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的吴江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建林 《教育视界》 2023年第34期30-33,共4页
城乡基础教育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独有表达,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由路径,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备特质,是乡村现代治理的品质需求。当下,城乡基础教育融合发展还存在着基础资源供给不均衡、高端人才供给不... 城乡基础教育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独有表达,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由路径,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备特质,是乡村现代治理的品质需求。当下,城乡基础教育融合发展还存在着基础资源供给不均衡、高端人才供给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诸多困境。对此,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在实践中采取了如下举措:强基础,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供给侧;强师资,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发展;强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品质发展;强智能,推动城乡教育齐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础教育 融合发展 现实挑战 突围路径
下载PDF
微研究让教育科研“实至名归”——初中教师教育科研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形态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金虎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5年第8期24-25,共2页
基层初中学校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从价值、理念、方法、过程到成果,他们进行教育科研的真实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一线初中教师需要找到适合、适用的科研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微研究,使教育科研立足教学现场,进而发... 基层初中学校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从价值、理念、方法、过程到成果,他们进行教育科研的真实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一线初中教师需要找到适合、适用的科研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微研究,使教育科研立足教学现场,进而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最终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教育 教师科研 微研究 实然困境 应然形态
下载PDF
课题研究“家常话”
3
作者 唐琴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第9期25-30,共6页
在教学研究中以科研的方式做教研,课题研究不失为一种好方式。一个高品质的课题,要有通透的问题意识,通过扎实的文献研究,基于课堂开展丰富的实践研究,并严格按照申报立项的要求,推进每项研究内容落地,进而形成结构化的高度相关的系列... 在教学研究中以科研的方式做教研,课题研究不失为一种好方式。一个高品质的课题,要有通透的问题意识,通过扎实的文献研究,基于课堂开展丰富的实践研究,并严格按照申报立项的要求,推进每项研究内容落地,进而形成结构化的高度相关的系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题研究 科研 教研
下载PDF
“教·研”统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区域范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建林 吴晓亮 《江苏教育》 2021年第79期32-34,共3页
“教·研”统整式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是将科研成果深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再研究、再升华、再创新。在推广过程中要厘清成果推广的价值取向,建立保障机制,形成路径范式。
关键词 教育科研成果 “教·研”统整 区域范式
下载PDF
指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区域教育科研绩效评价
5
作者 徐建林 《江苏教育》 2022年第58期15-18,共4页
教育科研绩效评价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体系中重要一环,有助于强化学校和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建立区域上下联动机制、部门职能协同机制、校际抱团协作机制,保障区域教育科研绩效评价的实... 教育科研绩效评价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体系中重要一环,有助于强化学校和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建立区域上下联动机制、部门职能协同机制、校际抱团协作机制,保障区域教育科研绩效评价的实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积极探索区域教育科研绩效评价的实施策略:构建“四力”评价指标,做好科研顶层设计;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提升评价项目绩效;以评促建螺旋上升,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均衡 区域教育科研 绩效评价
下载PDF
擦亮“皇冠上的明珠”:办学思想凝练的基本遵循
6
作者 张菊荣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的皇冠明珠,是校长与学校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的定风珠、压舱石。办学思想可以表现为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理想学校的阐述、对毕业生形象的描摹。基于亲身实践,提出凝练形成办学思想应坚持的基本遵循:有可依可靠的... 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的皇冠明珠,是校长与学校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的定风珠、压舱石。办学思想可以表现为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理想学校的阐述、对毕业生形象的描摹。基于亲身实践,提出凝练形成办学思想应坚持的基本遵循:有可依可靠的学理、能契合学校自身的气质、有质感动人的表达、能展开系统逻辑的解释、能进行知行合一的演绎、需要与时俱进持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办学思想 综合领导力 毕业生形象 积极生长者
下载PDF
教材中“质量单位”内容比较及教学启示
7
作者 徐建林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8期70-73,共4页
从内容编排、学习情境、练习题目等三个方面比较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和美国Go Math数学教材中“质量单位”内容的异同,相互借鉴量感培育的一些好做法,得到有关的教学启示:弘扬传统文化,打通量感通道;丰富量感体验,加深质量观念;三是强化... 从内容编排、学习情境、练习题目等三个方面比较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和美国Go Math数学教材中“质量单位”内容的异同,相互借鉴量感培育的一些好做法,得到有关的教学启示:弘扬传统文化,打通量感通道;丰富量感体验,加深质量观念;三是强化量感结构,感悟数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量感 质量单位 教材比较
下载PDF
教学改革者要善问
8
