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8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在吸入麻醉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崔梦侨 杨俊霞 王松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2期148-153,共6页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生物学中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因其具有高度保守的基因、生命周期短、繁殖快、易于培养及对吸入麻醉药较敏感等特点,逐渐成为在吸入麻醉药作用机制研究中得到应用的优良...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生物学中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因其具有高度保守的基因、生命周期短、繁殖快、易于培养及对吸入麻醉药较敏感等特点,逐渐成为在吸入麻醉药作用机制研究中得到应用的优良动物。文章构建了一套以秀丽隐杆线虫为实验对象的用于探究吸入麻醉药作用机制的实验内容和方案,可用于本科生及研究生基础性、综合性实验教学。笔者从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基本操作方法入手,以行为学观察和生理学测试为主,也可扩展为包括吸入麻醉药物分子机制在内的其他深入性探究型的创新实验。此外,授课教师还可以此方案为基础,对实验内容酌情增减或联合使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吸入麻醉药实验需求,丰富吸入麻醉药的实验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麻醉 吸入麻醉药 实验教学 实验设计 实验模块
下载PDF
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艳飞 王宇浪 +2 位作者 王龙江 庞轩 贾梦醒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1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各65例。对照组、小...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1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各65例。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及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分别静脉推注0.10 mL/kg生理盐水、0.15 mg/kg艾司氯胺酮及0.30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0.30 mg/kg环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根据情况追加环泊酚麻醉。记录各组环泊酚消耗量,包括诱导消耗量及内镜检查期间追加消耗量,计算环泊酚总消耗量(诱导消耗量+追加消耗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T_(0))、麻醉诱导后即刻(T_(1))、胃镜插入即刻(T_(2))、结肠镜检查前即刻(T_(3))、结肠镜检查后(T_(4))、患者苏醒期首次睁眼时(T_(5))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各组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不良事件(低氧血症、低血压、咳嗽、体动)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及流泪、激动、噩梦、幻觉、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诱导消耗量及总消耗量均降低,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追加消耗量降低;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比较,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诱导消耗量及总消耗量均降低(P均<0.05)。与同组T_(0)时点比较,对照组在T_(1)~T_(5)时点SBP及DBP均降低、SpO_(2)均升高,在T_(2)~T_(5)时点HR均降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在T_(1)~T_(5)时点SBP均降低、SpO_(2)均升高,在T_(2)~T_(4)时点DBP均降低,在T_(3)~T_(5)时点HR均降低;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在T_(2)~T_(5)时点SBP均降低、SpO_(2)均升高,在T_(2)~T_(4)时点DBP均降低,在T_(3)~T_(5)时点HR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T_(1)~T_(2)时点SBP、DBP均升高,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T_(1)~T_(2)时点SBP升高,T_(1)~T_(3)时点DBP、HR均升高(P均<0.05)。各组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咳嗽、体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当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中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艾司氯胺酮 胃镜检查 肠镜检查 麻醉效果 老年人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烟碱对小鼠异氟烷、七氟烷亚麻醉下遗忘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葛源 戴体俊 +3 位作者 曾因明 闫肃 苏珍 王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烟碱受体(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nArchR)与吸入麻醉药异氟烷、七氟烷遗忘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异氟烷、七氟烷遗忘模型,在跳台、避暗实验中观察不同剂量烟碱(nicotine,N)侧脑室注射(i... 目的探讨神经元烟碱受体(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nArchR)与吸入麻醉药异氟烷、七氟烷遗忘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异氟烷、七氟烷遗忘模型,在跳台、避暗实验中观察不同剂量烟碱(nicotine,N)侧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对跳台潜伏期(stepdownlatency,SDL)、步入潜伏期(step through latency,STL)、错误次数(error times)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烟碱可延长异氟烷、七氟烷所致记忆障碍小鼠的SDL、STL,减少错误次数。结论神经元烟碱受体是异氟烷、七氟烷遗忘作用的重要靶位,侧脑室注射烟碱具部分改善小鼠异氟烷、七氟烷遗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烟碱受体 异氟烷 七氟烷 烟碱 遗忘 跳台法 避暗法
