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制剂中间体制备中的中药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毕肖林 倪斌 +2 位作者 祖强 陈蔚 纪玉婕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3年第4期77-81,共5页
中药制剂是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合理组方,将其加工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就中药制剂中间体而言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从原料到最终制剂的生产过程中间产生的含有药... 中药制剂是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合理组方,将其加工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就中药制剂中间体而言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从原料到最终制剂的生产过程中间产生的含有药效物质并最终在制剂中有所体现的中间产物都可以称之为中药制剂中间体。比如通过提取工艺获得的中药提取物,以及由此基础上经过分离纯化而得的液体或固体状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技术 中间体 中药制剂 进展
下载PDF
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薛峰 黄剑宇 +3 位作者 吴浩 李俊松 狄留庆 乔宏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735,共9页
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是中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中药制造和现代制药装备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政策的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为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的... 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是中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中药制造和现代制药装备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政策的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为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和高要求。围绕中药粉碎、提取、灭菌、保鲜等关键加工技术,综述了其原理、特点以及近年来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以期为中药加工关键技术的集成化、现代化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加工 中药粉碎 中药提取 中药灭菌 中药保鲜
下载PDF
甘草酸对蛇床子素溶解度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肝脏分布的影响研究(英文)
3
作者 恽菲 康安 +3 位作者 单进军 赵晓丽 毕肖林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76-1085,共10页
目的 研究甘草酸对蛇床子素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并探讨甘草酸影响蛇床子素溶解度、改善其药代动力学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单独口服蛇床子素(20 mg·kg~(-1))和配伍甘草酸(45 mg·kg~(-1))给药前后,在特定时间点采... 目的 研究甘草酸对蛇床子素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并探讨甘草酸影响蛇床子素溶解度、改善其药代动力学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单独口服蛇床子素(20 mg·kg~(-1))和配伍甘草酸(45 mg·kg~(-1))给药前后,在特定时间点采集血液和肝脏样本并用LC-MS/MS方法测定蛇床子素浓度配伍前后的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物理表征,研究甘草酸对蛇床子素溶解度的影响,揭示甘草酸的增溶机理。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蛇床子素在体外的吸收转运过程,以及甘草酸及其活性代谢物甘草次酸(GC)对蛇床子素在Caco-2细胞吸收的影响。采用大鼠肠上皮细胞S9和肝细胞S9孵育系统,探讨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体外代谢的影响。结果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甘草酸配伍蛇床子素可显著提高蛇床子素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大鼠肝组织样本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增加蛇床子素在肝组织中的分布。体外溶解度实验研究发现,甘草酸能显著提高蛇床子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推测可能的原因为蛇床子素结晶度的降低以及蛇床子素与甘草酸之间形成氢键所致。Caco-2细胞单层模型结果显示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均不能促进蛇床子素的吸收,体外孵育研究表明,甘草酸与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的体外I相代谢的影响较小。结论 通过甘草酸和蛇床子素二者配伍机制的探讨,配伍后蛇床子素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和肝脏浓度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甘草酸提高了蛇床子素的溶解度。对进一步研究以溶解度作为胃肠道吸收限速步骤的难溶性药物与天然增溶剂甘草酸配伍使用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甘草酸 甘草次酸 溶解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宇婷 王笑红 +2 位作者 李俊松 狄留庆 王若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6-745,共10页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以天然微粒为载体,将细胞、细胞外囊泡或分离纯化后的细胞膜涂覆在药物表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药物递送系统。细胞和细胞外囊泡是内源性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以天然微粒为载体,将细胞、细胞外囊泡或分离纯化后的细胞膜涂覆在药物表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药物递送系统。细胞和细胞外囊泡是内源性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鉴于其宿主特性,它们还具有良好的靶向性。此外,以细胞/细胞外囊泡为载体来递送化学、基因等药物能够改善其水溶性差、毒性大等问题从而改善药效。针对中药以及中药活性成分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该递送系统的发展为其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从细胞和细胞外囊泡着手,主要从其生理学功能和作为药物载体的独特优势两方面综述了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递送系统 细胞膜 细胞外囊泡
