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秦建伟 张建 +2 位作者 唐金海 刘敏 赵建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建立准确定量survivin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探讨其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与VEGF、CerbB-2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利用所建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VEGF... 目的:建立准确定量survivin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探讨其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与VEGF、CerbB-2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利用所建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VEGF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织survivin表达的中位数水平为225393(75%CI,44366~581709)拷贝/μg总RNA,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4119拷贝/μg总RNA;75%CI,5082~61081;P<0.0001)。同一患者癌组织survivin表达量远大于其癌旁组织,两者比值的中位数是22.5(75%CI,8.4~71.3);癌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P=0.036)、癌浸润分级(P<0.0001)、腋淋巴结转移(P=0.005)、雌激素受体状态(P=0.001)以及VEGF(P<0.0001)和CerbB-2(P=0.009)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建立survivin mRNA定量新方法,检测结果直观可靠。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增高且与VEGF、CerbB-2表达正相关,可能有助于乳腺癌的靶向或联合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实时RT-PCR SURVIVIN VEGF CERBB-2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3A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程梅 赵建华 +4 位作者 唐金海 陈江华 秦建伟 钟山亮 许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54-1557,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反应间的关系,并对其表达差异的遗传基础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乳腺癌病例组包括40例单纯手术患者3、6例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和200例辅助性化疗患者;其中新辅助化疗患者...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反应间的关系,并对其表达差异的遗传基础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乳腺癌病例组包括40例单纯手术患者3、6例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和200例辅助性化疗患者;其中新辅助化疗患者接受以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利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手术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YP3A4 mRNA的表达,连接依赖性SNP技术检测CYP3A4*18基因分型。结果 CYP3A4在大多数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在40例单纯手术患者中,其表达水平(ΔCt)分别为21.8(18.7-24.2)和21.3(18.0-23.1);36例新辅助化疗患者中,其表达水平分别为20.7(16.2-24.7)和21.1(17.0-23.8);癌与癌旁组织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有反应者(22例)CYP3A4表达水平为22.0(19.3-25.0)明显低于无反应者(14例为19.1(14.8-22.0);Z=-2.08,P=0.038]。本组乳腺癌手术患者CYP3A4*18变异频率过低[1/(76×2),0.66%],未能与CYP3A4表达水平和化疗反应进行关联分析。结论乳腺癌组织可表达CYP3A4,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基于紫杉类药物的化疗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YP3A4 化疗反应 紫杉醇
下载PDF
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腾飞 韦达 赵建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595-1597,共3页
肿瘤抑制基因(TSG)的失活是癌症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TSG失活可能是不可逆的,比如基因缺失或突变;TSG失活也可能通过表观遗传的机制,是可逆的,这为寻找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或治疗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CpG 双核苷酸很少出现在人类基... 肿瘤抑制基因(TSG)的失活是癌症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TSG失活可能是不可逆的,比如基因缺失或突变;TSG失活也可能通过表观遗传的机制,是可逆的,这为寻找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或治疗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CpG 双核苷酸很少出现在人类基因中,但在某些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现 CpG 保持或高于正常概率,即CpG岛,其甲基化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上起关键作用。RAS相关区域家族2A(RASSF2A)位于染色体3p21.3,这个区域被证实在一些肿瘤中频繁缺失;其中RASSF2A的表观遗传失活是重要的分子改变。最近的一些研究已陆续阐明了RASSF2A启动子甲基化在肿瘤诊断和预后中的潜在意义,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2A 肿瘤抑制基因 甲基化 肿瘤
下载PDF
肿瘤相关exosome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许金金 赵建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6-288,共3页