下载PDF
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实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志强 章云海 +10 位作者 卢文 李玉 李静 曾因明 刘克芳 陆爱蓉 耿祝生 雷玲 沈国容 李小明 赵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36-38,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完成。在4只雄性家兔经“风门”穴的肌膜注射神经追踪剂荧光素核黄,成活18~24h,分别取C2... 目的:观察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完成。在4只雄性家兔经“风门”穴的肌膜注射神经追踪剂荧光素核黄,成活18~24h,分别取C2~L5背根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胃、小肠、心肌、肺、骶部骶棘肌、肝、膀胱、脾、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腹腔淋巴节、牵涉区部位的皮、骶部的皮及耳,冰冻连续切片,分别做成两套,一套蒸馏水贴片,直接在OlympusZX-004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另一套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其是否与皮内感受器通路相关。结果:4只家兔均成功地进行了风门穴肌膜注射荧光素核黄,共获得胶片288张。①在C3~L3脊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以T3~T12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在胃黏膜下标记到副交感神经元;在小肠黏膜及黏膜下标记到大量的节细胞;在大脑的侧脑室壁标记到大量带状排列的小细胞;下丘脑的四脑室底部标记到部分多角细胞。②在脊髓前、后角、小脑、骶棘肌、背阔肌、膈肌的肌膜、心肌的内、外膜,胃、膀胱壁、肺支气管壁、肝管壁、胆囊壁的外膜和黏膜、肩关节滑膜、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壁的内、外膜、以及牵涉区和骶部及耳皮内毛细血管袢发现有荧光密集区。结论: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由大脑和下丘脑高位中枢的部分神经细胞、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副交感神经元等四大神经网络组成,较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更为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门 肌膜 神经节 神经节 交感 神经元 下丘脑
下载PDF
鞘内注射NMDA拮抗吸入麻醉药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杭黎华 戴体俊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NMD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注射吸入麻醉药镇痛模型,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分别观察鞘内注射(it)不同剂量的NMDA对其痛阈的影响。结果NMDA2.5、5、10 ng it对清醒小鼠热板法痛... 目的探讨脊髓NMD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注射吸入麻醉药镇痛模型,用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分别观察鞘内注射(it)不同剂量的NMDA对其痛阈的影响。结果NMDA2.5、5、10 ng it对清醒小鼠热板法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 late test,HPPT)和扭体次数无明显影响(P>0.05);NMDA2.5、5、10 ng it可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镇痛小鼠的HPPT(P<0.05)和增加扭体反应的次数(P<0.05)。结论脊髓的NMDA受体是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镇痛作用的重要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吸入麻醉药 脊髓 镇痛 机制
下载PDF
挥发性麻醉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恒 杨承祥 +4 位作者 孙凯 孟宪慧 董晓莉 曾因明 王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研究挥发性麻醉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17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分为6大组:假手术组(含1亚组):自然灌流85 min;对照组(含4亚组):平衡15 min为1亚组,... 目的:研究挥发性麻醉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17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分为6大组:假手术组(含1亚组):自然灌流85 min;对照组(含4亚组):平衡15 min为1亚组,平衡后续灌15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缺血25 min后复灌30 min为1亚组;氟烷组(含3亚组):平衡15 min后,灌注含1.5 MAC氟烷灌注液15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含药液后缺血10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缺血25 min复灌含1.5 MAC氟烷的灌注液30 min为1亚组;1.5 MAC的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大组,各大组包括3亚组,处理同氟烷组。记录各组心脏在平衡15 min、给药后(或续灌15 min)、复灌30min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心率(HR)、冠脉流量(CF)。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1)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组在给药后CF高于对照组(P<0.05);各用药组在给药后LVDP、±dp/dtmax低于对照组(P<0.01)、而LVEDP高于对照组(P<0.05);复灌30 min各用药组LVDP、±dp/dtmax高于对照组(P<0.01)。氟烷、异氟烷组在给药后和复灌30 min的HR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各用药组在缺血前、缺血期和复灌30 min的心肌ATP含量高于及复灌30 min SOD活性高于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组在缺血前Ca2+-ATP酶活性低于对照组、各用药组在缺血期和复灌30 min此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在复灌30min,氟烷组的Na+-K+-ATP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和其它3用药组(P<0.05或P<0.01)。结论:挥发性麻醉药可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缺血再灌注后,能明显促进心肌功能与代谢的恢复,而且能提高CF、心肌Ca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烷 恩氟烷 异氟烷 七氟烷 心脏功能试验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麻醉与手术创伤对不同月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红梅 耿德勤 +2 位作者 谭迎春 王志萍 曾因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6期617-618,共2页
