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彩君 徐彬 谷凌云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10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简化护理文书,实行绩效改革,创新精神专科特色服务。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增加了直接护理时间,减少了护理文书书写时间,降低了精... 目的探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简化护理文书,实行绩效改革,创新精神专科特色服务。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增加了直接护理时间,减少了护理文书书写时间,降低了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P<0.01或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精神科护理质量,真正使患者得到了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优质护理 封闭式管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对江苏省护理管理者护士多点执业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燕 钱一平 +3 位作者 陶长红 侯学媛 仓艳红 孙岩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8期2256-2260,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多点执业的认知、意愿以及利弊分析与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实施改革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2018年1—4月深入访谈江苏省10所三级医院的10名护理部主任,使用Co... 目的了解江苏省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多点执业的认知、意愿以及利弊分析与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实施改革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2018年1—4月深入访谈江苏省10所三级医院的10名护理部主任,使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详细了解江苏省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多点执业的认知、意愿以及利弊分析与建议。结果归纳的主题为:实行护士多点执业对社会、政府、医院、护士自身4个方面的影响;护士多点执业实行的阻力或难点;对护士多点执业的建议。结论江苏省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多点执业认知度较高,但各医疗机构目前还处于观望阶段。为迎接护士多点执业的到来,应尽快建立健全多点执业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更新管理理念和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严格多点执业护士资质的准入标准,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多点执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管理人员 多点执业 江苏省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念红 王从杰 +2 位作者 钱一平 胡筱峰 封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加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集淮安市内各级医院精神科执业护士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采用护士心理资本调查问卷(PCQ-R)作为心理资本...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加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集淮安市内各级医院精神科执业护士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采用护士心理资本调查问卷(PCQ-R)作为心理资本评估工具,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的PCQ-R问卷总分(3.79±0.51)分,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值>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护士的自信维度分低于女性(P<0.05),而乐观、韧性维度分高于女性(P<0.05);年长、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PCQ-R各维度分和总分均高于年轻、低学历、低职称者(P<0.05);已婚护士韧性维度和PCQ-R总分高于单身护士(P<0.05);三级医院的护士自信维度分高于非三级医院的护士(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职称是护士心理资本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仍有待提高,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心理资本管理,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工作、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士 心理资本 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 现状调查
下载PDF
三级医院护士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韩燕 陶长红 +2 位作者 李彩君 仓艳红 孙岩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34期4921-4926,共6页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护士长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不同任职年限、职称、科室类别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干预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提供依据。方法以淮安地区全部7所三级医院的202名护士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护士长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不同任职年限、职称、科室类别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干预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提供依据。方法以淮安地区全部7所三级医院的202名护士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2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有效回收率为90.59%。结果三级医院护士长除敌对、恐怖症状因子外,其余7个症状因子得分、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任职年限的护士长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长抑郁、偏执症状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科室护士长的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症状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统计指标阳性率:本组护士长SCL-90总分超过160分,占30.60%;个人阳性项目数〉43项,占32.79%;各因子阳性率除敌对、恐怖因子外均〉10%。结论三级医院的护士长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欠佳、现状不容乐观,需要主管部门及护士长自身积极的干预,以促进其心理健康,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监督 心理健康 三级医院
原文传递
联合综合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生命健康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唐文娟 钱一平 +1 位作者 顾康莹 陈雪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4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综合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生命健康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复发性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联合综合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生命健康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复发性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生命健康质量评分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情绪、生命健康质量评分,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健康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缓解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升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抑郁症 综合心理干预 抑郁情绪 生命健康质量 神经递质
下载PDF
对出院后抑郁症患者实施电话访问干预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钱一平 马昌凤 顾康莹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8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通过电话访问方式对出院后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指导和干预,了解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干预组患者于出院2周后开始进行持续24周的标准化电话干预,对照... 目的通过电话访问方式对出院后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指导和干预,了解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干预组患者于出院2周后开始进行持续24周的标准化电话干预,对照组不实施干预。采用服药依从性及复发再住院调查问卷、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问卷(QOL-P)、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电话访问干预对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全面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话访问 康复
下载PDF
精神病院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的实践及成效
7
作者 李彩君 吴以平 谷凌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在精神病院的实践效果,以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方法:根据省厅的活动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的"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的实施方案,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实施前后6... 目的:探讨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在精神病院的实践效果,以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方法:根据省厅的活动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的"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的实施方案,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实施前后68名年轻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进行自评调查,对实施前后的理论及操作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名年轻护士培训前后临床工作能力自评量表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评专业核心能力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操作及沟通水平,使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护士 成效 沟通 操作 素质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康莹 胡筱峰 钱一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调查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电话问询的形式,对50例已出院抑郁症患者的遵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0例抑郁症患者出院6个月后,遵医行为好的仅12例,遵医行为差的高达38例,因遵医行为差而病情再发住院的9例... 目的:调查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电话问询的形式,对50例已出院抑郁症患者的遵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0例抑郁症患者出院6个月后,遵医行为好的仅12例,遵医行为差的高达38例,因遵医行为差而病情再发住院的9例。结论:提高抑郁症患者的遵医行为,对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遵医行为 病情复发