外体(exosomes)是由细胞内的晚期内涵体出芽形成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s,MVBs),与质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的囊泡。Exosomes含有丰富的RNA和蛋白质,能介导细胞间物质与信息传递。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mes能改变肿瘤的微环境,传递遗传... 外体(exosomes)是由细胞内的晚期内涵体出芽形成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s,MVBs),与质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的囊泡。Exosomes含有丰富的RNA和蛋白质,能介导细胞间物质与信息传递。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mes能改变肿瘤的微环境,传递遗传物质促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诱导耐药。负载肿瘤抗原的exosomes能介导和扩大抗肿瘤免疫,可作为新型的肿瘤疫苗。exosomes是治疗基因的天然载体,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此外,循环或体液中的exosomes还可作为判断肿瘤疗效和预后的标志,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S 肿瘤 MICRORNA
下载PDF
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平台的发展和应用
5
作者 赵建华 唐金海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前肿瘤的药物治疗仍主要依据各种用药指南和医生的临床经验。同样病症的不同患者使用相同的药物后常表现出明显的疗效差异,副作用亦千差万别,这一直是困扰临床用药并影响肿瘤治愈率的重大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人类基因组研究... 目前肿瘤的药物治疗仍主要依据各种用药指南和医生的临床经验。同样病症的不同患者使用相同的药物后常表现出明显的疗效差异,副作用亦千差万别,这一直是困扰临床用药并影响肿瘤治愈率的重大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飞速发展,人们期望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能真正崛起解决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基因组学 研究平台 肿瘤 分子生物学技术 人类基因组 临床经验 用药指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王维伊 汪汀 +1 位作者 李少邱 赵建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蛋白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病理科收集的80例胃癌石蜡组织标本,选取其中符合要求的80例癌旁组...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蛋白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病理科收集的80例胃癌石蜡组织标本,选取其中符合要求的80例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SD1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LSD1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的LS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7.50%;χ~2=14.824,P<0.05);胃癌组织中的LSD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χ~2分别为10.055、9.726、6.792、4.306,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程度、高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层浸润、LSD1蛋白阳性表达均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SD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胃癌 预后
下载PDF
5-Aza-CdR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RASSF2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马腾飞 韦达 +2 位作者 钟山亮 张晓慧 赵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RASSF2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MCF-7细胞12-96h,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率;...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RASSF2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MCF-7细胞12-96h,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阶段RASSF2A mRNA的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观察该基因甲基化的改变。结果用1、5、10μmol/L 5-Aza-CdR处理MCF-7细胞24、48、72和96h后,细胞生长均受到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3种药物浓度处理细胞72h后凋亡率增加,5和10μmol/L组凋亡率分别为(25.5±3.5)%和(58.2±3.2)%,与对照组(13.4±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显示,不同浓度药物处理MCF-7细胞后,RASSF2A mRNA表达水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步上调;进一步MSP检测发现这些癌细胞中RASSF2A甲基化状态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逆转。结论 5-Aza-CdR可通过逆转RASSF2A基因异常甲基化导致该基因表达上调来抑制MCF-7细胞增殖,RASSF2A是一个乳腺癌相关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2A 甲基化 5-AZA-CDR 乳腺癌
下载PDF
miR-34a与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多柔比星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蒋胜高 李秀娟 +3 位作者 李文静 钟山亮 唐金海 赵建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miR-34a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多柔比星(Adr)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用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MCF-7的Adr耐药细胞系(MCF-7/Adr),用miRNA芯片结合RT-qPCR筛选并验证miRNA在MCF-7/Adr及MCF-7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用... 目的探讨miR-34a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多柔比星(Adr)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用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MCF-7的Adr耐药细胞系(MCF-7/Adr),用miRNA芯片结合RT-qPCR筛选并验证miRNA在MCF-7/Adr及MCF-7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iR-34a进行基因靶向预测;通过miR-34a模拟物(mimic)和抑制物(inhibitor)转染实验结合MTT、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观察miR-34a的表达变化对细胞耐药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Notch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MCF-7/Adr耐药亚系;与MCF-7细胞相比,MCF-7/Adr中有156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11.597,P=0.000)。