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明权制度初探
1
作者 侍东波 潘爱辉 《研究生法学》 2001年第2期68-73,共6页
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普遍规定了法官的释明权。释明在权能层次上说是法官的一项职权行为,但在制度层面上讲,它又是一项有理论依据、有运作形态、有救济手段的完整的制度。借鉴国外关于释明权的规定,同时考虑到我国民事诉讼的现状,一... 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普遍规定了法官的释明权。释明在权能层次上说是法官的一项职权行为,但在制度层面上讲,它又是一项有理论依据、有运作形态、有救济手段的完整的制度。借鉴国外关于释明权的规定,同时考虑到我国民事诉讼的现状,一方面法院职权过大,诉讼职权主义色彩过浓;另一方面,公民文化素质不高,诉讼意识薄弱。笔者认为,当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过程中,在弱化法院职权的同时,应该建立和强化法官的释明制度,这种释明不仅包括消极释明,还包括积极释明,通过扩大释明权行使方式使制度设计上在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结合中寻找合理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明权制度 释明权 当事人 诉讼过程 辩论主义 外分权主义 法院 民事诉讼
下载PDF
制服贿赂案件被告人翻供“九策”
2
《中国检察官》 1999年第3期26-26,共1页
对策之一:仔细审查一阅卷,熟悉案情,吃透案件事实、情节,不放过任何细微的枝节。凡是不清楚、模棱两可的地方,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审核、分析、判断各类证据之间存在的矛盾和疑点,预测被告人庭审翻供的种种可能。 对策之二:通过主罪复... 对策之一:仔细审查一阅卷,熟悉案情,吃透案件事实、情节,不放过任何细微的枝节。凡是不清楚、模棱两可的地方,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审核、分析、判断各类证据之间存在的矛盾和疑点,预测被告人庭审翻供的种种可能。 对策之二:通过主罪复核、公诉前讯问被告人,掌握被告人的思想动机、了解被告人对供述的辩解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 贿赂案件 讯问被告人 案件事实 制服 存在的矛盾 思想动机 县人民检察院 律师辩护 发问技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