 易·系辞 立象以尽意 题画诗 养竹记
下载PDF
对话立场:叙事文教学的全新视角
12
作者 朱水香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8年第6期6-7,共2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是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学习的重要载体。为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树立学生的对话立场,...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是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学习的重要载体。为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树立学生的对话立场,激活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力,提升学生对叙事文本对话与解构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对话 课程标准 教学过程 学生 文本 阅读 小学
下载PDF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摭探
13
作者 许卫华 《成才之路》 2019年第15期38-38,共1页
从国内很多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授课模式比较单一、创新能力强化不足等,这与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是不相符的。文章从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 从国内很多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授课模式比较单一、创新能力强化不足等,这与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是不相符的。文章从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创新能力 教育理论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提问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陆红梅 《成才之路》 2017年第30期29-29,共1页
教师艺术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为提问创建良好的情境,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提问中增加对学生的鼓励频率;课堂提问应该注重层次性,带动全班学生共同参与。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策略
下载PDF
试析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设问策略
15
作者 张菊 《成才之路》 2017年第27期55-55,共1页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而问题是促进师生对话、深入交流的手段。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学内容,立足知识的生长处、疑难处、困惑处巧妙设置问题,促进师生有效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问题教学 数学 交流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活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如此精彩
16
作者 陈春华 《内蒙古教育(B)》 2018年第6期59-60,共2页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知识的生成过程,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活动”这一学习资源,结合具体学情,组织学生巧妙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知识的生成过程,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活动”这一学习资源,结合具体学情,组织学生巧妙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高效、有趣,演绎精彩的数学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课堂活动
下载PDF
多措并举,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17
作者 薛飞 《内蒙古教育(B)》 2017年第8期115-116,共2页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净化心灵。模仿式美术教学不能为教学带来新意和进步,并且已经不适应现在逐渐发展的教育形式,需要多措并举...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净化心灵。模仿式美术教学不能为教学带来新意和进步,并且已经不适应现在逐渐发展的教育形式,需要多措并举才能更好地实现美术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多措并举 课堂教学
下载PDF
让“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绽放异彩
18
作者 许丽华 《内蒙古教育(B)》 2018年第6期58-59,共2页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设计游戏活动,并将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之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数学课堂增光添彩.
关键词 游戏 小学数学 学生
下载PDF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三走”
19
作者 杨健 《作文成功之路》 2016年第6期48-48,共1页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进行有效的识字与写字教学,需遵循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规律,重点关注三“走”,即“贴着学情走”“循着学理走”“合着阅读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进行有效的识字与写字教学,需遵循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规律,重点关注三“走”,即“贴着学情走”“循着学理走”“合着阅读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字 写字 教学
下载PDF
以数学思想,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20
作者 梁卓娟 《内蒙古教育(B)》 2018年第4期72-73,共2页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承载着传授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的双重任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形影相依,教师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又要注重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承载着传授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的双重任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形影相依,教师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又要注重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 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