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艾滋病性传播的全球战略 被引量:23
1
作者 彭红 丁建平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1期994-996,共3页
关键词 艾滋病 性传播 安全套使用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高危人群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可接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闫红静 丁萍 +3 位作者 陈国红 徐金水 还锡萍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9-913,共5页
目的:研究高危人群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接受程度及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高危人群主动寻求VCT对策。方法:采用定量问卷和定性访谈相结合方法,对南京、南通、徐州等地区相关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5类高危人群1721例,仅31.8%曾... 目的:研究高危人群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接受程度及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高危人群主动寻求VCT对策。方法:采用定量问卷和定性访谈相结合方法,对南京、南通、徐州等地区相关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5类高危人群1721例,仅31.8%曾做过VCT。影响VCT可接受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低VCT知晓率和检测意识,未接受VCT者中40.2%不知道VCT,49.7%认为没必要做VCT;服务相关因素:76.8%被调查者希望到疾控机构获得VCT,提供方式以有独立咨询室和专职咨询员的接受程度最高,其次是场所集体VCT;保密性和实验室因素:分别有44.7%和43.2%的调查对象因担心医生保密性差或害怕实验室结果不准确而不愿寻求VCT。结论:亟需在高危人群中加强VCT宣传,通过改变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消除各种影响因素,发挥VCT在艾滋病防治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高危人群
下载PDF
江苏省HIV阳性的MSM人群梅毒和HSV-2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传坤 徐青 +6 位作者 胡海洋 徐晓琴 丁萍 李建军 傅更锋 还锡萍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2-675,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3~6月在南...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3~6月在南京、镇江市整群抽取HIV阳性的MSM 264例,对其进行随访问卷调查,并回顾其病例报告时的问卷信息。静脉血采集进行梅毒和HSV-2检测。结果:264例MSM中梅毒感染率为29.55%(78/264),其中现症梅毒感染率为13.64%(36/264),HSV-2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28.03%(74/2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现症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感染前6个月内同性性伴数>3人、HSV-2阳性;与HSV-2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年龄>35岁、本县区户籍、现症梅毒感染和接受安全套发放服务。结论:应探索新的干预模式和检测策略,以应对梅毒和HSV-2在MSM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下载PDF
从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中分离2株支原体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成梅 赵季文 +2 位作者 糜祖煌 施素洁 羊海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79,81,共4页
目的 从病原学角度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是否存在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方法 采集江苏省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 18份。咽拭子和经离心的尿液标本过滤后接种在SP- 4培养基作上述三种艾滋... 目的 从病原学角度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是否存在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方法 采集江苏省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 18份。咽拭子和经离心的尿液标本过滤后接种在SP- 4培养基作上述三种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的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用代谢抑制试验、PCR和序列测定等方法加以鉴定。结果 从 5例AIDS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到 1株穿通支原体 ,13例HIV感染者尿液中分离到 1株发酵支原体 ,未分离到梨支原体。结论 江苏地区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中存在穿通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感染 ,在艾滋病防制工作中应考虑这些支原体的诊断和治疗。如能加以干预 ,将有助于减少HIV的复制和减缓HIV感染者向AIDS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感染 发酵支原体 穿通支原体 梨支原体 鉴定
下载PDF
江苏省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羊海涛 邢辉 +6 位作者 贾成梅 梁浩 徐晓琴 魏明 李雷 陈钊 邵一鸣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76-979,共4页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不同人群中艾滋病病毒 (HIV )各亚型毒株的流行情况和传播规律。方法 收集HIV感染者及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无菌采集HIV感染者或艾滋病 (AIDS)患者抗凝全血标本 5ml,提取前病毒DNA ,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不同人群中艾滋病病毒 (HIV )各亚型毒株的流行情况和传播规律。方法 收集HIV感染者及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无菌采集HIV感染者或艾滋病 (AIDS)患者抗凝全血标本 5ml,提取前病毒DNA ,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扩增膜蛋白基因的C2~V3区 ,进行序列测定 ,鉴定病毒亚型。用威斯康星GCG软件进行共享序列、基因离散率的计算和毒株的聚类分析。结果 截止 2 0 0 1年底 ,江苏省已发现HIV 1中的A、B、C、D、E五种亚型和一个B亚型变种(B’)流行 ,C(占 40 .48% )和B’(3 8.10 % )亚型为主要流行株 ;静脉吸毒感染人群中 86.67%为C亚型 ,采供血和受血感染人群中 91.67%为B’亚型 ,在性途径传播人群中所有六种亚型均有 ,且分布较为均一。结论 有偿献血人群中B’亚型毒株由邻省传入 ,吸毒人群中C亚型毒株的传入主要与新疆籍流动人口的介入有关 ;多种亚型的并存说明江苏省存在着适宜AIDS流行的各种危险因素 ;提示今后在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艾滋病病毒感染 分子流行病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江苏省南京、苏州、扬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因素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唐卫明 闫红静 +8 位作者 刘晓燕 汪娜 张敏 赵秀萍 张军 李雷 还锡萍 羊海涛 赵金扣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男男性行为人群HIV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病例为江苏省2008年5—7月在南京、苏州、扬州市同时开展的针对男男性行为者(MSM)调查中发现的所有HIV感染者,对照为按照地区的入组时间进行... 