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93例心脏骤停急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建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93例心脏骤停复苏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的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等药物的用法和电击除颤等方面。结果93例心脏骤停者中复苏成功23例,占24.7%,存活12例,占12.9...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93例心脏骤停复苏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的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等药物的用法和电击除颤等方面。结果93例心脏骤停者中复苏成功23例,占24.7%,存活12例,占12.9%。结论心脏骤停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等药物的用法和电击除颤均对复苏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急救措施
肾上腺素
心肺复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建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4期1305-130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疗效及机制。方法:50例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均经抗病毒、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对照组加服倍他乐克,均观察3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28%,...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疗效及机制。方法:50例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均经抗病毒、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对照组加服倍他乐克,均观察3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28%,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52%。结论: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房性早搏
中药疗法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脉血乳酸及其清除率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63
3
作者
包磊
张敏
+3 位作者
颜培夏
吴晓燕
邵俊
郑瑞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Lac)水平及乳酸清除率(LCR)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测定患者确诊为感染性休克时(初...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Lac)水平及乳酸清除率(LCR)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测定患者确诊为感染性休克时(初始值,0h)以及治疗后早期(3、6、24h)的动脉Lac水平,并计算3、6、24h的LCR。根据患者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预后分为生存组(48例)和死亡组(46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Lac和LCR值,并对Lac、LCR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不同时间点Lac和LC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治疗后Lac水平较初始值明显降低,而死亡组无明显改变。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早期Lac水平(mmol/L)均明显降低(0h:3.80±2.14比5.75±3.21,3h:2.05±1.04比5.03±2.53,6h:1.80±0.77比4.40±2.02,24h:1.35±0.43比4.90±2.72,P〈0.05或P〈0.01),LCR明显升高[3h:50.00(72.35)%比13.51(20.67)%,6h:41.43(58.42)%比22.00(22.31)%,24h:58.73(29.94)%比18.92(47.28)%,P〈0.05或P〈0.01]。各时间点Lac水平与预后均呈正相关,治疗后6h、24h的LCR与预后呈负相关。根据初始Lac水平分为低Lac组(〈2mmol/L)、中Lac组(2~3mmoi/L)、高Lac组(≥4mmol/L),随Lac水平增高,病死率明显增加(23.07%(6/26)、50.00%(8/16)、61.54%(32/52),χ^2=10.270,P=0.006]。ROC曲线分析显示:24h L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44),对预后评价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分别为100%、78.3%),以24h Lae临界值2.35mmol/L将患者分为高、低Lac组,高Lac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低Lac组[100.0%(36/36)比17.24%(10/58),χ^2=30.441,P=0.000]。而24h LCR的AUC也最大(为0.865),对预后评价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更高(分别为83.3%、91.3%),以24h LCR临界点36.8%将患者分为高、低LCR组,低LCR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高LCR组[84.00%(42/50)比9.09%(4,44),χ^2=26.278,P=0.000]。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高Lae水平提示预后不佳,24h Lac及LCR是评估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乳酸
乳酸清除率
预后
原文传递
题名
93例心脏骤停急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建平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89-190,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93例心脏骤停复苏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的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等药物的用法和电击除颤等方面。结果93例心脏骤停者中复苏成功23例,占24.7%,存活12例,占12.9%。结论心脏骤停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等药物的用法和电击除颤均对复苏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心脏骤停
急救措施
肾上腺素
心肺复苏
Keywords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drenalin
分类号
R65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建平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4期1305-130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疗效及机制。方法:50例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均经抗病毒、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对照组加服倍他乐克,均观察3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28%,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52%。结论: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房性早搏
中药疗法
疗效
Keywords
atrial premature bea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taloc
分类号
R259.417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59.422.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脉血乳酸及其清除率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63
3
作者
包磊
张敏
颜培夏
吴晓燕
邵俊
郑瑞强
机构
江苏省
苏北
人民医院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2,共5页
基金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资助(2011-3)
江苏省扬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人才建设项目(2013-28-1,2013-28-4)
文摘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Lac)水平及乳酸清除率(LCR)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9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测定患者确诊为感染性休克时(初始值,0h)以及治疗后早期(3、6、24h)的动脉Lac水平,并计算3、6、24h的LCR。根据患者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预后分为生存组(48例)和死亡组(46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Lac和LCR值,并对Lac、LCR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不同时间点Lac和LC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治疗后Lac水平较初始值明显降低,而死亡组无明显改变。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早期Lac水平(mmol/L)均明显降低(0h:3.80±2.14比5.75±3.21,3h:2.05±1.04比5.03±2.53,6h:1.80±0.77比4.40±2.02,24h:1.35±0.43比4.90±2.72,P〈0.05或P〈0.01),LCR明显升高[3h:50.00(72.35)%比13.51(20.67)%,6h:41.43(58.42)%比22.00(22.31)%,24h:58.73(29.94)%比18.92(47.28)%,P〈0.05或P〈0.01]。各时间点Lac水平与预后均呈正相关,治疗后6h、24h的LCR与预后呈负相关。根据初始Lac水平分为低Lac组(〈2mmol/L)、中Lac组(2~3mmoi/L)、高Lac组(≥4mmol/L),随Lac水平增高,病死率明显增加(23.07%(6/26)、50.00%(8/16)、61.54%(32/52),χ^2=10.270,P=0.006]。ROC曲线分析显示:24h L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44),对预后评价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分别为100%、78.3%),以24h Lae临界值2.35mmol/L将患者分为高、低Lac组,高Lac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低Lac组[100.0%(36/36)比17.24%(10/58),χ^2=30.441,P=0.000]。而24h LCR的AUC也最大(为0.865),对预后评价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更高(分别为83.3%、91.3%),以24h LCR临界点36.8%将患者分为高、低LCR组,低LCR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高LCR组[84.00%(42/50)比9.09%(4,44),χ^2=26.278,P=0.000]。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高Lae水平提示预后不佳,24h Lac及LCR是评估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乳酸
乳酸清除率
预后
Keywords
Septic shock
Blood lactate
Lactate clearance rate
Prognosis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93例心脏骤停急救的临床分析
刘建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房性早搏的研究
刘建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动脉血乳酸及其清除率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包磊
张敏
颜培夏
吴晓燕
邵俊
郑瑞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