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miR-34a mimic后MCF-7/Adr细胞miR-34a表达水平增高(t=8.013,P=0.001),且增加了对Adr的敏感性(t=18.160,P=0.000);转染miR-34a inhibitor后MCF-7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降低(t=9.979,P=0.000),且降低了对Adr的敏感性(t=4.130,P=0.009)。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Notch1为miR-34a的特异性靶基因。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MCF-7/Adr细胞转染miR-34a mimic后,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F=64.949,P=0.000)。MCF-7细胞转染miR-34a inhibitor后,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F=10.938,P=0.010)。结论 MCF-7/Adr及MCF-7细胞miRNA表达谱存在差异;miR-34a参与调节细胞对Adr的耐药过程,Notch1基因可能是调控靶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柔比星 微小核糖核酸-34a NOTCH1 耐药
下载PDF
人乳腺癌多西紫杉醇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文静 张磊 +4 位作者 赖娅娜 唐金海 钟山亮 恽文 赵建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97-2299,共3页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耐药细胞模型MCF-7/Doc,初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oc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MCF-7/Doc耐药株;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测定、MTT法药物敏感试验及流式细胞术评...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耐药细胞模型MCF-7/Doc,初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oc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MCF-7/Doc耐药株;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测定、MTT法药物敏感试验及流式细胞术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经10个月的诱导成功建立MCF-7/Doc细胞株,可在100 ng/ml Doc培养液中稳定生长,耐药指数为亲代敏感细胞MCF-7/S的33.3倍,对其他多种化疗药物呈交叉耐药状态。光镜下,药物处理后细胞变圆变小、核分裂象减少;MCF-7/Doc倍增时间较MCF-7/S延长[(41.6±1.6)h vs(30.6±1.1)h;P<0.01]。与亲代相比,耐药细胞处于G1期和G2期的细胞增加、S期减少;MDR1基因表达水平增高90.7倍,蛋白表达转为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丢失。结论 MCF-7/Doc细胞具有典型的多药耐药性,MDR1基因和蛋白过表达是其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多西紫杉醇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下载PDF
MDR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紫杉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健 唐金海 +5 位作者 钟山亮 赵建华 孙鹤庆 张凤霞 龚建平 季明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对乳腺癌紫杉联合蒽环类(TA)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对1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MDR1基因变异检测,观察其多态性分布;并对其中接受TA方案的具有完整疗效评价资料的63例新辅助...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对乳腺癌紫杉联合蒽环类(TA)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对1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MDR1基因变异检测,观察其多态性分布;并对其中接受TA方案的具有完整疗效评价资料的63例新辅助化疗患者,开展MDR112外显子c1236T、21外显子G2677T/A和26外显子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化{吁疗效的相关分析。结果:c1236T、G2677T/A和C3435T在142例中国汉族乳腺癌女性人群中的变异频率分别为70.7%、55.0%和46.5%。其中,3435TT基因型在63例新辅助化疗患者中表现出与TA疗效的关联,其有效率(23.1%)显著低于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73.5%;x^2=9.125,P=0.003)。3个位点多态之间存在连锁不均衡性,携带3435C-2677G单体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72.1%)高于其他单体型携带者(40.0%;X^2=5.962,P=0.015),携带3435T-2677T或3435T-1236T单体型者,化疗有效率(54.3%或54.9%)低于对应的其他单体型携带者(82.4%和91.7%;x^2=4.128和X^2=4.118,P均为0.042);携带有3435T-2677T—1236T单体型者,化疗有效率(54.3%)低于其他单体型携带者(82.4%;X^2=4.128,P=-0.042)。结论:MDR1C3435T基因型及其与G2677T/A和(或)c1236T的单体型检测对于乳腺癌TA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 多态性 乳腺癌 化疗疗效
下载PDF
有序多分类剂量反应资料Meta分析中原始研究参照组转换及软件实现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权 郭鹏 +1 位作者 钟国超 钟山亮 《循证医学》 CSCD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介绍剂量反应Meta分析原始研究有序多分类资料参照组转换的方法。方法以队列研究为例介绍参照组转换的原理,并结合实例数据,利用EXCEL与R两种软件分别独立实现参照组转换。结果两种软件实现转换的结果一致,与原始数据再次分析结果... 目的介绍剂量反应Meta分析原始研究有序多分类资料参照组转换的方法。方法以队列研究为例介绍参照组转换的原理,并结合实例数据,利用EXCEL与R两种软件分别独立实现参照组转换。结果两种软件实现转换的结果一致,与原始数据再次分析结果相似。结论在无法获取原始研究数据的情况下,利用EXCEL与R两种软件都能很好地解决有序多分类资料参照组转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反应Meta分析 转换 EXCEL软件 R软件