作者 张菊荣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5期1-1,共1页
教学改革总要基于现实需要,面对教学问题,总是为了教得更好。问题究竟在哪里,要听得进意见;问题如何来解决,要看得见智慧;解决问题有何用,要聚得拢力量。而这一切需要教学改革者善问。善问者要听得进意见。善问者心要诚、意要切,否则就... 教学改革总要基于现实需要,面对教学问题,总是为了教得更好。问题究竟在哪里,要听得进意见;问题如何来解决,要看得见智慧;解决问题有何用,要聚得拢力量。而这一切需要教学改革者善问。善问者要听得进意见。善问者心要诚、意要切,否则就难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不同角度、不同视域、不同方法,这些诸多的“不同”正是改革叙事的起因,也是推进改革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问 改革者 教学改革 不同的声音 意见 推进改革
下载PDF
时代性价值:让历史照亮未来——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研究述略
9
作者 唐琴 石晓健 黄雯婷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时代性价值指向的高中历史教学建构”坚持“立德树人”,从价值观教育入手,呼应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对接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突出“时代性价值”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引领作用,深度发掘学科本身内在价值,在构建历史价值观教育体系、... “时代性价值指向的高中历史教学建构”坚持“立德树人”,从价值观教育入手,呼应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对接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突出“时代性价值”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引领作用,深度发掘学科本身内在价值,在构建历史价值观教育体系、建立历史学科育人机制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探索,被立项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实验项目,研究力量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江苏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苏州市乡村教育带头人中学历史培育站等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教学改革实验 高中历史 乡村教育 教改实验 立德树人 价值观教育 基础教育
原文传递
校本表达:一线科研成果的推广范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晓亮 徐建林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0期15-18,共4页
成果的校本表达,就是让一线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校级层面进行发布并推广。科研成果的校本表达具有自主性、发展性、规范性等特点,有助于教师改变习惯的认识,打破学科的壁垒,促进自身的发展。通过设立导向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合作机... 成果的校本表达,就是让一线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校级层面进行发布并推广。科研成果的校本表达具有自主性、发展性、规范性等特点,有助于教师改变习惯的认识,打破学科的壁垒,促进自身的发展。通过设立导向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合作机制、评价机制等,能更好地确保成果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校本表达 推广范式
下载PDF
以历史上的数学现象为知识生长的基点--以“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晓松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1年第11期16-20,共5页
数学知识有三个顺序:历史顺序、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数学史融入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结合平时的高中数学教学,从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及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出发,通过6个教学片断的设计,阐明了如何以历史上... 数学知识有三个顺序:历史顺序、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数学史融入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结合平时的高中数学教学,从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及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出发,通过6个教学片断的设计,阐明了如何以历史上的数学现象为知识生长的基点,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对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进行了反思,旨在更好地研究“数学现象”视角下的概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现象 数学史 概念教学 知识生长
下载PDF
日知者行动:走向内在整体改进的名校长工作室实践
12
作者 张菊荣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4,共4页
为了促使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进行日不间断的思考,开展日不间断的互动,受到日不间断的熏陶,“张菊荣名校长工作室”探索以每天发表“日知录”、每旬发布《日知者(旬刊)》、节点时间组织讨论反思的“日知者行动”,帮助工作室成员获得内在的... 为了促使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进行日不间断的思考,开展日不间断的互动,受到日不间断的熏陶,“张菊荣名校长工作室”探索以每天发表“日知录”、每旬发布《日知者(旬刊)》、节点时间组织讨论反思的“日知者行动”,帮助工作室成员获得内在的、整体的、持续的提升,成为行动力、思想力、学术力“三位一体”的时代所需要的新一代校长。“日知者行动”注重叩问价值意义,实现校长价值领导力的整体提升;注重改变思维方式,锤炼校长的教育学敏感;注重磨炼人格特征,实现校长内在整体的深刻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校长工作室 日知者 日知录 内在整体改进 积极性思维
下载PDF
用理念办学校:从应然走向实然
13
作者 张菊荣 《教育视界》 2023年第28期11-14,共4页
用理念办学校,就是把“理应如此”的应然转化成“真的这样”的实然。“应然”转化成“实然”,需要坚持理念的纯粹性,不要被凌乱的主题、纷杂的内容、涣散的结构带走;需要坚持理念的核心性,通过相互贯通的“教育哲学”“学校愿景”“育... 用理念办学校,就是把“理应如此”的应然转化成“真的这样”的实然。“应然”转化成“实然”,需要坚持理念的纯粹性,不要被凌乱的主题、纷杂的内容、涣散的结构带走;需要坚持理念的核心性,通过相互贯通的“教育哲学”“学校愿景”“育人目标”等聚焦学校的核心理念;需要坚持理念的扎根性,扎根于师生主体、学校全域、理实互释,在理念与实践的相互印证、自我修正中实现用理念办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理念办学校 教育哲学 学校愿景 “毕业生形象”
下载PDF
行走在“美美与共”的大路上
14
作者 唐琴 《江苏教育》 2019年第46期71-72,共2页
