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絮凝菌的筛选、培养条件优化及对屠宰场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永庆 张龙 +2 位作者 李南华 柴化建 赵海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1-215,共5页
采用分离纯化技术从淤泥样品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M-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鉴定M-3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对M-3菌株进行产絮培养条件优化,并测定了最佳培养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絮凝物质... 采用分离纯化技术从淤泥样品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M-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鉴定M-3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对M-3菌株进行产絮培养条件优化,并测定了最佳培养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絮凝物质对屠宰场废水的絮凝效率。结果表明:该菌最佳培养条件为p H=7.0,培养温度30℃,装液量200 m L/500 m L;活性絮凝物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88.4%;在屠宰场废水p H值超过8时有较好的絮凝效果,p H值为12时效果最佳,絮凝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8.0%、34.6%,絮凝剂最佳投加比例为1~2 m L/100 m L,助絮剂1%Ca Cl2最佳投加比例为3~4 m L/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絮凝剂产生菌 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条件 屠宰场废水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生产菌T1的鉴定及其对生活污水絮凝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苏 陈晓平 +4 位作者 李南华 盛洪产 孙春华 马菲菲 胡子全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8-583,共6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絮凝剂产生菌,得到一株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菌T1.根据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菌的絮凝活性物质分布在发酵液上清液中.通过正...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絮凝剂产生菌,得到一株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菌T1.根据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菌的絮凝活性物质分布在发酵液上清液中.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生活污水絮凝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5%,污水p H值7.0,助凝剂Ca Cl2投加量为2%,在此条件下,T1发酵上清液对生活污水的絮凝率为8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芽孢杆菌 生活污水 絮凝特性 正交实验
下载PDF
一株高效废水除臭粪产碱菌的筛选及除臭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贺琨 马菲菲 +2 位作者 李南华 胡子全 赵海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3-227,共5页
为了研究新型微生物除臭剂,以氨和硫化氢去除率为指标,采用驯化富集、稀释涂平板和分区划线的方法,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4株除臭菌。通过初筛和复筛试验获得1株除臭率最高的菌株,命名为X3。该菌株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82%。... 为了研究新型微生物除臭剂,以氨和硫化氢去除率为指标,采用驯化富集、稀释涂平板和分区划线的方法,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4株除臭菌。通过初筛和复筛试验获得1株除臭率最高的菌株,命名为X3。该菌株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82%。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分析,X3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对其除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生长曲线进入对数期,除臭率也呈现对数增长,在稳定期时,除臭率达到最高;上清液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37%和30%,而下沉细胞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高达83%和79%,因此,该菌的主要除臭成分为活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粪产碱菌 除臭 除臭特性
下载PDF
生活污水絮凝微生物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菲菲 贺琨 +1 位作者 胡子全 赵海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1-215,共5页
为获得絮凝微生物和提高其絮凝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以江苏碧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生活污水旁50 cm内10 cm深处土壤为絮凝微生物的菌源,采用选择培养基和平板划线方法分离纯化出31株菌株,分离纯化的31株菌株经30℃、160 r/min振荡培养72 h... 为获得絮凝微生物和提高其絮凝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以江苏碧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生活污水旁50 cm内10 cm深处土壤为絮凝微生物的菌源,采用选择培养基和平板划线方法分离纯化出31株菌株,分离纯化的31株菌株经30℃、160 r/min振荡培养72 h后,用发酵液处理质量分数为0.4%的高岭土悬浊液前后的OD550值的变化来表征絮凝率的大小。筛选出4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菌株(T1、T2、T3、T4),将这4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菌株自由组合、随机复配,筛选出絮凝率最大的复合菌群为T1+T2+T4。以T1+T2+T4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培养条件(温度、接种量、培养时间、p H值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絮凝率为指标,确定复合微生物絮凝菌群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条件的改变可以影响复合微生物絮凝菌群的絮凝效果,各培养条件对复合微生物絮凝菌群絮凝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复合絮凝菌群T1+T2+T4絮凝率最高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p H=7,培养时间60 h;T1、T2、T4的种子液体积比为0.6∶0.9∶0.3,装液量为90 m L/250 m L,接种量为4.5m L/90 m L。研究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高达81.01%,可以克服单一菌种絮凝效率不稳定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 筛选 培养条件
下载PDF
垃圾微生物除臭剂的筛选、复配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曾苏 李南华 +1 位作者 贺琨 胡子全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2-77,共6页
为了获取作为除臭微生物制剂的候选菌株,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有对硫化氢和氨气高效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CC3、CC7、CC13和CC1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 为了获取作为除臭微生物制剂的候选菌株,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有对硫化氢和氨气高效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CC3、CC7、CC13和CC1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并确定复配菌剂的除臭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菌株CC7、CC13和CC16组成的复配组合除臭效率最优,其最佳复配比例为11.50.5,接种量为5%,培养温度为30℃,初始培养基pH值为6.5,培养时间为60 h时,对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为最大值,可达到83.56%和7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臭剂 筛选 复配 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赵然 李南华 +3 位作者 胡子全 曹旸 朱磊 赵海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0-42,46,共4页
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以及单一菌群制剂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多种菌群协同作用而使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效果为最好,氨氮降解率可达81%;乳酸菌群、反硝化菌群、放线... 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以及单一菌群制剂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多种菌群协同作用而使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效果为最好,氨氮降解率可达81%;乳酸菌群、反硝化菌群、放线菌群对氨氮降解率分别为35.7%、6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制剂 垃圾渗滤液 氨氮 乳酸菌 反硝化菌 放线菌
下载PDF
微生物除臭剂的筛选、复配及其除臭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4
7
作者 曾苏 李南华 +2 位作者 盛洪产 贺琨 胡子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9-265,共7页
为了获取作为除臭微生物制剂的候选菌株,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有对NH3和H2S高效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CC3、CC7、CC13和CC1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芽孢... 为了获取作为除臭微生物制剂的候选菌株,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有对NH3和H2S高效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CC3、CC7、CC13和CC1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菌株CC7、CC13和CC16组成的复配组合除臭效率最优,其复配比例为1∶1.5∶0.5,对NH3和H2S的去除率分别为83.56%和70.25%.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微生物除臭剂最佳除臭条件:除臭时间为60 h,菌剂使用量为5%,除臭温度为30℃,初始培养基p H值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臭剂 筛选 鉴定 复配 除臭条件优化
原文传递
复合微生物制剂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朱磊 李南华 +3 位作者 胡子全 曹旸 陈赵然 赵海泉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32,共5页
以南京溧水县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选取NH3-N、TP和COD为评价指标,通过渗滤液pH、曝气时间、反应时间和投加量的改变,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最适投加量为V菌/V炎... 以南京溧水县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选取NH3-N、TP和COD为评价指标,通过渗滤液pH、曝气时间、反应时间和投加量的改变,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最适投加量为V菌/V炎为1/5000—1/2000,最适反应时间为48—60h,曝气时间为36~48h,pH为7.5—8.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投加量V菌/V水为1/2000,反应时间为48h,曝气时间为36h,pH为8。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有机物、氨氮和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复合微生物菌剂 COD TP NH3-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