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在鉴别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全海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518-519,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MRI检查的胰腺肿块疾病患者60例,包括胰腺癌30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30例。对其MRI表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T1WI呈低信号有24例,呈等信号的有6例。T2WI...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MRI检查的胰腺肿块疾病患者60例,包括胰腺癌30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30例。对其MRI表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T1WI呈低信号有24例,呈等信号的有6例。T2WI呈高信号的有27例,呈低信号的有3例。假性囊肿2例。胰管或胆总管呈管壁光滑的扩张,并在病灶处突然截断有3例;胰管或胆总呈管壁光滑的扩张,并贯通病灶有8例;胰管或胆总管呈粗细不均的不规则扩张,并贯通病灶有12例;胰管或胆总管结石有6例。出现"双管征"7例,无"四管征"。T1WI呈低信号有28例,呈等信号的有26例。T2WI呈高信号的有26例,呈低信号的有4例。假性囊肿3例。胰管或胆总管呈管壁光滑的扩张,并在病灶处突然截断有18例;胰管或胆总呈管壁光滑的扩张,并贯通病灶有2例;胰管或胆总管呈粗细不均的不规则扩张,并贯通病灶有6例;胰管或胆总管结石有0例。出现"双管征"15例,"四管征"1例。结论胰管不规则扩张伴贯通病变多见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胰管较规则光滑扩张伴病变区截断多见于胰腺癌。"双管征"及"四管征"均较支持胰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MRI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RI在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玉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587-588,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术前行X线及MRI检查,并于手术后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73例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 MRI炎症型的表现为:MRI呈现出斑片状,边缘模糊边界不...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术前行X线及MRI检查,并于手术后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73例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 MRI炎症型的表现为:MRI呈现出斑片状,边缘模糊边界不清。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高信号或等低信号,压脂T2WI均呈现高信号,增强后多呈现不均匀强化。脓肿型表现为:MRI呈现出蜂窝状,边缘模糊不清。平扫T1WI为等低信号或为等高信号,压脂T2WI为高等信号或为高低信号,强化后病灶边缘呈高信号,病灶内部为等信号或低信号。混合型的表现为:增强扫描时能出现从病灶到皮肤表面的管状的低信号。与X线检查比较,有着更高的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结合临床资料,MRI检查较常规的X线检查能更准确对浆细胞性乳腺炎做出定位诊断及对临床分期及分型提供更合理的辅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MRI 诊断
下载PDF
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宁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0期6316-6317,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病变的作用。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使用GE公司的1.5 T高场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采用脊柱线圈,性腰椎常规MRI扫描。扫描范围:颈7椎体下半份至骶1椎体上半份。结果:椎体边缘上角与下角的T1WI...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病变的作用。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使用GE公司的1.5 T高场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采用脊柱线圈,性腰椎常规MRI扫描。扫描范围:颈7椎体下半份至骶1椎体上半份。结果:椎体边缘上角与下角的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快速翻转恢复序列表现为高信号,30例患者中,发生椎体骨炎部位位于前缘有22例,发生于后缘有2例,前后缘均有病变6例。病变累及胸椎者6例,累及腰椎者2例,胸椎腰椎同时累及者22例。MRI显示,受累及的椎体单位为70个,其中胸椎受累及的椎体单位为43个,大部分集中于胸椎中下段(T5-11),受累的腰椎椎体单位为27个,主要集中于L1-3。结论:MRI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AS的关节滑膜及受累骨的急、慢性炎性反应,对AS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MRI 诊断
下载PDF
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计一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9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析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利用CT以及MRI进行诊断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本组研究对象的数据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患者,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并通过MR... 目的:探析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利用CT以及MRI进行诊断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本组研究对象的数据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患者,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并通过MRI、CT进行检查,对比上述两种检查方式与手术病理的诊断符合性。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对比,通过MRI与CT检查的确诊率、误诊率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采用MRI与CT进行诊断具有极高的诊断性,MRI在少数病变中有着更为明显的特征性表现,有利于明确疾病定性,应全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 MRI CT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CT检查与应用意义评价
5
作者 赵雪文 周士成 刘利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750-1752,共3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CT检查与应用意义。方法:择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在术前对17例患者实施MRI检查,对120例患者实施CT检查,比较两者应用价值。结果:和MRI... 目的:探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CT检查与应用意义。方法:择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在术前对17例患者实施MRI检查,对120例患者实施CT检查,比较两者应用价值。结果:和MRI法相比,使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更为相符,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MRI法相比,使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更为相符,并在CT检查前控制不利因素,改善图像质量,提高CT诊断正确率,其在诊断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方面临床价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西门子双源螺旋CT MRI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关于双源CT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刘利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双源CT低辐射剂量下冠状动脉成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低辐射剂量双源CT扫描(管电压100kVp,参考管电流320mAs),对照组予以常规辐射... 目的:探讨分析双源CT低辐射剂量下冠状动脉成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低辐射剂量双源CT扫描(管电压100kVp,参考管电流320mAs),对照组予以常规辐射剂量双源 CT扫描(管电压120kVp,参考管电流380mAs),对两组冠脉节段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共扫描648个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为5分487段、4分97段、3分11段、2分31段、1分22段,评分≥3分共595段(91.8%);研究组患者共扫描655个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为5分506段、4分117段、3分29段、2分3段、1分0段,评分≥3分共652段(99.5%),研究组扫描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源CT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综合图像质量更佳、辐射剂量更小,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低辐射剂量 冠状动脉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