目的 观察麻醉与手术创伤对不同月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探讨麻醉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将不同月龄的大鼠分别分为正常组、麻醉组和麻醉 +手术组 ,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Y型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及旷场分析实验。结果 麻醉... 目的 观察麻醉与手术创伤对不同月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探讨麻醉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将不同月龄的大鼠分别分为正常组、麻醉组和麻醉 +手术组 ,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Y型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及旷场分析实验。结果 麻醉或麻醉手术后 1天 ,高龄鼠与正常自身对照Y型迷宫和旷场分析实验均有显著差异 (Y型迷宫 P <0 .0 1,旷场分析实验P <0 .0 1)。麻醉或术后 1天低龄鼠与正常自身对照旷场分析实验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麻醉与手术创伤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是暂时性的 ,可逆性变化 ,随着时间推迟 ,以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手术 应激 认知功能障碍 大鼠
下载PDF
家兔胃外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部经络的相关实验 被引量:8
8
作者 耿祝生 章云海 +8 位作者 雷玲 李玉 李静 徐志强 曾因明 刘克芳 陆爱蓉 李小明 赵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125-127,i0004,共4页
目的:观察内脏的感觉感受器通路网络,探讨家兔胃外膜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部经络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完成。将4只家兔分别经胃体、胃底、贲门、幽门处的胃外膜注射神经追踪剂荧光素... 目的:观察内脏的感觉感受器通路网络,探讨家兔胃外膜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部经络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完成。将4只家兔分别经胃体、胃底、贲门、幽门处的胃外膜注射神经追踪剂荧光素核黄逆行神经追踪,成活18~24h和30~36h后,分别取C2~L5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结、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胃、小肠、心肌、肺、骶部骶脊肌、肝、膀胱、脾、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腹腔淋巴结、牵涉区部位的皮、骶部的皮及耳,冰冻连续切片,分别做成两套,一套蒸馏水贴片,直接在OlympusZX-004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另一套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是否与皮内感受器通路相关。结果:4只家兔均成功取材,共获得胶片288张。①追踪18~24h在C3~L3脊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以T3~T12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在胃黏膜下标记到副交感神经元;在小肠黏膜及黏膜下标记到大量的节细胞;在脊髓前、后角、骶脊肌的肌膜、胃、膀胱壁的外膜和黏膜、心肌的内、外膜,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壁的内、外膜以及皮内毛细血管袢发现有荧光密集区。大脑、小脑、丘脑、脑干没有见到明显的荧光密集区。②追踪30~36hC3~T2脊神经节标记细胞大部分消失,T3~T10仍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的标记细胞与追踪18~24h相似,荧光密集区的部位同追踪18~24h。结论:家兔胃外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主要在脊髓及脊髓前,与高位中枢关系不大。胃外膜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与胃牵涉区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在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相互重叠,其末梢感受器上、下行通路网络在脊髓前、后角、骶脊肌的肌膜、胃、膀胱壁的外膜和黏膜、心肌的内、外膜,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壁的内、外膜以及皮内毛细血管袢等部位的相互重叠,为皮部经络学说提供了又一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感受器 感觉 神经节 交感 神经网络 经络
下载PDF
氯胺酮麻醉期间大鼠脑内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飒飒 段世明 王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氯胺酮 大脑皮层 海马 谷氨酸 天冬氨酸 甘氨酸 GABA 大鼠 麻醉期 氨基酸递质
下载PDF