下载PDF
儿童中药制剂常用剂型及共性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能进 冯亚茹 +4 位作者 王若宁 赵晓莉 谢辉 张雯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0-789,共10页
目前儿童中药制剂剂型选择、辅料优选、工艺设计、包装装置等成人化倾向比较普遍,导致给药剂量不准、患儿用药顺应性差,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因此,研究开发符合儿童用药特点的制剂,突破儿童制剂关键技术... 目前儿童中药制剂剂型选择、辅料优选、工艺设计、包装装置等成人化倾向比较普遍,导致给药剂量不准、患儿用药顺应性差,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因此,研究开发符合儿童用药特点的制剂,突破儿童制剂关键技术迫在眉睫。分析了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等常用剂型,探讨其在儿童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情况,并针对儿童中药制剂中存在的药物溶解度低、服用口感差、给药剂量不准确等问题,探讨增溶、掩味和定量给药等共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以期为儿童中药制剂的研发奠定基础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儿童用药 剂型 共性技术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的文献与实验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健 狄留庆 +3 位作者 姚映芷 单进军 康安 赵晓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76-2180,共5页
本文主要从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对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探讨,认为中药归经理论应该结合中药的作用机制,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阐明其现代科学内涵,全面揭示中药归经的实质。
关键词 中药归经 文献研究 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 科学内涵
下载PDF
大鼠血浆中红景天苷UP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浩 狄留庆 +6 位作者 单进军 康安 祖强 周伟 邹葭霜 李晨 易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6-1181,共6页
目的建立红景天苷在大鼠血浆内的UPLC-MS/MS检测方法,研究红景天苷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茶碱为内标,运用UPLC-MS/MS法检测大鼠灌胃(20 mg/kg)和尾静脉注射(5 mg/kg)给药后血浆中红景天苷的血药浓度,应用DAS2.1.1药动学软件对... 目的建立红景天苷在大鼠血浆内的UPLC-MS/MS检测方法,研究红景天苷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茶碱为内标,运用UPLC-MS/MS法检测大鼠灌胃(20 mg/kg)和尾静脉注射(5 mg/kg)给药后血浆中红景天苷的血药浓度,应用DAS2.1.1药动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主要药动学参数:口服红景天苷在大鼠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 z)为(49.56±19.26)min;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3.28±0.66)mg/L;平均滞留时间(MRT0-t)为(56.84±6.61)min;曲线下面积(AUC0-∞)为(235.95±65.72)mg/(L·min);清除率(CL)为(0.091±0.027)L/(min·kg);经剂量校正后,口服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3.17%。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红景天苷在大鼠血浆中血药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 MS) 红景天苷 大鼠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赶黄草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杰 蒋志涛 +2 位作者 刘晓燕 狄留庆 柳春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7-760,共4页
赶黄草作为传统苗药,在民间拥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赶黄草具有抗氧化、抗肝炎病毒、保护酒精/非酒精性肝损伤和利胆等作用。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发现赶黄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类黄酮类、木质素类、香豆素类、苯乙酮... 赶黄草作为传统苗药,在民间拥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赶黄草具有抗氧化、抗肝炎病毒、保护酒精/非酒精性肝损伤和利胆等作用。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发现赶黄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类黄酮类、木质素类、香豆素类、苯乙酮类、鞣质类、三萜类等。对赶黄草的活性成分及药理学特性作综述,就其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间的联系进行初步探讨,初步确立赶黄草酮B为其质量标志物,为赶黄草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药理研究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热熔挤出技术制备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吕志阳 杨雨微 +2 位作者 陈璟 狄留庆 郑伟珺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选用聚丙烯酸树酯EPO(Eudragit EPO)、共聚维酮S-630(Plasdone S-630)、羟丙基纤维素(HPC)分别与银杏总内酯以一定比例混合,运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 目的: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选用聚丙烯酸树酯EPO(Eudragit EPO)、共聚维酮S-630(Plasdone S-630)、羟丙基纤维素(HPC)分别与银杏总内酯以一定比例混合,运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其固体分散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FT-IR)、体外溶出度来表征和评价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结果:以Plasdone S-630为载体制备的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药物溶出效果最佳,在0.1 mol/L的盐酸溶出介质中5 min的银杏内酯B累计溶出达到92%,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物(1 h时仅有88%)。DSC及X-RD结果表明3种载体辅料所制得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均以无定形状态存在。结论:热熔挤出技术制备银杏总内酯固体分散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提高其体外溶出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挤出技术 银杏总内酯 固体分散体 溶出度
