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姜锦贵 朱伦 +5 位作者 石群立 周晓军 安晓静 杨杰 马恒辉 吴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及预后特点。方法对13例原发性皮肤ALCL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随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3例原发性皮肤ALCL中,男女之比为1.6∶1,平均年龄4...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及预后特点。方法对13例原发性皮肤ALCL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随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3例原发性皮肤ALCL中,男女之比为1.6∶1,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为皮肤斑块、结节、肿块;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组化示CD30均(+),大多数CD3和/或CD43(+),部分EMA、GranB和perforin(+),ALK、CKpan、CD20、CD79a、HMB45、CD68、CD15和CD117(-)。13例均经外科手术切除局部病变,再辅助以化疗和∕或放疗;9例随访时间5~55个月,1例死亡。结论原发性皮肤ALCL是低度恶性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本病应与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黑色素瘤、低分化腺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脊索样脑膜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姜锦贵 石群立 +2 位作者 张泰和 金行藻 严小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53-555,I073,共4页
目的:研究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S-P法)对3例脊索样脑膜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和组化(PAS)、免疫组化(EMA、Vim、S-100、CK)及电镜观察。结果... 目的:研究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S-P法)对3例脊索样脑膜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和组化(PAS)、免疫组化(EMA、Vim、S-100、CK)及电镜观察。结果:组织学瘤细胞胞浆内外均见粘液,在粘液基质背景中有成簇或成行的类液滴样细胞,瘤组织中有典型的脑膜上皮漩涡结构,组化及免疫组化示PAS(+)、EMA(+)、Vim(+)、S-100(+)、CK(-);电镜下提示上皮结构并有分泌活性。结论:脊素样脑膜瘤是罕见类型的脑膜瘤,需根据临床病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脊索样瘤
下载PDF
胃底腺型腺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姜锦贵 王礼鑫 +5 位作者 陈刚 王军 招晋 周晓军 刘蕾蕾 石群立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9期709-712,716,共5页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腺癌(GA-FG)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与其他相似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GA-FG,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与2例泌酸腺腺瘤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GA-FG和泌酸腺腺瘤没...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腺癌(GA-FG)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与其他相似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GA-FG,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与2例泌酸腺腺瘤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GA-FG和泌酸腺腺瘤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2例均以上腹部不适就诊,临床内窥镜下均诊断为息肉。病理组织学GA-FG和泌酸腺腺瘤均有两种细胞组成:一种类似主细胞,另一种类似壁细胞,胃底腺部位的主细胞带及壁细胞带腺体排列紊乱,多数腺体分支状,迷路状,融合,并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胃壁组织分界明显,细胞轻度异型性。2例GA-FG浸润至黏膜下,而2例泌酸腺腺瘤局限于黏膜层。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组织MUC6、pepsinogen-Ⅰ,H^(+)/K^(+)-ATP_(ase)、Syn(+),Ki-67增殖指数<5%,β-catenin胞膜或质(+)。2例行ESD治疗,平均随访1~18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胃底腺型腺癌是WHO(2019)消化系统肿瘤新增组织学类型,其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及伴有明确黏膜下浸润,预后较好,需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腺型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691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组织HPV感染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龙秀荣 姜锦贵 +6 位作者 耿建祥 喻朝霞 夏林 王宏景 梅静 李东斌 赵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2350-2352,共3页
目的探讨691例江苏省南京市及镇江市女性外阴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状态和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江苏省南京市665例及镇江市26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分型检... 目的探讨691例江苏省南京市及镇江市女性外阴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状态和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江苏省南京市665例及镇江市26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91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检出HPV感染者597例,总HPV感染率为86.40%(597/691),其中一型感染率为51.38%(355/691),以11、6和16型最为常见,分别占一型感染51.55%(183/355)、41.97%(149/355)和3.38%(12/355)。多型感染率为35.02%(242/691),以6+11型、11+18型、6+16型和11+16型为主,其分别占多型感染9.92%(24/242)、9.09%(22/242)、4.96%(12/242)和4.13%(10/242)。结论南京市及镇江市女性外阴CA组织中HPV感染,以低危型感染为主,高危型感染为辅,行外阴CAHPV分型检测,对我国女性外阴CA和宫颈病变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女性
下载PDF
淮安市洪泽区非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别分析
5
