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策略
- 1
-
-
作者
孙晓莉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求知导刊》
2024年第10期89-91,共3页
-
文摘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数字素养也成为每个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数字素养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的竞争力。基于时代背景和问题分析,探讨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策略。
-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中小学教育
数字素养
培养策略
-
分类号
G633.6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课程标准下优化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策略探讨
- 2
-
-
作者
孙晓莉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华夏教师》
2024年第9期111-113,共3页
-
文摘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三个关键方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进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探讨了如何提升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设计既科学又有趣、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加强计算思维和算法思维的指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改进互动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意识,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并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
问题和挑战
优化策略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孙晓莉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求知导刊》
2023年第8期23-25,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越来越完善。但是,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开设的时间不长,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经验较少,所以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差异性进行针对性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对新课标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信息技术创客课程的实施策略探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孙晓莉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华夏教师》
2021年第8期51-52,共2页
-
文摘
互联网行业有巨大潜力,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兴起了创客理念与创客思维,同时还提高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创客课程相互结合,改变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理念、模式,带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当代小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因此,如何将小学信息技术与创客课程相互结合是值得深究的教学方向,本文在创客理念以及当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背景下,探究小学信息技术创客课程的开展与实施策略。
-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创客课程
开展与实施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STEAM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 5
-
-
作者
孙晓莉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华夏教师》
2022年第1期18-19,共2页
-
文摘
STEAM课程,是指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共同构成的跨学科课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教育这一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STEAM课程的出现也正是符合目前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如今,STEAM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目标了,本文通过STEAM校本课程的思路及指向,分析了在开发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难题,并且展开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同时,再结合STEAM校本课程内容,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实践案例,以供参考。
-
关键词
小学
STEAM校本课程
开发与研究
应用策略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 6
-
-
作者
孙晓莉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华夏教师》
2020年第32期59-60,共2页
-
文摘
在现代化中小学教育理念中,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占据重要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死记硬背、机械循环是行不通的,还需要结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新颖的方式。中小学教师积极转变学习方式的意识已经被加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结合著名的STEAM教育理念,首先,基于STEAM教育的现状展开分析;然后,对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定位进行分析;最后,重点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
-
关键词
STEAM
教育理念
中小学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
- 7
-
-
作者
褚琳昀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成功密码(综合版)》
2021年第4期48-48,共1页
-
文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小学数学教师在秉承新课改理念实施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融合到一起,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
新课改理念
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课堂教学活动
高效融合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 8
-
-
作者
周运澜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学子(理论版)》
2017年第5期29-29,共1页
-
文摘
新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也特别指出科学学科人文性的特征,因此,科学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即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事物、学习真理、创造发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科学认知境界,均衡人的理性情感,完善人的品性人格.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
关键词
人文素养
科学教学
小学生
培养
科学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活动
科学学科
教学实践
-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STEAM校本课程在跨学科领域的理解与实践
- 9
-
-
作者
孙晓莉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华夏教师》
2021年第32期33-34,共2页
-
文摘
STEAM教育是多个学科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能够实现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融。教育工作者研究发现,深入对多个学科领域展开学习,能够实现对学生各个领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STEAM教育的推行丰富了教学手段,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有利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现实价值尤为显著。基于此,本文就STEAM教育的基本理念、价值与意义展开研究,总结实践措施,期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
关键词
STEAM
校本课程
跨学科领域
理解实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品德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 10
-
-
作者
陈璐旖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7年第8期91-94,共4页
-
文摘
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适应能力。品德课程的活动性决定了情境教学的不可或缺性。当前品德课堂的情境创设还存在"啦啦队式""为赋新词式""走过场式"等误区,需紧扣"真实""准确""深入",创设出真正助力教学的有效情境,还原情境教学的魅力。
-
关键词
情境教学
真实
准确
深入
-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刍议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 11
-
-
作者
诸枫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7年第11期41-43,共3页
-
文摘
学校课程推进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针对当前校长课程领导力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目标、提升校长课程专业水平、加强对课程规划的领导、加强对课程实施的领导等策略,整体优化办学行为,全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校长领导力
专业水平
-
分类号
G62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12
-
-
作者
张怡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7年第3期34-36,共3页
-
文摘
将德育渗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领会作者情感的同时,受到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教育,进而使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可以在引入话题、品味重点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及总结升华等教学环节有机渗透德育,助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
关键词
德育
阅读教学
渗透
-
分类号
G62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儿童语言素养发展的课堂对话研究
- 13
-
-
作者
秦琳娜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语文天地》
2019年第15期27-28,共2页
-
文摘
从学科性质来看,语文课离不开对话,包括教师学生之间、文本之间,甚至自我之间。课堂对话是基于平等尊重的立场,进行沟通交流,最终达到视域融合、相互理解、和谐发展。对话教学有利于构建自主、平等、交流的课堂,能够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人文品质和精神。
-
关键词
课堂对话
语言素养
言语表达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巧用接话艺术营造灵动思品课堂
- 14
-
-
作者
陈璐旖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校
-
出处
《清风》
2021年第6期71-71,84,共2页
-
文摘
接话,顾名思义就是接别人说的话。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接话是沟通顺畅的保证,是人际交往中一项必备技能。对于学生回答后的评价,常被广大教师形象地说成"接话",但这一简单的教学环节,有时会被部分教师忽略。其实,恰当地接话,巧用接话的艺术,会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让教师的课堂更加灵动。
-
关键词
教师形象
必备技能
人际交往
灵动
思品课堂
教学环节
巧用
-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