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7年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时空变化特征
1
作者 苏胜 毛伟 +6 位作者 李文西 陈明 陈欣 刘翔麟 王翔 张弘毅 杜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21,共8页
基于扬州市1984-2020年表层土壤数据,运用地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7年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上升1.15 mg/kg,增幅达188.5%;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锌... 基于扬州市1984-2020年表层土壤数据,运用地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7年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上升1.15 mg/kg,增幅达188.5%;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锌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及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成土母质中,长江冲积物发育土壤有效锌含量较高;不同土壤质地中,砂壤土中有效锌含量较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旱地土壤中有效锌含量最高。土壤pH及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土壤有效锌 时空变异 影响因素 扬州市
下载PDF
近40年江苏农田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毛伟 郁洁 +7 位作者 李文西 左文刚 仇美华 张丽 范新会 陈明 王绪奎 柏彦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2,共9页
【目的】从县域尺度探究江苏农田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农田土壤酸化的预测、阻控以及土壤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198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2006-2012年)以及江苏省土壤农化性状普查(... 【目的】从县域尺度探究江苏农田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农田土壤酸化的预测、阻控以及土壤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198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2006-2012年)以及江苏省土壤农化性状普查(2018年)数据,分析不同时期江苏农田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农田土壤pH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2018年江苏全省农田土壤pH范围为5.61~8.31,平均7.02,其中,东部沿海和北部各市农田土壤pH较高,以中性和碱性为主;南部各市农田土壤pH较低,以酸性为主。近40年,江苏农田土壤pH平均下降0.57个单位,其中1980-2006、2006-2012和2012-2018年,年均降幅分别为0.016、0.008、0.007个pH单位。1980-2006年,江苏农田土壤pH快速下降,Ⅰ级(pH>7.5)样本点占比由60.6%降至38.0%,Ⅲ级(pH 5.5~6.5)样本点占比由8.5%增加至28.2%。2006-2018年,农田土壤pH下降趋势得到有效抑制,各级样本点占比趋于稳定。农田土壤pH变化主要与土壤初始有机碳密度、作物秸秆碳还田量和化肥施用量密切相关,其中,土壤初始有机碳密度贡献近40年江苏农田土壤pH变化的48.7%,分别高于作物秸秆碳还田量和化肥施用量的26.9%和24.4%。【结论】江苏农田土壤pH总体呈现“南酸北碱”和“东部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与土壤性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有关。40年间农田土壤pH的下降并非匀速,1980-2006年的快速下降是由于大量化肥的施用,而2006-2018年的缓慢下降则是由于秸秆还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农田pH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化肥施用 秸秆还田
下载PDF
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毛伟 李文西 +4 位作者 苏胜 陈明 陈欣 赵海涛 钱晓晴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9-839,共11页
本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土壤性状、理化性质和人为活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影响。以扬州市1984、2005、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 本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土壤性状、理化性质和人为活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影响。以扬州市1984、2005、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84、2005、2020年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28、0.43 mg·kg^(-1),整体上均处于较低水平;1984—2020年有效硼含量增加0.16 mg·kg^(-1),增幅达59.26%;1984、2005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主要集中在Ⅲ、Ⅳ级水平,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8.33%、92.47%;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大幅提升,Ⅱ级和Ⅲ级占比高达99.37%。土壤性状对土壤有效硼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成土母质中,黄土母质和基岩残积物的有效硼含量较高;不同土壤质地中,轻黏土的有效硼含量较高;土壤理化性质中,土壤pH和有机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有显著影响。人为活动中,施肥结构和耕作方式等的改变也是影响土壤有效硼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需注重硼肥的补充,可以通过调整土壤pH值及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等提高农田土壤有效硼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市 耕地土壤 有效硼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江苏沿江地区不同地力水平下油菜的肥料效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静 苏胜 +3 位作者 毛伟 曾洪玉 仇建荣 赵海涛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69,共10页
以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试验材料,设置8种施肥处理(N_(0)P_(0)K_(0):不施肥;N_(0)P_(2)K_(2):不施氮;N_(2)P_(0)K_(2):不施磷;N_(2)P_(2)K_(0):不施钾;N_(1)P_(2)K_(2):减施氮;N_(2)P_(1)K_(2):减施磷;N_(2)P_(2)K_(1):减施钾;N_(2)P_(2)K... 以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试验材料,设置8种施肥处理(N_(0)P_(0)K_(0):不施肥;N_(0)P_(2)K_(2):不施氮;N_(2)P_(0)K_(2):不施磷;N_(2)P_(2)K_(0):不施钾;N_(1)P_(2)K_(2):减施氮;N_(2)P_(1)K_(2):减施磷;N_(2)P_(2)K_(1):减施钾;N_(2)P_(2)K_(2):当地习惯氮、磷、钾施用量),于2016—2017年在扬州市江都区开展田间试验,探明不同地力条件下(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分为低、中、高3种地力水平)氮、磷、钾配比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不同地力条件下油菜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N_(0)P_(0)K_(0))相比,其他施肥处理均可改善油菜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进而提高油菜籽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其中氮素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最显著。不同地力水平土壤在N_(2)P_(2)K_(2)处理下油菜产量均达到最高值,且同一施肥方式下油菜产量与土壤地力水平有关,具体表现为高地力>中地力>低地力;各施肥处理下氮、磷、钾利用率在不同地力水平表现不同,其中氮肥利用率在中地力N_(1)P_(2)K_(2)处理下表现最高,磷肥利用率在高地力N_(2)P_(1)K_(2)处理下表现最高,钾肥利用率在中地力N_(2)P_(2)K_(1)处理下表现最高;不同地力水平下氮、磷、钾配施对油菜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同,低地力土壤以N_(2)P_(2)K_(1)、N_(2)P_(1)K_(2)、N_(2)P_(2)K_(2)处理效果较佳,中、高地力土壤以N_(2)P_(2)K_(1)、N_(2)P_(2)K_(2)处理效果较佳。综合分析,拟推荐该地区在施加氮肥(N)208 kg/hm^(2)基础上,低地力土壤中磷肥(P_(2)O_(5))和钾肥(K_(2)O)适宜用量分别为47~78 kg/hm^(2)和54~90 kg/hm^(2);中、高地力土壤中磷肥(P_(2)O_(5))和钾肥(K_(2)O)适宜施用量均分别为78 kg/hm^(2)和54~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土壤地力 氮磷钾 产量 肥料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