下载PDF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6
9
作者 顾康莹 李婴慧 +1 位作者 钱一平 沈念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2期1747-1751,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多种护理风险评估量表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9292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074例)和干预组(521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运用多种护理风险评估量表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9292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074例)和干预组(52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管理办法;干预组患者采用各种护理风险评估量表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攻击、自杀/自伤、跌倒/坠床、噎食、出走发生率和约束保护使用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干预组攻击行为致他人受伤、自杀/自伤、跌倒/坠床、噎食、约束保护发生率分别为0.21%,0.08%,0.34%,0.00%,18.91%,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走人次为8例(0.15%),对照组7例(0.1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能有效减少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助于临床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安全管理 风险评估 意外事件
原文传递
个性化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徐朝英 胡筱峰 +3 位作者 张家美 黄成兵 孙太鹏 李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5期3603-3606,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入组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干预治...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入组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干预治疗,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ITAQ)评定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与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对干预前后两组间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间BPRS、ITAQ、ADL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量表分值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 ITAQ、PSP 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而BPRS、ADL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间BPRS、ITAQ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ADL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SP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可以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日常活动和社交等能力,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个性化干预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严重医疗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认知与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韩燕 钱一平 +2 位作者 侯学媛 仓艳红 孙岩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严重医疗不良事件中作为第二受害者的认知与心理体验,为医疗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于2019年1—2月,选取3所三级医院9名经历过严重医疗不良事件医务人员进行访谈,根据C...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严重医疗不良事件中作为第二受害者的认知与心理体验,为医疗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于2019年1—2月,选取3所三级医院9名经历过严重医疗不良事件医务人员进行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各种负性体验的经历、对职业认知的改变、认同完善预防不良事件系统的重要性、渴求设立第二受害者支持体系。结论主管部门应关注到医疗不良事件中涉事医务人员的困境,积极构建第二受害者的支持体系,以此来降低他们在医疗不良事件中受到的伤害,从而确保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疗不良事件 第二受害者 认知与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标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彬 钱一平 +1 位作者 沈念红 胡筱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6期3198-320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身份识别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识别、腕带识别、指纹识别仪识别,比较使用不同标识前后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依从率、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 目的:探讨不同身份识别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识别、腕带识别、指纹识别仪识别,比较使用不同标识前后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依从率、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的满意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标识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分别为95.60%,99.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8,P〈0.0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42,44.99,10.06;P〈0.01)。使用指纹识别仪前后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分别是82%,98%;身份识别的缺陷率分别是36%,6%;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分别是5%,45%;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方式的满意率分别是86%,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81,282.74,490.08,10.07;P〈0.01)。结论不同标识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不同。腕带有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而指纹识别仪正确率最高,它避免腕带在精神科使用的局限性,提高精神科护患双方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节约人力及材料成本及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护理管理 身份识别 腕带 指纹识别仪
原文传递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永香 顾康莹 钱一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19期2290-2292,共3页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健康教育内容相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参与并将健康教育时间延伸至出院后半年的健康教育模...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健康教育内容相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参与并将健康教育时间延伸至出院后半年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疾病复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组出院后第26周按时按量主动服药42例,不规则服药1例,被动服药6例,自行停药1例,对照组分别为12,15,17,6例;复发再住院情况:研究组1例,对照组9例;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疾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问卷(QOL-P)总分:研究组为(59.12±6.54)分,对照组为(82.04±18.7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9,P〈0.01)。结论家属参与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康复 健康教育 家属
原文传递
指纹识别技术在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徐彬 沈雪峰 +2 位作者 钱一平 沈念红 胡筱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2期4143-4145,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指纹识别仪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精神病患者在入院时通过便携式指纹比对机器录入相关信息,当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不需要患者或家属提供信息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指纹比对,快速准确地确... 目的:探讨使用指纹识别仪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精神病患者在入院时通过便携式指纹比对机器录入相关信息,当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不需要患者或家属提供信息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指纹比对,快速准确地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比较使用指纹识别仪前后精神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护理人员对身份识别的满意度。结果使用指纹识别仪前后精神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分别是82%,98%;身份识别的缺陷率分别是36%,6%;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分别是5%,45%;护理人员对身份识别的满意度分别是86%,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11,13.56,21.00,46.89;P<0.05)。结论使用指纹识别仪,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精神患者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节约成本及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从而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指纹识别技术 护理管理 身份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