下载PDF
川芎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贡磊 狄留庆 +3 位作者 陈凌云 李杰 严燕清 李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6-89,共4页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使用色谱柱Thermo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3 nm。通过提取11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分别采用相似... 目的建立川芎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使用色谱柱Thermo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3 nm。通过提取11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分别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所收集的18批样品进行系统比较与归类。结果通过比较18批川芎的色谱图,确定了11个共有峰,大部分样品的相似度在0.9以上,并将不同川芎分为3大类。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可靠,可以为川芎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中膜分离教学方法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文玲 《药学教育》 2018年第5期38-40,44,共4页
制药分离工程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基础专业课,膜分离是制药分离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章节。膜分离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是21世纪急需推广的绿色技术之一,在对传统化工技术的改革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章节分配的课时较少,涉及教... 制药分离工程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基础专业课,膜分离是制药分离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章节。膜分离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是21世纪急需推广的绿色技术之一,在对传统化工技术的改革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章节分配的课时较少,涉及教学内容广泛,教学难度大。采用板书和PPT结合的方式,教学效果不佳。合理组织课程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仿真模拟软件辅助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分离工程 膜分离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双黄连口服液黄芩苷、绿原酸、连翘酯苷A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雪冰 田乐 +1 位作者 周伟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酯苷A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血浆样品用混合溶剂提取(甲醇∶乙酸乙酯∶三氟乙酸=49∶48∶3),Hedera ODS 2(4.6mm×250mm,5μm)分离,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流速为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酯苷A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血浆样品用混合溶剂提取(甲醇∶乙酸乙酯∶三氟乙酸=49∶48∶3),Hedera ODS 2(4.6mm×250mm,5μm)分离,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流速为1.0mL/min,电喷雾离子源(ESI),SIM模式。检测离子:绿原酸,[M-H]-,m/z 353;黄芩苷,[M-H]-,m/z 445;连翘酯苷A,[M-H]-,m/z 623;灯盏乙素,[M-H]-,m/z 461。大鼠单剂量口服给药后,采用LC-MS法测定血浆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酯苷A浓度,Winnonlin 5.2软件对药-时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绿原酸在5~500ng/mL,黄芩苷在10~2 000ng/mL,连翘酯苷A在5~500n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1);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稳定性均在90.9%~103.1%范围内。方法学均已达到FDA生物药品分析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黄芩苷 绿原酸 连翘酯苷A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结构中药学思维的中药研究方法探讨——以外用中药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乔宏志 陈熹 +1 位作者 陈军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0-975,共6页
物质在不同尺度的聚集状态是决定其性质的关键因素。结构中药学是以中药中天然存在的或经加工形成的聚集态为对象,研究其组成结构特征、形成机制、体内命运及其功能关联性的中药学新兴交叉领域。相较于中药传统的分子层次研究,结构中药... 物质在不同尺度的聚集状态是决定其性质的关键因素。结构中药学是以中药中天然存在的或经加工形成的聚集态为对象,研究其组成结构特征、形成机制、体内命运及其功能关联性的中药学新兴交叉领域。相较于中药传统的分子层次研究,结构中药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跨尺度、异质性、多效应的特点,是从介观视角和空间维度对中药药效物质和起效机制的再认识和再研究。中药外用是中医传承千年的用药特色,但其科学内涵缺乏深入的阐释。笔者以外用中药为例分析了目前中药研究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提出基于结构中药学思维的研究路径,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中药学 中药外用 药效物质 团簇 聚集体 相分离 囊泡 炭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生姜细胞外囊泡样纳米粒载吴茱萸碱的处方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梦 刘卓雅 +3 位作者 于嘉敏 王芮 范铭婕 乔宏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7-533,共7页