老龄大鼠麻醉术后认知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耿德勤 王红梅 +1 位作者 王志萍 曾因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大鼠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长托宁、东莨菪碱、阿托品对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孔莉 胡志超 许鹏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观察长托宁、东莨菪碱、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对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320例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品组、东莨菪碱组、长托宁组,均在手术前0.5h肌肉注射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给予同容... 目的观察长托宁、东莨菪碱、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对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320例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品组、东莨菪碱组、长托宁组,均在手术前0.5h肌肉注射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给予同容积生理盐水,并分别在术前1d、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7天给予MMSE评分。结果组内比较,术后第1、2、7天与术前相比,各组的MMSE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术前、术后第1、2、7天,各组间MMSE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术后第1、2、7天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托宁、东莨菪碱、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均不增加全身麻醉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东莨菪碱 阿托品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MMSE
下载PDF
硫喷妥钠麻醉前后鼠脑NOS活性、NO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林 戴体俊 +2 位作者 刘红亮 孟晶 段世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 动态观察硫喷妥钠对大鼠不同脑区NOS活性、NO的影响 ,探讨硫喷妥钠的全麻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40只 ,按麻醉不同时期随机分为 5组。分别在腹腔注射 (ip) 10ml·kg-1生理盐水 5min后 (对照组 ) ,ip硫喷妥钠 30mg·kg-... 目的 动态观察硫喷妥钠对大鼠不同脑区NOS活性、NO的影响 ,探讨硫喷妥钠的全麻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40只 ,按麻醉不同时期随机分为 5组。分别在腹腔注射 (ip) 10ml·kg-1生理盐水 5min后 (对照组 ) ,ip硫喷妥钠 30mg·kg-12min后、翻正反射消失前 (诱导期组 ) ,翻正反射消失后 5min(麻醉期组 ) ,翻正反射刚恢复、尚未完全清醒时 (恢复期组 ) ,动物完全清醒后 (清醒期组 ) ,断头取脑。用还原酶法测定大脑皮层、脑干的NOS活性和NO。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硫喷妥钠 30mg·kg-1使皮层、脑干的NOS活性在诱导期即降低 (P <0 0 5 ,P <0 0 1) ;麻醉期进一步降低 ;恢复期开始恢复 ,但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清醒期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皮层、脑干的NO在诱导期即降低(P <0 0 5 ,P <0 0 1) ;麻醉期进一步降低 ;恢复期开始恢复 ,但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清醒期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 硫喷妥钠 30mg·kg-1能明显影响大鼠脑NOS活性和NO ,表明NO可能在硫喷妥钠的全麻分子学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喷妥钠 麻醉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AMPA对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杭黎华 邵东华 +3 位作者 杨映红 施蕾蕾 戴体俊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71-1575,共5页
目的探讨AMPA(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对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眠和热板法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intracer... 目的探讨AMPA(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对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眠和热板法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或鞘内(intrathecal,it)注射不同剂量的AMPA对小鼠睡眠时间(sleep time,ST)和热板法痛阈值(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的影响。结果催眠实验中,AMPA50、75、100ng组的ST与aCS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实验中,aCSF及AMPA0.25、0.5、1.0ng it对正常对照组小鼠的HPPT均无影响(P>0.05)。AMPA0.25、0.5、1.0ng it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吸入麻醉药镇痛小鼠的HPPT(P<0.05或P<0.01)。结论脑内的AMP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催眠作用的关系不大,脊髓的AMPA受体参与了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A受体 吸入麻醉药 催眠 镇痛 机制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蝇蕈醇和荷包牡丹碱对大鼠异氟烷最低麻醉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靳艳卿 段世明 +1 位作者 王钧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大鼠侧脑室置管后 2 d,观察 icv GABAA 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和 (或 )其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麻醉箱内异氟烷最低有效浓度 (反映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的影响 .结果表明 icv5mmol· L-1蝇蕈醇 2 μL明显降低箱内异氟烷最... 大鼠侧脑室置管后 2 d,观察 icv GABAA 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和 (或 )其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麻醉箱内异氟烷最低有效浓度 (反映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的影响 .结果表明 icv5mmol· L-1蝇蕈醇 2 μL明显降低箱内异氟烷最低麻醉浓度 ,延长大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 ;icv0 .5mmol·L-1荷包牡丹碱 2μL对异氟烷的最低麻醉浓度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皆无影响 ,但可部分拮抗蝇蕈醇降低异氟烷最低麻醉浓度和延长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的作用 .以上实验结果提示 ,蝇蕈醇和异氟烷间有协同作用 ,但脑内的 GABAA 受体可能不是异氟烷全麻作用的主要靶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异氟烷 蝇蕈醇 荷包牡丹碱 受体 GABAA
