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握物理量信息 巧解初中物理密度题
1
作者 叶洪洋 《科学大众(科学中考)》 2024年第2期3-5,共3页
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密度是一个核心且基础的概念,不仅在理论上对理解物质本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面对初中物理密度题目时,我们应认真把握数据信息,按照计算公式寻找条件,继而实现题目的正确解答。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巧解 数据信息 物理课程学习 正确解答 物理量 计算公式 物理密度
下载PDF
分层教学在新时期初中英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剑波 《华夏教师》 2017年第20期51-51,共1页
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学生源来自不同地方,接受的义务教育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在整体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分层教学在我国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会将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差异完美的进行契合,对促进初中生... 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学生源来自不同地方,接受的义务教育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在整体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分层教学在我国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会将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差异完美的进行契合,对促进初中生学习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理解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关键作用 素质教育
下载PDF
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飞 《北方音乐》 2018年第22期155-155,247,共2页
教育是人类的文明之光,教育是人类的智慧之源。社会进程持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渐次丰盈,对于精神需求不断上升,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性关注与重视。基于此种社会环境下,音乐艺术教学不断发展,流行音乐由于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与... 教育是人类的文明之光,教育是人类的智慧之源。社会进程持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渐次丰盈,对于精神需求不断上升,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性关注与重视。基于此种社会环境下,音乐艺术教学不断发展,流行音乐由于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与欢迎,开始逐渐走进初中音乐课堂,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范围,并影响了学生的欣赏视角。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强化流行音乐引入的有效应用,引导学生正确欣赏流行音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以上种种事宜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流行音乐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探析
4
作者 陈红军 《文理导航》 2015年第25期34-34,共1页
本文以微视频主要特点为论述基点,阐述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功能价值。围绕互联网+发展潮流,多给学生设计一定的预习导学方案,引导学生在主动制作和积极展示的过程中总结反思,利于增强学生感知体验。探讨微视频运用对活化教学过程... 本文以微视频主要特点为论述基点,阐述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功能价值。围绕互联网+发展潮流,多给学生设计一定的预习导学方案,引导学生在主动制作和积极展示的过程中总结反思,利于增强学生感知体验。探讨微视频运用对活化教学过程起到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微视频 互动 情境
下载PDF
合作学习让英语课堂更精彩
5
作者 何剑波 《中学生英语》 2018年第4期108-108,共1页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它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是让教师与学生...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它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是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它既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它让所有学生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它能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拔尖,让成绩中等的学生优秀,让成绩后进的学生拥有希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并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简单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学习方式 教学模式 合作精神 学生
下载PDF
改进语文教学方法 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6
作者 杨月英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2年第12期77-78,共2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掌握学生的情感爱好、语文基础和感知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学习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构建和谐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掌握学生的情感爱好、语文基础和感知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学习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构建和谐关系,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教育进程 引导学生 教育教学模式 和谐关系 新课程改革 感知能力
下载PDF
农村初中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探析——以《水浒传》为例
7
作者 高建军 范淑君 《新作文(教研)》 2022年第12期0153-0155,共3页
初中生的人文思想与文化意识正在逐渐发展,其对于阅读活动愈发渴求。重视阅读教学体系的建设,设计更为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案,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农村初中所持有的文化资源较为匮乏,阅读活动单一,要提升文化育人质量,必须深挖阅... 初中生的人文思想与文化意识正在逐渐发展,其对于阅读活动愈发渴求。重视阅读教学体系的建设,设计更为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案,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农村初中所持有的文化资源较为匮乏,阅读活动单一,要提升文化育人质量,必须深挖阅读教学活动,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充分满足初中生的成长需求。积极实施整本书阅读,可以在阅读习惯、文化品位、阅读能力等角度同步引导农村初中生发展。本文以农村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的实施现状为对象,以《水浒传》为材料,探讨针对农村初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农村初中 《水浒传》 实施方法
下载PDF
培养反思习惯 提高数学素养
8
作者 陈丽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第6期89-89,共1页
反思能力是对过去所经历的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不仅能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知识网络,并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本文结合... 反思能力是对过去所经历的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不仅能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知识网络,并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从借"比"生"思"、以"问"启"思"、用"题"促"思"、以"误"引"思"、以"文"纳"思"五个方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反思的一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反思能力 反思习惯
下载PDF