目的采用生姜细胞外囊泡样纳米粒(EVNs)来源脂质制备载吴茱萸碱(EVO)的脂质体,以改善其成药性。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生姜EVNs,筛选EVNs脂质的提取溶剂。薄膜分散法制备载EVO脂质体(EVO@Lipo),以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和制备... 目的采用生姜细胞外囊泡样纳米粒(EVNs)来源脂质制备载吴茱萸碱(EVO)的脂质体,以改善其成药性。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生姜EVNs,筛选EVNs脂质的提取溶剂。薄膜分散法制备载EVO脂质体(EVO@Lipo),以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粒度电位分析、差示量热扫描(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EVO@Lipo进行表征,并考察EVO@Lipo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筛选出三氯甲烷、甲醇-三氯甲烷、乙醇-二氯甲烷作为脂质的提取溶剂,正交试验优化确定载药脂质体的最优制备条件为采用甲醇-三氯甲烷(2∶1)提取脂质,药脂比为1∶50,超声条件60 W、15 min。制得的EVO@Lipo包封率为88.21%,平均粒径194.9 nm,PDI为0.22,Zeta电位为-35.3 mV,并证明EVO@Lipo并非药物和脂质的物理混合物。体外释放实验显示,EVO@Lipo能延缓药物的释放。结论EVNs来源脂质可装载疏水性药物EVO,提高其溶解性,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样纳米粒 生姜 吴茱萸碱 脂质体 体外释放
下载PDF
朱砂药材及饮片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丹 刘圣金 +4 位作者 燕珂 马宏跃 李全 王恒斌 狄留庆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67-2773,共7页
目的:建立朱砂药材及饮片XRD Fourier指纹图谱,并比较朱砂水飞前后XRD Fourier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技术测定其XRD Fourier指纹图谱,同时进行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以11个... 目的:建立朱砂药材及饮片XRD Fourier指纹图谱,并比较朱砂水飞前后XRD Fourier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技术测定其XRD Fourier指纹图谱,同时进行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以11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13批朱砂药材和17批朱砂饮片的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朱砂药材及饮片的XRD Fourie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41~0.997、0.993~1.000。药材与饮片的XRD Fourier特征图谱峰无明显差异。结论: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法可用于朱砂药材及饮片的鉴定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药 朱砂 水飞 X射线衍射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Qbd理念和设计空间法的白芍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若楠 兰青 +4 位作者 张兴德 郁红礼 谢辉 狄留庆 陈希宇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6期27-31,共5页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结合设计空间法对白芍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并验证设计空间。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以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的提取率及出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筛选因素的水平范...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结合设计空间法对白芍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并验证设计空间。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以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的提取率及出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筛选因素的水平范围,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关键工艺参数,采用Box-Behnken设计,计算综合评分,构建数学模型,优化关键工艺参数,使用Matlab软件中的蒙特卡洛模拟设计并验证白芍的提取空间。结果:关键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设计空间最佳范围为提取1~2次,温度在90~100℃,提取时间60~120 min。结论:基于Qbd理念构建的设计空间,使白芍的提取工艺高效稳固,可提供动态的提取参数范围,扩大容错范围,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BD 白芍 芍药苷 Box-Behnken 蒙特卡洛模拟 设计空间
下载PDF
六灵解毒丸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大鼠急性咽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高雨嫣 卢金福 +7 位作者 吕高虹 王恒斌 罗年翠 杨方钰 许惠琴 喻斌 狄留庆 杜萍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36-1742,共7页
目的探讨六灵解毒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大鼠急性咽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咽喉部注入1×10^(9)CFU·m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液的方法复制急性咽炎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蓝芩口服液组(5 mL·k... 