下载PDF
季德胜蛇药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脊髓c-Fos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叶雷 陆丽娟 +2 位作者 林泓怡 韩影 葛卫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5-310,313,共7页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在福尔马林实验中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福尔马林组(F组)、季德胜蛇药组+福尔马林(S组)、扶他林组+福尔马林(V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在福尔马林实验中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福尔马林组(F组)、季德胜蛇药组+福尔马林(S组)、扶他林组+福尔马林(V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福尔马林(L组)(n=8)。记录各组注射后1小时的伤害性反应时间,每天观察各组注射足的水肿情况并测定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至第10天测量体重并做后足病理切片。实验二: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1组)、福尔马林组(F1组)和季德胜蛇药组+福尔马林(S1组)(n=6)。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结果:S组的第一、二相反应时间小于V组、L组(P<0.05)。S组机械缩足阈值降低程度较F组和L组低(P<0.01)。S组的水肿增长率小于F组(P<0.05)。S组的体重增长与N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方面,S组的炎症反应最轻。S1组c-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少于F1组(P<0.01)。结论:季德胜蛇药在大鼠福尔马林实验中具有降低大鼠伤害性反应,抗炎,抑制痛觉过敏的作用。季德胜蛇药抗大鼠伤害性反应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水平c-Fo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尔马林实验 季德胜蛇药 扶他林乳胶剂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c-Fos
下载PDF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贺俭 王汉兵 +1 位作者 何万友 杨承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30-2532,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n=20):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组)。麻醉诱导: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S组效应室靶控...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n=20):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组)。麻醉诱导: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S组效应室靶控输注舒芬太尼,靶浓度为0.8 ng/mL。记录各观察时点患者的HR、MAP。记录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带管呛咳、术后躁动、呕心呕吐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发生率),并评估拔管后即刻、2、4、8、24及48 h静态和动态(翻身拍背和深呼吸)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T1时F组患者HR和MAP低于S组(P<0.05),T2、T3、T4时F组患者HR及MAP高于S组(P<0.05)。与F组比较,S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P<0.05),术后呛咳、躁动、呕心呕吐、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48 h内各观察时点静态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态VAS评分S组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S组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少于F组(P<0.05)。结论与传统间断注射芬太尼比较,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麻醉恢复质量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术后镇痛效果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心肺转流术 靶控输注 麻醉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加巴喷丁对4种静脉麻醉药催眠作用和肌阵挛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廖艺聪 王雷 +6 位作者 李艳 严涛 宋苏沛 刘强 刘远航 马涛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4-295,共2页