下载PDF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与乳腺癌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金海 赵建华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我国,乳腺癌已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命。与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增高而死亡率却在下降的趋势不同,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乳腺癌防治任务十分严峻。近年来,虽然随着乳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诊... 在我国,乳腺癌已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命。与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增高而死亡率却在下降的趋势不同,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乳腺癌防治任务十分严峻。近年来,虽然随着乳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诊治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同患者间显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差异仍是制约乳腺癌治愈率的主要因素。这种差异难以用患者年龄、种族、肝肾功能状态、伴随疾病、合并用药以及环境等因素加以解释,遗传因素即不同个体的基因组差异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如《Science))和《Nature))等杂志载文指出,药物代谢酶、转运药物的蛋白质、受体和其他药物靶体的遗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毒性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治疗 乳腺癌 西方发达国家 癌发病率 肾功能状态 环境等因素 基因组差异
下载PDF
微小RNA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诊断和治疗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山亮 赵建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31-334,共4页
微小RNA(microRNA或mi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18~25个核苷酸(nucleotide,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具有高度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miRNA的发现,揭示了真核细胞中一种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它主要通过与靶基因mR... 微小RNA(microRNA或mi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18~25个核苷酸(nucleotide,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具有高度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miRNA的发现,揭示了真核细胞中一种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它主要通过与靶基因mRNA3’端非翻译区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导致其降解,实现对基因的转录后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微小RNA 发病风险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相对定量RT-PCR法中内对照基因表达水平的稳定性及其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志超 陈江华 +3 位作者 刘志安 刘敏 蒋明 赵建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6-720,共5页
目的评价相对定量RT-PCR方法中不同内对照基因表达水平的稳定性及其对靶基因预后判断的影响程度。方法以36例食管癌患者为例,收集其手术前(B-1)、手术刚结束时(B0)和术后第三天(B+3)的外周血样品。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内对... 目的评价相对定量RT-PCR方法中不同内对照基因表达水平的稳定性及其对靶基因预后判断的影响程度。方法以36例食管癌患者为例,收集其手术前(B-1)、手术刚结束时(B0)和术后第三天(B+3)的外周血样品。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内对照基因Beta-actin和GAPDH在不同时间的表达水平,并以CEA mRNA作为靶基因,比较基于这两种内对照得出的靶基因相对定量结果用于患者预后判断的差异;标准化的绝对定量结果被作为"预后判断的参照标准"。结果在三个取样时间点,两种内对照基因表达水平的标准偏差依次分别为Beta-actin mR-NA:1.44,1.56和1.92;GAPDH mRNA:3.16,3.28和4.04;两者的总体变异程度分别为9.9%和17.3%。术后一年的复发结果表明,绝对定量法和基于Beta-actin mRNA的相对定量法在预后判断中能够得到一致的结果,而GAPDH mRNA的相对定量结果与复发之间未显示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结论相对定量RT-PCR法中内对照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异程度低于10%时,才能保证内对照的有效性以及靶基因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基因表达研究时应对所用的内对照基因表达稳定性进行前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内对照基因 BETA-ACTIN MRNA GAPDH MRNA 实时定量RT-PCR
下载PDF
用基因芯片筛选乳腺癌细胞耐药相关基因
15
作者 蒋胜高 钟山亮 +1 位作者 唐金海 赵建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77-879,共3页
目的通过挖掘基因芯片数据,识别可能与乳腺癌细胞耐药相关的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编号为GSE28784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乳腺癌敏感细胞系MDA-MB-231/S和多西紫杉醇耐药细胞系MDA-MB-231/Doc中基... 目的通过挖掘基因芯片数据,识别可能与乳腺癌细胞耐药相关的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编号为GSE28784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乳腺癌敏感细胞系MDA-MB-231/S和多西紫杉醇耐药细胞系MDA-MB-231/Doc中基因表达差异,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得到639个表达差异的基因,与敏感细胞系相比,分别有220和419个基因在耐药细胞系中表达下调或上调;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调控细胞死亡、凋亡、迁移和免疫效应等过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JUN、白介素6(IL-6)、蛋白酪氨酸激酶2(PTK2)和多药耐药蛋白1(ABCB1)等已知与耐药相关的基因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对多西紫杉醇的耐药。结论基因芯片数据的挖掘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细胞的耐药机制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谱 乳腺癌 耐药基因 微阵列 芯片