目的探讨六灵解毒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大鼠急性咽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咽喉部注入1×10^(9)CFU·m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液的方法复制急性咽炎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蓝芩口服液组(5 mL·kg^(-1))及六灵解毒丸低、中、高剂量组(4.375、8.750、17.500 mg·kg^(-1)),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造模及给药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并对咽喉局部炎症情况进行评分;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咽部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咽部组织中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咽喉红肿程度显著增加,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1),造模后第5~7天的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P<0.01),咽部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咽部组织中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蓝芩口服液组及六灵解毒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咽喉红肿明显减轻,炎症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蓝芩口服液组及六灵解毒丸中、高剂量组大鼠造模后第7天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1),咽部组织病理学评分及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六灵解毒丸可显著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症状及咽部组织炎症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1β、IL-6、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灵解毒丸 急性咽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下载PDF
桔梗皂苷D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8
作者 邹葭霜 单进军 +3 位作者 谢彤 徐建亚 狄留庆 汪受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3-827,共5页
桔梗皂苷D是常用传统中药桔梗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与日俱增,笔者通过查阅PubMed、CNKI等数据库,搜索整理了近20年来桔梗皂苷D相关的国外文献近70篇,国内文献200余篇,从化学分析、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对桔梗皂苷... 桔梗皂苷D是常用传统中药桔梗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与日俱增,笔者通过查阅PubMed、CNKI等数据库,搜索整理了近20年来桔梗皂苷D相关的国外文献近70篇,国内文献200余篇,从化学分析、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对桔梗皂苷D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简要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桔梗皂苷D和桔梗药材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皂苷D 研究进展 化学分析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基准关联度与信息熵权法优选桂枝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
19
作者 陈雅茜 李卓远 +6 位作者 陶琳 陈娜娜 柯益鑫 沈雯 谢薇 张雯 李俊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2-588,共7页
目的结合基准关联度与信息熵权法,采用正交试验对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与桂枝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包合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β-CD与桂枝芳香水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包... 目的结合基准关联度与信息熵权法,采用正交试验对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与桂枝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包合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β-CD与桂枝芳香水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包合物中桂皮醛的包合率、载药量及基准关联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和优化正交试验包合工艺。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芳香水的投料比3∶100(g·mL^(-1)),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1 h。经验证,桂皮醛包合率为80.48%,载药量为8.63%,基准关联度为0.91。薄层、紫外、红外等表征实验表明芳香水中挥发性成分成功进入β-CD空腔,包合物制备成功。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桂枝配方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配方颗粒 芳香水 Β-环糊精 信息熵权法 基准关联度 正交试验 包合工艺
下载PDF
采用体外肠道菌群实验研究防风对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玲 赵晓莉 +1 位作者 狄留庆 李俊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研究防风对黄芪中主要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大鼠肠道菌群中代谢的影响,从代谢的角度探讨黄芪-防风药对配伍应用的科学内涵。方法通过肠道菌群实验比较不同时间点黄芪组和黄芪-防风组以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单体组和毛蕊异... 目的研究防风对黄芪中主要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大鼠肠道菌群中代谢的影响,从代谢的角度探讨黄芪-防风药对配伍应用的科学内涵。方法通过肠道菌群实验比较不同时间点黄芪组和黄芪-防风组以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单体组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防风组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的浓度。结果与黄芪组相比,不同时间点黄芪-防风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浓度均增高,毛蕊异黄酮的浓度均降低。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组相比,不同时间点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防风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浓度均增高,毛蕊异黄酮的浓度均降低。结论防风能抑制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转化为毛蕊异黄酮的水解反应,减缓其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黄芪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毛蕊异黄酮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