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大军 杜桂夏 +2 位作者 王金龙 武星星 叶金标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n=55)行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n=55)应用3D...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n=55)行常规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n=55)应用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7、14 d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下肢力线角度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膝关节活动范围、下肢力线角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 截骨导板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椎间盘损伤对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后后凸畸形角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殷卫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862-863,共2页
在脊柱中,椎间盘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脊柱运动与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吴健等[1]报道,损伤椎间盘后其纤维环难以完全愈合,因此无法恢复到受伤前的强度与刚度,同时,合并椎间盘损伤可导致椎体复位困难或远期复位丢失。本研究... 在脊柱中,椎间盘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脊柱运动与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吴健等[1]报道,损伤椎间盘后其纤维环难以完全愈合,因此无法恢复到受伤前的强度与刚度,同时,合并椎间盘损伤可导致椎体复位困难或远期复位丢失。本研究进行长达20~32个月的随访,意在研究椎间盘损伤对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经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后凸畸形角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损伤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 后凸畸形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丁鹏 吴洋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S01期53-55,共3页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在对创伤骨科的病患进行治疗时微创技术的应用价值。本次用到的方法是:研究的对象包括64名在该医院进行创伤骨科治疗的病患,对这些病患以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32名病患...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在对创伤骨科的病患进行治疗时微创技术的应用价值。本次用到的方法是:研究的对象包括64名在该医院进行创伤骨科治疗的病患,对这些病患以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32名病患。对这两个小组的病患采用微创手术和常规手术对上述两类患者进行治疗。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之中,需要对临床疗效、手术操作时长、切口长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前者为93.75%,后者为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前者为3.13%,后者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4,P<0.05);研究组手术操作所用时长、创伤骨科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流血总量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95、24.633、47.828,P<0.05);研究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长、住院治疗时长、手术切口换药总次数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3、21.533、16.208,P<0.05)。得到微创技术应用到对创伤骨科的患者进行治疗会取得更好效果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创伤骨科 临床治疗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髋部再次骨折的预防作用
4
作者 汪洋 王军胜 俞淮曦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21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得到完整随访的180例老年单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抗骨质疏松治疗分为两组。唑来膦酸组100例,术后1周予以唑来膦酸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得到完整随访的180例老年单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抗骨质疏松治疗分为两组。唑来膦酸组100例,术后1周予以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80例,术后予以钙尔奇进行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记录服用药物情况、有无再次骨折、骨折致伤原因及骨折部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骨密度值。结果唑来膦酸组共发生骨折4例,发生率为4.0%,其中髋部骨折2例,腰椎骨折2例;对照组共发生骨折12例,发生率为15.0%,其中髋部骨折7例,腰椎骨折4例,肱骨近端骨折1例。两组患者总再发骨折及髋部再发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髋部骨折后再骨折发生率较高,唑来膦酸可有效预防髋部骨折后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髋部再发骨折 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