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治疗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胃排空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卢年芳 郑瑞强 +4 位作者 林华 杨德刚 陈齐红 邵俊 於江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红霉素、甲氧氯普胺单用或联用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胃排空障碍的作用。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ICU需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7d的患者152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霉素组(200mg静脉滴注,12h1次)、甲氧氯普胺... 目的观察红霉素、甲氧氯普胺单用或联用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胃排空障碍的作用。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ICU需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7d的患者152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霉素组(200mg静脉滴注,12h1次)、甲氧氯普胺组(10mg静脉注射,8h1次)及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联用组,共给药7d。记录基本情况以及每日03:00、09:00、15:00和21:00患者的胃液潴留量;比较各组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营养喂养成功率的变化;并筛选影响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起作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联合治疗组每日胃液潴留量最少[最高达(40±8)m13,红霉素组次之[最高达(42±7)m13,甲氧氯普胺组最多[最高达(59±8)ml,P〈0.05或P〈0.013。联合治疗组的喂养成功率最高(最高达97.4%),其次为红霉素组(最高达90.0%),甲氧氯普胺组最低(最高达89.5%,P〈0.05或P〈0.01)。肠内营养前24h的胃液潴留量(r=-0.584,P=0.000)、高血糖水平(r=-0.345,P=0.029)、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r=-0.437,P=0.005)、血管收缩药物使用(e=-0.389,P=0.041)为影响肠道动力药物起作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提高ICU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成功率;而且红霉素加甲氧氯普胺联合治疗胃排空障碍效果最佳,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重症监护病房 胃排空
原文传递
红霉素治疗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胃排空障碍 被引量:4
2
作者 卢年芳 郑瑞强 +4 位作者 林华 杨德刚 陈齐红 邵俊 於江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研究红霉素、甲氧氯普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病人胃排空障碍的作用,以寻找一种更适合ICU病人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105例病人,在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和需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5d的病人... 目的研究红霉素、甲氧氯普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病人胃排空障碍的作用,以寻找一种更适合ICU病人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105例病人,在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和需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5d的病人。同时有创机械通气24h内进行肠内营养。试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28例);红霉素组(26例),给予红霉素200mg,iv,gtt,q12h;甲氧氯普胺组(26例),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iv,q8h。各组第1次给药在有创机械通气当日8:00,共5d。记录每日9:00,15:00,21:00和次日3:00的胃液潴留量。比较每日胃液潴留量以及每日肠内营养成功率。结果红霉素组、甲氧氯普胺组每日胃液潴留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在d2、3、4红霉素组的胃液潴留量分别为(38±s10)mL、(40±9)mL、(41±10)mL,甲氧氯普胺组的胃液潴留量分别为(50±11)mL、(55±10)mL、(52±10)mL,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d3和d4,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明显比空白对照组高(P<0.05)。红霉素组治疗过程中未曾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改善ICU机械通气病人胃排空障碍和提高肠内营养喂养成功率,且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重症监护病房 胃排空
原文传递
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吕朋华 李晓波 +9 位作者 孙陵 陈蓓蕾 景坚 王书祥 徐川 王福安 耿素萍 蔡明玉 黄文诺 葛俊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支架取栓开通颅内闭塞大血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采用桥接模式接受血管内治疗的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分析大血管开通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情...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支架取栓开通颅内闭塞大血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采用桥接模式接受血管内治疗的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分析大血管开通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随访90 d时mRS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大脑中动脉闭塞9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4例。所有患者大血管均获得开通。2例患者出现颅内出血,1例为颞叶出血、1例为丘脑出血。死亡2例。入院NIHSS评分(14.83±5.65)与3天后NIHSS评分(6.82±5.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 d随访临床结果优良患者9例(mRS<2)。结论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支架动脉取栓能使大血管获得较好的再通率,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 溶栓 Solitaire 支架 急性卒中
原文传递
椎动脉开口闭塞合并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血管内治疗策略
4
作者 吕朋华 李晓波 +5 位作者 孙陵 陈蓓蕾 景坚 王书祥 耿素萍 黄文诺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闭塞合并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血管内治疗策略、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例合并椎动脉开口闭塞的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采取经股动脉常规途径、经股动脉及肱动脉途径、结...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闭塞合并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血管内治疗策略、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例合并椎动脉开口闭塞的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采取经股动脉常规途径、经股动脉及肱动脉途径、结合椎动脉内膜剥脱途径联合Solitaire支架取栓开通血管。分析血管开通前后的改良TIMI灌注分级、入院与出院NIHSS评分、90d后的mRS评分。结果:血管内治疗策略及血管开通情况:经股动脉常规途径行血管内治疗5例,经股动脉及肱动脉途径2例,结合椎动脉内膜剥脱开通血管1例。2例患者闭塞椎动脉开口未能开通,手术失败;6例患者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获得良好开通;出院时NIHSS评分(11.88±7.06)明显低于入院NIHSS评分(30.75±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7,P=0.013)。死亡2例,步行出院4例。90d随访临床结果显示优良5例(mRS为0~2分),1例患者中度残障,mRS评分3分。结论:多种血管内治疗途径能使合并椎动脉开口闭塞的急性后循环闭塞大血管获得较好的再通率,显著改善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急性卒中 后循环 椎动脉开口闭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