浅谈中考复习中的作业分层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峰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1年第4X期7-9,共3页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终身发展.因此,在中考数学总复习中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将他们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三类学生的特点,在布置作业时,应本着学生"跳跳就能摘到"的原...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终身发展.因此,在中考数学总复习中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将他们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三类学生的特点,在布置作业时,应本着学生"跳跳就能摘到"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复习 总复习 学生个性特点 新课程改革 最近发展区 复习效率 化归 一元二次方程 创造性思维 霍姆林斯基
原文传递
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解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峰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6期41-42,共2页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内容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这个定理体现了线段的轴对称性,运用该定理常可证明、构造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相等.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很多同学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常从全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内容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这个定理体现了线段的轴对称性,运用该定理常可证明、构造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相等.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很多同学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常从全等的角度去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导致解题思路过于繁琐;或者对上述定理不熟悉,不能利用上述定理得到相等的线段去实施转化、沟通,从而导致思路受阻.现举例说说该定理的应用,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段垂直平分线 性质定理 解题过程 应用 两条线段相等 解题思路 对称性 证明
原文传递
如何实施“因式分解”教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峰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12年第1期72-73,共2页
《中小学数学》(中学版)第6期刊登了刘老师撰写的《新课改下的“因式分解”之殇》,
关键词 因式分解 《中小学数学》 教学 课改 老师 中学
原文传递
平中见奇 关注过程
12
作者 高峰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34,共2页
特色1:源于教材,注重基础,体现能力.本题作为一道几何题,一改以往图形复杂、推理繁琐的特点,以学生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为背景,通过△ABC形状的变化引起点E位置的变化,从而探索相关线段的数量关系,涉及的图形在课本中多次出... 特色1:源于教材,注重基础,体现能力.本题作为一道几何题,一改以往图形复杂、推理繁琐的特点,以学生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为背景,通过△ABC形状的变化引起点E位置的变化,从而探索相关线段的数量关系,涉及的图形在课本中多次出现,学生感觉亲切、自然.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个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过程 三角形全等 数量关系 几何题 学生 正方形 ABC 图形
原文传递
一道中考试题的解法探究与思考
13
作者 张熀涛 高峰 《数理化学习》 2015年第1期2-4,共3页
一、试题与简析题目:(2013年包头市第25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0,点E是BC上一个动点,连结DE,交AC于点F。
关键词 中考试题 相似三角形 基本图形 变式 参数法 数形结合 勾股 辅助线 数量关系 证法
原文传递
一道中考试题的解法探究与思考
14
作者 张熀涛 高峰 《数理化学习》 2014年第10期2-4,共3页
通过对一道中考试题多种解法的探究与变式,获得对教学的启发与思考,挖掘试题的教学价值.一、试题与简析题目:(2013年包头市第25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点E是BC上一个动点,连结DE,交AC于点F.(1)如图1(1),... 通过对一道中考试题多种解法的探究与变式,获得对教学的启发与思考,挖掘试题的教学价值.一、试题与简析题目:(2013年包头市第25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点E是BC上一个动点,连结DE,交AC于点F.(1)如图1(1),当CEEB=13时,求S△CEFS△CDF的值;(2)如图1(2),当DE平分∠CDB时,求证:AF=2/2 OA;(3)如图1(3),当点E是BC的中点时,过点F作FG⊥BC于点G,求证:CG=1/2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试题 教学价值 变式 相似三角形 基本图形 数形结合 等腰直角三角形 辅助线 联系图 数量关系
原文传递
例谈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的策略
15
作者 高峰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2年第16期6-8,共3页
在数学学习中,有效的自我反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不断的检查和调整,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整的学习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为自己设计成长的历程,真正... 在数学学习中,有效的自我反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不断的检查和调整,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整的学习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为自己设计成长的历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变式 数学学习过程 提公因式法 平方差公式 最值问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 解题能力 解题策略
原文传递
巧设交点坐标 求解函数问题
16
作者 高峰 张熀涛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9期45-46,共2页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常会遇到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问题.处理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1)已知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求这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此时可将两个函数解析式看成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求m方程组的解,即为交点的坐标.我们...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常会遇到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问题.处理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1)已知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求这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此时可将两个函数解析式看成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求m方程组的解,即为交点的坐标.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求交点法”.这种方法比较常见,同学们大都能掌握.(2)两个函数的解析式中含有待定系数,利用方程组直接求交点坐标比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问题 点坐标 函数解析式 求解 函数图像 方程组 待定系数 交点
原文传递
源于课本 触类旁通
17
作者 高峰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14年第8期42-43,共2页
习题呈现和解答 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P是⊙O外一点,直线PO分别交⊙O于点A、B,则PA是点P到⊙O上的点的最短距离,
关键词 触类旁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课本 实验教科书 最短距离 九年级 苏科版 数学
原文传递
等腰三角形一个基本图形的提炼与应用
18
作者 高峰 《数理化学习》 2014年第9期2-3,共2页
一、问题的提出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在“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二课时中设计了如下的一组探索问题:1.如图1,在一张长方形纸条上任意画一条截线AB,所得∠1与∠2相等吗?为什么?
关键词 等腰三角形 应用 提炼 图形 轴对称性 《数学》 长方形
原文传递
一道中考试题的解法探究及启示
19
作者 高峰 《数理化学习》 2015年第9期17-18,共2页
一、试题呈现 题目:(2011年山东菏泽)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B=90°,∠C=45°,AD=1,BC=4,E为AB的中点,EF∥DC交BC于点F,求EF的长.
关键词 试题 解法 中考 ABCD 中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