目的探讨影响男男性行为人群HIV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病例为江苏省2008年5—7月在南京、苏州、扬州市同时开展的针对男男性行为者(MSM)调查中发现的所有HIV感染者,对照为按照地区的入组时间进行1:4匹配的非感染者。调查问卷以2008年国家男男性行为人群综合防治试点工作问卷为核心并根据当地情况增加一些变量;采用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中共发现62例阳性感染者,对照组匹配248名非感染者。单因素分析显示从未使用安全套、梅毒、性病相关症状及无保护性肛交为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56(95%CI:1.82~16.96)、2.19(95%CI:1.18~4.05)、2.50(95%CI:1.13~5.50)和3.13(95%CI:1.64~5.98);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及性角色为0是感染HIV的保护性因素,其OR值分别为0.47(95%CI:0.22~0.998)和0.67(95%CI:0.23~1.97)。多因素分析显示患梅毒、无保护性肛交、首次性行为年龄大是感染HIV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28(95%CI:1.05~4.94)、4,16(95%CI:1.63~10.66)、1.11(95%CI:1.04~1.18);而双性恋为感染HIV的保护性因素(OR=0.41,95%CI:0.18~0.97)。结论梅毒、无保护性肛交、首次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年龄较大等因素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性取向为双性是感染HIV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病毒 感染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江苏/WHO 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效果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56
7
作者 羊海涛 杜亚平 +5 位作者 丁建平 钱卫娟 李雷 周章林 邵婷 汪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评价“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在目前政策和法制环境下的推广模式。方法在76家娱乐场所选择提供性服务女性服务人员(FSWs)和业主各2组,每组6~8人;以访谈形式了解FSWs的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信息,同时对部分调查对象采集标本检测衣... 目的评价“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在目前政策和法制环境下的推广模式。方法在76家娱乐场所选择提供性服务女性服务人员(FSWs)和业主各2组,每组6~8人;以访谈形式了解FSWs的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信息,同时对部分调查对象采集标本检测衣原体感染情况,在项目开始、进行中、结束时进行三次重复横断面调查,评价干预工作效果。结果FSWs报告最近一次提供商业性性服务时使用安全套比例从基线调查时的74.9%上升到终期评估时的92.2%;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率从25.1%下降到14.1%;社会市场安全套发放量从2001年的每季度5万只上升到2003年的每季度10多万只;FSWs的STD/AIDS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完全可行,应在娱乐场所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使用 安全套 项目 性传播疾病(STD) STD/AIDS 江苏 中国 女性服务人员 商业性性服务 娱乐场所 横断面调查 2003年 2001年 知识知晓率 法制环境 感染情况 标本检测 调查对象 工作效果 终期评估 基线调查 试点工作 政策环境
原文传递
中国九城市1301名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偷吸海洛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曹晓斌 殷文渊 +10 位作者 庞琳 张从斌 徐金水 肖永康 王常合 罗巍 张波 张锐敏 李志军 柔克明 吴尊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期问偷吸海洛闪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江苏、安徽、云南3省9个城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抽取1301名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随机尿吗啡定性检测。收集一般人口学、艾滋病/毒品滥用相...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期问偷吸海洛闪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江苏、安徽、云南3省9个城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抽取1301名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随机尿吗啡定性检测。收集一般人口学、艾滋病/毒品滥用相关高危行为、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抑郁与焦虑及偷吸海洛因等信息。结果1301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居多(76.2%),年龄(34.6±6.5)岁,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71.7%)。平均维持治疗剂量(48.1±29.4)mg/d,目前治疗剂量自我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6,尿吗啡检测阳性率为27.7%。有抑郁和焦虑症状者比例分别为38.3%和18.4%,抑郁合并焦虑症状的比例为14.2%。婚姻状况、治疗时间的长短、目前治疗剂量自我满意度及是否曾退出治疗对偷吸海洛因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教育程度及治疗剂量对偷吸海洛因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省份间影响偷吸海洛因的因素有所不同,但对当前剂量自我满意度是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及服药依从性、延长参加治疗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剂量的满意度及避免脱失对减少治疗期间偷吸海洛因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注射吸毒人群HCV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龚建明 李雷 +3 位作者 王昊鹏 唐卫明 羊海涛 张云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了探讨注射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影响因素,以2006~2008年江苏省5市部分戒毒所、劳教所新入的1 358例注射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血并对血液标本行ELISA法检测抗-HCV,数据用SPSS13.0行单因素和多... 为了探讨注射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影响因素,以2006~2008年江苏省5市部分戒毒所、劳教所新入的1 358例注射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血并对血液标本行ELISA法检测抗-HCV,数据用SPSS13.0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1 358例注射吸毒者中共检测出HCV抗体阳性者798例,阳性率为58.8%;男性注射吸毒者易感染HCV(χ2=8.30,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HCV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χ2=11.87,P〈0.05);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时间大于10年、商业性性行为是该人群HCV感染的危险因素。注射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率远高于一般人群,说明该人群是HCV防治重点人群。因此,对该人群HCV感染的危险因素需进行针对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吸毒 丙型肝炎病毒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