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P)、氯胺酮(ketamine,K)、依托咪酯(etomidate,E)和羟丁酸钠(sodium oxybate,S)均有诱发肌阵挛的可能,临床常规应用麻醉辅助药以增强全麻作用,减轻不良反应。加巴喷丁(gabapentin,G)是新型抗... 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P)、氯胺酮(ketamine,K)、依托咪酯(etomidate,E)和羟丁酸钠(sodium oxybate,S)均有诱发肌阵挛的可能,临床常规应用麻醉辅助药以增强全麻作用,减轻不良反应。加巴喷丁(gabapentin,G)是新型抗癫痫药,并能在术前镇静、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 氯胺酮 依托咪酯 羟丁酸钠 催眠实验 肌阵挛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对单双肺通气期间能量代谢和呼吸氧价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生 刘功俭 +2 位作者 王光磊 曹苏 曾因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5729-5732,共4页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和全静脉麻醉对单、双肺通气能量代谢、呼吸氧价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选择2004-07/2005-01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且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和全静脉麻醉对单、双肺通气能量代谢、呼吸氧价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选择2004-07/2005-01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且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n=20)和全静脉麻醉组(n=20),经患者同意并签字后进入试验。分别在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时进行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能量代谢和呼吸商测定,同时测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结果:4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在单、双肺通气时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能量代谢均高于全静脉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单肺通气时段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能量代谢低于双肺通气时段,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单、双肺通气时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均低于全静脉麻醉组(P<0.05);单、双肺通气相比,两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全静脉麻醉相比,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静脉麻醉能够增加胸科手术的氧耗量、能量代谢,减轻应激反应。单、双肺通气期间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麻醉 静脉内 肺换气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术前麻醉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明月 王志荣 +4 位作者 徐晤 程伟 殷琴 王向东 陆远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496-499,共4页
目的 评价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行心脏电复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22例、依托咪酯组(E组)18例、依托咪酯+丙泊酚组(P+E组)20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和(或)依托咪... 目的 评价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行心脏电复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22例、依托咪酯组(E组)18例、依托咪酯+丙泊酚组(P+E组)20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和(或)依托咪酯进行麻醉,术后5 min、30 min和2h分别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反应程度、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Ramsay评分及电复律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P+E组电复律时1度、2度和3度体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15%、0,较P组及E组明显减少(P<0.05).E组术后恶心、呕吐、肌颤、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8.9%、44.4%、72.2%、11.1%,较P组明显增加(P>0.05),P+E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颤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10%,较P组减少(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心脏电复律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依托咪酯 心脏电复律术 麻醉
下载PDF
跳台实验训练后小鼠自然遗忘时间的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袁力勇 戴体俊 +1 位作者 苏珍 葛源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对小鼠经跳台实验训练后自然遗忘的时间进行测定。方法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层区组设计,按测验时间分为T1、T2、T3、T4、T5、T6和T7组,每组10只。分别于训练后24、48、72、96、120、148和172 h对小鼠进行测验,比较各组间小鼠的潜伏期... 目的对小鼠经跳台实验训练后自然遗忘的时间进行测定。方法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层区组设计,按测验时间分为T1、T2、T3、T4、T5、T6和T7组,每组10只。分别于训练后24、48、72、96、120、148和172 h对小鼠进行测验,比较各组间小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各组小鼠训练时跳上时间和基础错误次数相似(P>0.05),表明各组小鼠基础智力水平相同。训练后T1、T2和T3组之间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相似(P>0.05);T1、T2和T3组与T4组相比,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P<0.05),表明小鼠在训练后第96 h记忆成绩下降;T5、T6和T7组与T4组相比,潜伏期略有缩短、错误次数增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T5、T6和T7组之间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相似(P>0.05)。结论小鼠于跳台实验训练后第4天开始出现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台实验 小鼠 遗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