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9
1
作者 卢玉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2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10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10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护理、饮食指导、运动锻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冠心病 生活质量 心绞痛
下载PDF
术前护理干预对手术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云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病人身心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巡回护士于手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术晨到病房迎接病人,入室后给病人戴上耳机欣赏选定的音...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病人身心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巡回护士于手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术晨到病房迎接病人,入室后给病人戴上耳机欣赏选定的音乐30 min。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 d与术前焦虑程度、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心率和血压平稳。结论:实施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病人 心理干预 术前
下载PDF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毛继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4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10名住院部在职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组,每组55名。甲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乙组采取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乙组的操作能力、...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10名住院部在职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组,每组55名。甲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乙组采取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乙组的操作能力、工作积极性、理论水平评分均高于甲组;乙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4.55%,高于甲组的78.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级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级管理 临床护理 临床效果 护士 护理满意度 分析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温保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2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6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53)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3)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6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53)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3)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并发症发生率为9.4%,均优于对照组83.0%、34.0%(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急性脑出血 急诊急救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志翠 《河北中医》 2016年第5期771-774,共4页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钻孔引流术,术后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常规护理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40例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疗效,观察中国卒中量...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钻孔引流术,术后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常规护理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40例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疗效,观察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变化,比较2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总有效率97.50%,常规护理组9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2组护理后均较本组护理前CSS评分降低(P<0.05),BI评分提高(P<0.05)。预见性护理组护理后较常规护理组CSS评分降低、BI评分提高更明显(P<0.05)。预见性护理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预见性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50.00%,常规护理组22.50%,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CSDH的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护理
下载PDF
临时起搏术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中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全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0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紧急床边临时人工起搏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抢救器械、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做好术中配合及监护仪器、病情的观察,术后防止电极脱。结果:患者临时起搏均获得成功,术中、术后...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紧急床边临时人工起搏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抢救器械、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做好术中配合及监护仪器、病情的观察,术后防止电极脱。结果:患者临时起搏均获得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病情稳定后安全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是保证临时人工起搏植入术成功、防止出现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房室传导阻滞 临时起搏器 护理
下载PDF
两种穿刺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比较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全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2期3653-3654,共2页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并发症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26例需行PCI的患者,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A组)82例和经股动脉途径组(B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并发症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26例需行PCI的患者,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A组)82例和经股动脉途径组(B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难度小低、术后患者即可活动、住院时间短、节约住院费用等诸多优点。上述特点均优于经皮股动脉穿刺行PCI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以品牌建设为基础 创建护理新模式
8
作者 李全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0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护理工作模式 品牌建设 医院管理年活动 “以人为本” 病人满意度 科学发展观 医学科学 医疗服务
下载PDF
建立护理中心服务部 支持整体护理工作开展
9
作者 李全侠 《淮海医药》 2003年第3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护理中心服务部 管理模式 运作方法 作用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伟 张艳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8期130-132,172,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开具的4328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为研究对象,依据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判定其中254张为不合理用药,175张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分析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开具的4328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为研究对象,依据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判定其中254张为不合理用药,175张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分析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临床表现及发生时间分布。结果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254张(5.87%)为不合理用药,其中超适应证用药(34.25%)、超剂量/浓度或过快滴注(28.74%)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情况。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175张(4.04%)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其中皮肤及附件(27.43%)、消化系统(15.43%)、肌肉及骨髓系统(13.14%)是不良反应最常累及部位,主要表现为瘙痒、恶心呕吐、肌肉抽搐酸痛等症状。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175张(4.04%)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其中注射药物<30 min(40.00%)为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主要时间。结论中药注射剂使用30 min内不良反应出现率较高,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肌肉及骨髓系统等部位,临床中应规范用药,以改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临床表现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护士岗前培训的实施与体会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艳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岗前培训的方法。方法:对新护士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岗前培训。结果:经过岗前培训以后上岗的护士工作适应快,进入工作角色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快,仪表规范,工作态度端正,服务态度良好,病人反映好。结论:运用PDCA法进行岗... 目的:探讨岗前培训的方法。方法:对新护士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岗前培训。结果:经过岗前培训以后上岗的护士工作适应快,进入工作角色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快,仪表规范,工作态度端正,服务态度良好,病人反映好。结论:运用PDCA法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了培训效果,提高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及临床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岗前培训 体会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志翠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18期2571-2573,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普外科、妇产科25名年轻护士,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培养,即按照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评价、循证应用模式对年轻护士进行为期1年培养,比较培养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普外科、妇产科25名年轻护士,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培养,即按照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评价、循证应用模式对年轻护士进行为期1年培养,比较培养前后理论考试成绩、临床能力和沟通能力。结果培养后理论考试成绩、临床能力和沟通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培养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理论考试成绩、临床能力和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基层医院 年轻护士 培养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侯文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40例。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憋喘恢复时间、体...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40例。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憋喘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憋喘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率10.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地改善小儿肺炎患儿的l临床症状,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并发症率
原文传递
创伤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20期2824-282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依据急救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急救护理组(40例)和创伤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依据急救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急救护理组(40例)和创伤急救护理流程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情况、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急救护理流程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7.5%)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急救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属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急救护理流程较常规急救护理更能有效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流程 创伤性休克 有效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家属满意度
原文传递
护理风险管理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玉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4期5977-5978,共2页
目的针对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采取护理风险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评估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风险,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培养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明确护理风险责任,加强护理风险质控,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责任... 目的针对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采取护理风险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评估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风险,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培养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明确护理风险责任,加强护理风险质控,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责任缺陷与差错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护理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指标、 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指标、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EEN组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EPN)组,...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指标、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EEN组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EPN)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EN组患者的体重、白蛋白、TSF、MAMC均显著高于E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E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显著低于EPN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较EPN更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指标、神经功能及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营养指标 神经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华平 林征 +1 位作者 夏立平 侯文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1期4035-403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江苏医药职业学院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院校合作"1+1+1"教学模式的3个校企合作班150... 目的 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江苏医药职业学院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院校合作"1+1+1"教学模式的3个校企合作班150名护生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2+1"教学模式的3个在校班158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JSPE)调查护生的共情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JSPE量表总分、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得分分别是(87.26±5.15)、(34.85±3.58)、(37.70±2.69)、(15.69±4.5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1.36±5.71)、(32.57±3.15)、(34.72±4.81)、(14.17±3.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8.967、5.141、5.865、3.337;P〈0.05).结论 院校合作"1+1+1"教学模式能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共情能力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