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诱导前(T_(1))...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后(T_(2))、手术开始15min(T_(3))、拔管5min后(T_(4))4个时间点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比较两组术前、拔管后1h、3h、6h、24h认知功能,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h炎症因子(Hs-CRP、IL-6、IL-8)、皮质醇及空腹血糖水平,记录两组术中知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_(1)、T_(2)、T_(3)、T_(4)时间点HR、MAP、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h、3h、6h、24h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炎症因子、皮质醇、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缩短麻醉状态恢复时间,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和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后(T_(2))、手术开始15min(T_(3))、拔管5min后(T_(4))4个时间点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比较两组术前、拔管后1h、3h、6h、24h认知功能,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h炎症因子(Hs-CRP、IL-6、IL-8)、皮质醇及空腹血糖水平,记录两组术中知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_(1)、T_(2)、T_(3)、T_(4)时间点HR、MAP、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h、3h、6h、24h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炎症因子、皮质醇、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缩短麻醉状态恢复时间,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和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