下载PDF
血中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及其对食管癌预后的评估
16
作者 刘敏 刘志安 +2 位作者 蒋明 张建 赵建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定量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取36例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刚结束时和手术后第3d的外周血;将实时荧光RT-PCR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技术合理结合,创建新的标准曲线,用于...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定量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取36例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刚结束时和手术后第3d的外周血;将实时荧光RT-PCR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技术合理结合,创建新的标准曲线,用于检测外周血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22例胸部良性肿瘤患者的同期系列血样为对照组。结果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的平均值(拷贝数/μg总RNA)在3个取样时间点依次分别为:12219(95% CI,7826-16612),6595(95%CI,2461-10729)和15018(95% CI,7407-22628)。术后一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当术后第3d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大于9000拷贝/μg总RNA时,患者的复发风险显著性增高(P=0.033)。结论术后第3d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一个新的判断指标用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SURVIVIN MRNA RT-PCR 外周血 预后
下载PDF
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耐药株的建立及特性研究
17
作者 吴月琴 钟山亮 +2 位作者 张晓慧 唐金海 赵建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2049-2051,2054,共4页
目的建立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多西紫杉醇(Doc)耐药模型(MDA-MB-231/Doc)和表阿霉素(Epi)耐药模型(MDA-MB-231/Epi),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oc和EPi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历时12个月分别建立MDA-MB-231/Doc和MDA-MB-231... 目的建立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多西紫杉醇(Doc)耐药模型(MDA-MB-231/Doc)和表阿霉素(Epi)耐药模型(MDA-MB-231/Epi),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oc和EPi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历时12个月分别建立MDA-MB-231/Doc和MDA-MB-231/Epi耐药细胞株。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比较其生物学特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糖蛋白(P-gp)、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状况。结果所构建的MDA-MB-231/Doc和MDA-MB-231/Epi耐药株可分别在12nmol/L Doc和800nmol/L Epi中稳定生长,在相同的药物浓度下,耐药细胞株的生长增殖率明显高于亲代细胞,其耐药指数分别为亲代敏感细胞的8.32倍和64.93倍,且相互呈交叉耐药状态。与亲代细胞相比,两株耐药细胞处于G1期和G2期的细胞增加、处于S期的细胞减少,随撤药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两株耐药株的MDR1基因表达水平增高,分别为亲代细胞的4.05倍和5.96倍,P-gp表达为阳性。与MCF-7细胞株相比,MDA-MB-231细胞株ER、PR、HER2表达阴性,是典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结论成功建立MDA-MB-231/Doc和MDA-MB-231/Epi的耐药细胞株,其生长及耐药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多西紫杉醇 表阿霉素 多药耐药
下载PDF
miR-130a靶向调节PTEN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多柔比星敏感性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志远 钟山亮 +6 位作者 季明华 许金金 胡清 陈伟贤 徐涛 赵建华 唐金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探讨miR-130a对PTEN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与乳腺癌MCF-7细胞株多柔比星耐药的关系。方法:利用miRNA芯片结合RT-qPCR的方法筛选到miR-130a在亲代敏感MCF-7/S细胞与多柔比星耐药细胞(MCF-7/Adr)中表达差异;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PTEN... 目的:探讨miR-130a对PTEN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与乳腺癌MCF-7细胞株多柔比星耐药的关系。方法:利用miRNA芯片结合RT-qPCR的方法筛选到miR-130a在亲代敏感MCF-7/S细胞与多柔比星耐药细胞(MCF-7/Adr)中表达差异;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PTEN与miR-130a基因的关系;通过miR-130a模拟物和抑制物转染实验结合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观察miR-130a的表达变化对乳腺癌细胞多柔比星耐药性的影响及其与PTEN基因表达间的关系。结果:与MCF-7/S相比,miR-130a在MCF-7/Adr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116 834.70±4 728.32)倍,t=19.035,P=0.000;但在多西紫杉醇耐药株MCF-7/Do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3,P=0.521。MCF-7/S细胞转染miR-130amimics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miR-130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17.686±1.057)倍,t=8.360,P=0.001;MCF-7/S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对Adr的IC50分别为(0.240±0.099)、(0.181±0.060)和(0.606±0.164)mg/L;与阴性对照相比,转染miR-130amimics后细胞的IC50显著增高,t=5.200,P=0.007。