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昆旻 吴建 +4 位作者 朱春晖 殷立平 安静娟 杨祁 李泽卿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及术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鼻鼻窦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4例,骨肉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及术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鼻鼻窦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4例,骨肉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鼻窦CT扫描,3D重建并打印出病变鼻窦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手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需修复重建部位,确定手术方案后进行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后均予以放疗并密切随访,通过CT复查与功能检查,对疗效、手术精准度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经3D打印术前设计,全部患者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8例患者同期行缺损部位修复重建,其中6例患者上颌骨和眶壁骨质缺损植入钛网,2例患者颅底骨质缺损较大行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2例缺损较小且硬脑膜完整者未行骨性重建。术中能够明确肿瘤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并实现了全部切除、准确定位缺损并修复,精确度高。术后CT复查显示切除范围、骨缺损部位、重建外形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10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患者随访12~3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助于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范围的确定、缺损重建,可提高鼻鼻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精确性、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鼻窦恶性肿瘤 3D打印 外科手术 修复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部炎症与下气道炎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莉 吴昆旻 +5 位作者 李泽卿 朱春晖 安静娟 黄洁 杨祁 沈洁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07-411,41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与健康成人气道炎症指标以及AR患者鼻部与下气道炎症指标,探讨AR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且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强阳性的AR成年患者53例,同期... 目的对比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与健康成人气道炎症指标以及AR患者鼻部与下气道炎症指标,探讨AR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且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强阳性的AR成年患者53例,同期选择53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常规检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鼻灌洗液及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计数、鼻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比较AR组与对照组各参数、AR患者鼻部与下气道炎症指标,分析AR患者鼻部与下气道炎症的相关性。结果①AR组鼻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比例为(8.12±6.76)%、诱导痰EOS比例为(3.91±2.75)%,均高于对照组鼻灌洗液EOS[(0.72±0.70)%]及诱导痰EOS比例[(1.33±1.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R组患者鼻激发及支气管激发阳性率分别为73.6%(39/53)和24.5%(13/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7%(20/53),1.89%(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R组鼻灌洗液EOS比例与诱导痰EOS比例正相关(r=0.469,P=0.000);④AR组鼻激发阳性率与支气管激发阳性率无相关性(t=0.143,P=0.308);⑤AR组鼻灌洗液EOS比例与诱导痰EOS比例以及外周血EOS比例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AR患者鼻、下气道变应性炎症均明显较正常成人严重,其鼻与下气道变应性炎症具有一致性,鼻与下气道以及外周血EOS具有高度相关性,提示AR是一种局部炎症与全身炎症共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灌洗 诱导痰 鼻激发 支气管激发 气道高反应性
下载PDF
紧密连接蛋白在声带白斑伴咽喉反流患者声带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昆旻 李泽卿 +3 位作者 朱春晖 马莉 安静娟 陈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41-54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蛋白在声带白斑伴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患者声带黏膜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与声带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将因声带白斑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6例患者按24h双通道测酸结果分... 目的通过观察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蛋白在声带白斑伴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患者声带黏膜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与声带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将因声带白斑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6例患者按24h双通道测酸结果分LPR组和非LPR组,两组各13例。术中分别采集声带黏膜标本。HE染色观察声带组织病理学的变化、透射电镜检测声带黏膜紧密连接的形态学、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1与ZO-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发现LPR组声带黏膜炎症细胞浸润较多,上皮结构完整性较差;电镜下观察到LPR组紧密连接附近的电子致密物质明显较少,紧密连接形态学明显改变。Western blot示LPR组Claudin-1和ZO-1两种蛋白表达减少(P<0.05)。利用免疫荧光检测发现,LPR组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ZO-1在细胞浆内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咽喉反流物可以导致紧密连接结构破坏,相关蛋白功能表达异常,细胞间连接结构遭到破坏,细胞间隙扩大,声带黏膜上皮的通透性增高,可能是声带白斑黏膜损伤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白斑 咽喉反流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利咽开音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声带白斑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安静娟 吴昆旻 +5 位作者 李泽卿 朱春晖 杨祁 沈洁 费优鹏 王俪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3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客观嗓音评估利咽开音方治疗声带白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声带白斑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 目的探讨客观嗓音评估利咽开音方治疗声带白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声带白斑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利咽开音方治疗,并进行计算机嗓音客观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扰动商(PPQ)、噪谐比(NHR)及最长发声时间(MPT)等客观嗓音,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PCL)分型,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PCL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itter、Shimmer、PPQ、NHR及MPT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利咽开音方治疗声带白斑,并进行客观嗓音评估后发现,利咽开音方在治疗声带白斑,改善嗓音方面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患者 客观嗓音 利咽开音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