作者 卜永红 姜锦贵 张晖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24期183-18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淮安市洪泽区非育龄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V-23种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非育龄妇女的201例的HPV感染筛查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结果:HPV-23... 目的:研究分析淮安市洪泽区非育龄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V-23种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非育龄妇女的201例的HPV感染筛查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结果:HPV-23种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癌筛查检测,能够一次性检测23种HPV基因型。检出HPV感染者60例,总HPV感染率为29.85%(60/201),一型感染率为23.38%(47/201),二型感染率为4.97%(10/201)三型感染率为0.99%(2/201),四型感染率为0.49%(1/201)。结论:非育龄妇女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HPV-23种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对中国女性宫颈鳞癌的防治、流行病学研究以及HPV疫苗的研发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下载PDF
二例脊索样脑膜瘤病理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石群立 姜锦贵 +2 位作者 张泰和 金行藻 严小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25,共2页
一、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脑外科手术切除的脊索样脑膜瘤2例,复习临床资料,肿瘤标本用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切片,HE、PAS及网状纤维染色,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免疫组... 一、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脑外科手术切除的脊索样脑膜瘤2例,复习临床资料,肿瘤标本用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切片,HE、PAS及网状纤维染色,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免疫组化SP法标记(试剂购自福州迈新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样 脑膜瘤 病理
原文传递
青年胃癌4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锦贵 陈建华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提高青年胃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49例青年 胃癌临床特点、组织学特点、治疗预后作回顾性分析,并与中老年人胃癌作对照研究。结果 以消化道症状首发多 见,男女发病之比为1∶1.13,进展期...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提高青年胃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49例青年 胃癌临床特点、组织学特点、治疗预后作回顾性分析,并与中老年人胃癌作对照研究。结果 以消化道症状首发多 见,男女发病之比为1∶1.13,进展期胃癌占92%。组织形态上以低分化癌,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多见占到69%, 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1)。好发于胃底贲门以下,临床误诊30例,2年生存率27%。结论 青年胃癌症状隐 匿,分化程度低,预后差,且易误诊,应及时作胃镜检查,早期诊断为治疗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 临床病理分析 青年 治疗 临床病理特点 组织学特点 误诊误治 分化程度 水平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姜锦贵 周航波 陈建华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对58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复习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形态,运用CD117、CD34、PDGFR-α等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随访35例。结果GIST58例中,发生于胃部35例,小...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对58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复习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形态,运用CD117、CD34、PDGFR-α等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随访35例。结果GIST58例中,发生于胃部35例,小肠10例,结肠5例,肠系膜3例,网膜2例,食管2例,直肠1例。主要症状有腹胀、腹痛、腹部包块、便血。镜下观察:分梭形细胞型,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免疫组化:CD117标记91%(53/58)阳性,CD34标记68.9%(40/58)阳性,PDGFR-α60.3%(35/58)。随访35例,良性10例,1例复发;恶性潜能未定9例,2例复发;恶性16例,4例复发,4例死亡。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组织形态多变,结构多样。CD117联合CD34、PDGFR-α等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预后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鳞癌致癌性关系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姜锦贵 夏林 +6 位作者 耿建祥 王宏景 龙秀荣 喻朝霞 梅静 李东斌 赵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6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与致癌性的关系。方法来自一项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653例,使用膜杂交芯片技术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与致癌性的关系。方法来自一项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653例,使用膜杂交芯片技术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总的HPV感染率为90.05%(588/653),其中一型感染率为73.97%(483/653),多型感染率为16.08%(105/653)。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一型感染是主流,多型感染是支流,HPV感染最主要的高风险型别依次为16、18、58、33、31、52、59、45、66、73型,16型最多,占高危型出现频率的60.90%(422/693),16型和18型占高危型出现频率的71.00%(492/693)。结论 HPV基因膜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分型检测,对我国女性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防治、HPV疫苗的研发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HPV感染分型数据库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致癌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