同时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TEN mRNA水平是阴性对照组的(0.362±0.076)倍,t=2.927,P=0.043;蛋白表达水平是阴性对照组的(0.386±0.020)倍,t=20.713,P=0.000 3;而MCF-7/Adr转染miR-130ainhibi-tors后,其miR-130a表达水平是阴性对照组的(0.169±0.035)倍,t=12.036,P=0.000 2;MCF-7/Adr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对Adr的IC50分别为(50.793±3.970)、(46.206±1.963)和(23.366±1.304)mg/L;与阴性对照相比,转染miR-130ainhibitors后细胞的IC50显著降低,t=16.784,P=0.000 7;同时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TEN mRNA水平是阴性对照组的(3.564±0.336)倍,t=4.122,P=0.015;蛋白表达水平是阴性对照组的(2.019±0.268)倍,t=8.999,P=0.000 8。结论:miR130a可能通过靶定PTEN基因来增强乳腺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miR-130a 耐药 多柔比星 药物疗法 PTEN
原文传递
MiR-452逆转人乳腺癌MCF-7/DOC细胞对多西他赛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清 钟山亮 +5 位作者 季明华 陈伟贤 吕萌萌 马腾飞 唐金海 赵建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miR-452在逆转人乳腺癌MCF-7/多西他赛(docetaxel,DOC)细胞对多西他赛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对DOC耐药的乳腺癌细胞MCF-7/DOC及其亲本细胞MCF-7中miR-452的表达差异,同时分别检测MCF-7和MCF-7/DOC转染m... 目的探讨miR-452在逆转人乳腺癌MCF-7/多西他赛(docetaxel,DOC)细胞对多西他赛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对DOC耐药的乳腺癌细胞MCF-7/DOC及其亲本细胞MCF-7中miR-452的表达差异,同时分别检测MCF-7和MCF-7/DOC转染miR-452模拟物和抑制物后的表达变化。用MTT法检测细胞转染后对DOC耐药性的变化,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生物信息学预测的miR-452靶基因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eceptor,IGF-1R),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MCF-7/DOC细胞中miR-45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亲本细胞MCF-7的表达量(78.86±21.89)倍,t=3.88,P=0.02;MCF-7转染miR-452模拟物后,miR-452相对表达量高于其阴性对照组(212.15±50.08)倍,t=11.13,P<0.01;耐药性实验组为(1.98±0.11)μmol/L,高于阴性对照组的(0.85±0.08)μmol/L,P<0.01;IGF-1R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低于其阴性对照组,mRNA水平为(0.54±0.22)倍,t=2.90,P=0.04。相反,MCF-7/DOC转染miR-452抑制物后,miR-452相对表达量低于其阴性对照组(0.58±0.07)倍,t=8.00,P=0.02;耐药性实验组为(44.45±3.20)μmol/L,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07.31±6.63)μmol/L,P<0.01;IGF-1R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高于其阴性对照组,mRNA水平为(50.90±4.16)倍,t=53.76,P<0.01。结论 miR-452可能通过靶基因IGF-1R改变DOC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iR-452 多西他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耐药
原文传递
miR-34a可能靶向Notch1影响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秀娟 赵建华 唐金海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2-896,共5页
目的 探讨miR-34a过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ADR)药物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超PCR法检测miR-34a在MCF-7和MCF-7/ADR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miR-34a模拟物及阴性对照转染MCF-T/ADR细胞,将miR-34a抑制物及阴性对... 目的 探讨miR-34a过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ADR)药物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超PCR法检测miR-34a在MCF-7和MCF-7/ADR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miR-34a模拟物及阴性对照转染MCF-T/ADR细胞,将miR-34a抑制物及阴性对照转染MCF-7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前后MCF-7和MCF-7/ADR细胞中Notchl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4a过表达是否影响乳腺癌细胞对ADR的敏感性。结果MCF.7和MCF-7/ADR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和0.02,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明显下调(P〈0.05);MCF-7和MCF-7/ADR细胞中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和2.10±0.20,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明显上调(P〈0.05)。MCF-7/ADR细胞转染miR-34a模拟物后,Notch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下调;MCF-7细胞转染miR-34a抑制物后,Notchl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转染miR-34a抑制物和阴性对照后,ADR对MCF-7细胞的IC50分别为(0.51±0.03)μmol/L和(0.29±0.2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34a模拟物和阴性对照后,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分别为(39.28±4.12)μmol/L和(116.33±16.8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ADR组比较,转染模拟物+ADR组MCF-7/ADR细胞的凋亡增加;转染抑制物+ADR组MCF-7细胞的凋亡减少。结论miR-34a负向调控Notch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miR-34a过表达可增加乳腺癌细胞对ADR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IR-34A NOTCH1 阿霉素 抗药性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