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苏州市脑血管疾病十年死亡和八年发病信息的脑血管疾病防控对策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胡一河 陆艳 +2 位作者 王临池 黄春妍 华钰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6-454,共9页
目的探讨适合苏州本地实际的脑血管疾病防控对策,使防控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方法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苏州市居民死因数据库和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苏州市慢性病发病登记报告库中脑血管疾病数据进行作图分析(... 目的探讨适合苏州本地实际的脑血管疾病防控对策,使防控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方法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苏州市居民死因数据库和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苏州市慢性病发病登记报告库中脑血管疾病数据进行作图分析(使用Excel)和率之间比较(使用SPSS 21.0,采用χ~2检验),观察年份时间序列死亡率和发病率趋势,检验相关率之间的差异,以此阐述脑血管疾病防控对策。结果 (1) 2008年至2017年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趋势呈先降后升的勺形线型状态,2008年为123.73/10万,2017年为111.28/10万,其中2014年达最低点,为105.75/10万;(2)作图显示,80岁以上年龄段死亡率决定了总死亡率走向,60岁以下和60~69岁年龄段以脑出血为主,70~79岁和80岁以上年龄段呈现脑出血、脑梗死和卒中后遗症并重状态逐步过渡到以卒中后遗症为主的状态,且后者呈快速上升趋势;(3)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除20岁以下年龄段以外,其他年龄段男性均高于女性(均P <0.01);(4) 2010年至2017年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以脑梗死为主,除20岁以下年龄段外,各年龄段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均P <0.01)。结论苏州市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具有本地的特殊性,其防控应在现有工作基础上重视综合性干预和疾病精细化管理措施,需关注卒中后遗症所带来的影响作用,采取控制发病和减少死亡并重的脑血管疾病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死亡率 发病率 公共健康
下载PDF
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死亡谱和减寿年数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陆艳 张永红 +2 位作者 张钧 胡一河 周靖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7年第3期284-285,共2页
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生命统计与分析是研究人们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lost,PYLL)是衡量某个死因对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寿命危害程度的流行病学指标,在国外被应用于评价居民健康水平... 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生命统计与分析是研究人们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lost,PYLL)是衡量某个死因对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寿命危害程度的流行病学指标,在国外被应用于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笔者以2002--2005年苏州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PYLL分析其死因顺位,评价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为明确重点疾病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减寿率
下载PDF
苏州市职业人群520例高血压患者3年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胡一河 张正姬 马良才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了解功能社区职业人群高血压管理的效果和优势以及危险因素的影响作用。方法在苏州市开展职业人群高血压患者管理试点工作的1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当中选择管理病历资料完整性良好的5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专业人员应用EPIdata软件编... 目的了解功能社区职业人群高血压管理的效果和优势以及危险因素的影响作用。方法在苏州市开展职业人群高血压患者管理试点工作的1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当中选择管理病历资料完整性良好的5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专业人员应用EPIdata软件编制输入工具,组织专人进行计算机录入,由质控人员进行复核和校对,最终原始数据导出形成Excel和SP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3年的基本信息和随访信息。结果血压平均值由初期的142.97/87.62 mmHg下降到终期的131.65/82.48 mmHg。职业人群初期高血压知晓率为75.96%、服药率为71.64%,知晓率与苏州市2010年慢性病社区人群调查结果(78.12%)接近,服药率低于社区人群结果(82.41%)。超重率、饮酒率、锻炼率和吸烟率,初、终比较分别下降了2.12%、21.92%、上升了43.84%和下降了15.00%。低、中、高危3种对象血压分别下降了11.96/4.08、11.72/6.24、9.94/5.41 mmHg,3年管理期间血压值的走向基本相似,终期血压值接近。结论职业人群高血压规范管理效率高,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危险因素改变成效显著;减重、控制饮酒、锻炼和控制吸烟4项健康促进因素在血压控制方面是药物干预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高血压 综合干预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