1990年12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演讲中,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其基本含义是:人们要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欣赏他人创造的美,这样,融合... 1990年12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演讲中,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其基本含义是:人们要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欣赏他人创造的美,这样,融合自我之美与他人之美,就能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之美。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应既能“美自己之美”,又能“成他人之美”,进而形成“美美与共”的和谐之美。在我眼里,季芳便是这样一位教师,认识她20余年,她一直坚定地行进在“美自己”“美学生”“美伙伴”的教育之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美与共 教育情怀 社会学家 和谐之美 费孝通 他人 大同 欣赏
下载PDF
成长的突围
15
作者 唐琴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第2期9-17,共9页
3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不仅仅是奉献和牺牲,更有着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情怀。这份情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次次成长的突围中不断积累、丰厚的。告别不适期,感受教学的愉悦;突破天花板,实现专业成长再进阶;胜任转型期,让教科研成为第... 3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不仅仅是奉献和牺牲,更有着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情怀。这份情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次次成长的突围中不断积累、丰厚的。告别不适期,感受教学的愉悦;突破天花板,实现专业成长再进阶;胜任转型期,让教科研成为第一教学力。在一次次的“突围”中,始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长无关年龄、岗位,只要坚定内心的选择,成长没有天花板,永远都是进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发展 教育情怀 成长 突围
下载PDF
浅谈学习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
16
作者 刘莉 徐建林 《教育视界》 2020年第29期60-62,共3页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可运用学习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从分享学习目标、设置学程、设定评价标准、注重多元反馈等方面,将多维的评价活动嵌入整...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可运用学习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从分享学习目标、设置学程、设定评价标准、注重多元反馈等方面,将多维的评价活动嵌入整个教学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性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 学历案
下载PDF
运用“六顶思考帽”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以译林版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为例
17
作者 陆正荣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第11期34-36,共3页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此可见,英语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生思维品质 立德树人 高中英语课程 译林版 学科学习 六顶思考帽 英语语篇教学
下载PDF
认同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的原点与归宿
18
作者 盛伟华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4年第5期40-41,共2页
教师确立学生本位的思想,深入地研究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认知规律、内化机理及个性心理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认同学生的既有现状,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路径,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才能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数学发展。因... 教师确立学生本位的思想,深入地研究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认知规律、内化机理及个性心理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认同学生的既有现状,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路径,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才能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数学发展。因此,研究并认同学生,势必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原点与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学习基础 认知规律 内化机理 个性心理
下载PDF
全方位把握时代特征——从“八省联考”历史卷看教学导向
19
作者 唐琴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1年第3期40-43,共4页
阐释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时空观念的重要体现,是学生解读信息、分析问题和探究历史的第一把“钥匙”。“八省联考”历史卷中,时代特征或显或隐,体现出左右兼顾、前后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从对时代特征的教学研究来看,当前高中教... 阐释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时空观念的重要体现,是学生解读信息、分析问题和探究历史的第一把“钥匙”。“八省联考”历史卷中,时代特征或显或隐,体现出左右兼顾、前后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从对时代特征的教学研究来看,当前高中教学与学科特质和教考导向还有差距。因此,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从研究考试开始,“从一种或多种角度把零散的历史材料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一个连续的或完整的历史过程”,引导学生全方位把握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省联考 历史卷 时代特征 时空观念
下载PDF
流行微视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
作者 陆正荣 《新课程研究》 2021年第25期42-43,共2页
微视频素材话题广泛,富含流行元素,获取便利。但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效果欠佳。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流行微视频资源,探索并运用基于教材单元主题、融于课堂语言活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指向课程目标落实等策略,发展... 微视频素材话题广泛,富含流行元素,获取便利。但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效果欠佳。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流行微视频资源,探索并运用基于教材单元主题、融于课堂语言活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指向课程目标落实等策略,发展学生听、说、读、看、写的技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微视频 英语教学 运用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