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土地-产业”耦合测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姝妍 蒋冬梅 +1 位作者 李效顺 洪江涛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0期57-65,共9页
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衡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标识。为科学揭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水平及协调关系,本文以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13个地级市为例,通过构建“人-... 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衡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标识。为科学揭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水平及协调关系,本文以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13个地级市为例,通过构建“人-地-业”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地级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协调度,分析了协调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人口系统总体呈现较高的发展程度,土地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东部地区“人-地-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东北地区较低;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协调水平较低,总体处于勉强耦合或初级耦合阶段,人口、土地、产业共振性较差;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特征,表现为东部地区城市“人-地-业”耦合协调程度较高,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人-地-业”濒临失调。最后,本文从培育接续产业和延伸产业链、优化人才政策和城市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人-地-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业”耦合 综合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
下载PDF
现有空间规划实施评价及冲突协调研究——以江苏丰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新 孙坤慧 +2 位作者 孙爱博 公云龙 侯湖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274-279,共6页
我国现有空间规划种类众多、体系复杂、空间重叠缺乏协调,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必须首先破解空间规划冲突难题。以丰县现行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有效识别各类规划的冲突,剖析冲突产生的根源并提出... 我国现有空间规划种类众多、体系复杂、空间重叠缺乏协调,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必须首先破解空间规划冲突难题。以丰县现行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有效识别各类规划的冲突,剖析冲突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协调措施。结果表明,丰县建设用地指标完成度不高,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现行空间规划在规划职能、规划指标、规划期限、规划发展目标、规划空间利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以空间利用冲突最为显著,冲突总面积为441.0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0.41%;空间规划冲突产生的根源在于规划利益目标及原则差异、规划沟通及协调机制缺失、规划依据及技术标准差异;冲突协调需构建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以目标统筹为目的、以“政策+技术+沟通”为手段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实施评价 冲突协调 丰县
下载PDF
资源枯竭区乡村湿地修复生态效应测度研究——以苏北潘安湖建设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2 位作者 钟鹏宇 孙爱博 鹿瑶 《土地经济研究》 2019年第1期95-118,共24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扭转资源枯竭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势,大量生态修复工程迅速涌现,然而资源枯竭区乡村湿地生态修复效应的定量测度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在分析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苏北资源枯竭区马庄村、姚庄村、权台村为例,选择...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扭转资源枯竭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势,大量生态修复工程迅速涌现,然而资源枯竭区乡村湿地生态修复效应的定量测度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在分析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苏北资源枯竭区马庄村、姚庄村、权台村为例,选择2004年、2011年、2016年三个时间节点,基于当量因子法对其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动态测度,并探索潘安湖建设对三个村庄生态效应的定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村庄的生态服务价值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1—2016年时间段,涨幅较大,马庄村上涨52.59%,姚庄村上涨40.75%,权台村上涨74.66%。(2)姚庄村和权台村农田生态系统价值最高,马庄村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3)潘安湖生态修复建设促使水体面积和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相应的价值量有所提升,其对三个村的影响强弱不同,对权台村和马庄村影响较大,而对姚庄村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能够为乡村生态系统修复,尤其是资源枯竭区乡村生态价值重塑提供定量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法 生态修复工程 典型乡村
下载PDF
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关联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晓彤 李效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8-267,共10页
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间是相互关联及协调促进的关系,探究其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关联格局对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采用熵值法和指标体系评价法分别测算了2008—2018年河南省地级市的国土空间开发程度及生态环... 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间是相互关联及协调促进的关系,探究其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关联格局对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采用熵值法和指标体系评价法分别测算了2008—2018年河南省地级市的国土空间开发程度及生态环境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评价了两者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关联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2008—2018年河南省各地市国土空间开发水平整体稳中有进,生态环境水平呈缓慢缩减并提升的态势。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主要处于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阶段,并随时间推移呈增强趋势,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中东部协调过渡,中部和西北部协调提升”的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表明国土空间开发及生态环境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两者耦合协调度历年呈正相关性,且具有明显集聚特征,HH型多以“组团”形式出现,LL型由“散布”式向“组团”式转变,LH型多散布在LL型周边;空间上看,中部和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较高,区域间多形成HH集聚区,东部和南部地区耦合协调不足,多形成LL集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基于MCR与CA的城市开发边界融合划定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3 位作者 魏旭晨 蒋冬梅 李帆 沈春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7,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MCR和CA模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方法体系,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夜间灯光与遥感指数融合法、MCR模型、CA-Markov模型。研究结果:(1)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徐州市建成区规模分别为213.15 km^2、32...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MCR和CA模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方法体系,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夜间灯光与遥感指数融合法、MCR模型、CA-Markov模型。研究结果:(1)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徐州市建成区规模分别为213.15 km^2、322.18 km^2和443.25 km^2,并呈现向东部和东南方向扩张的特征。(2)基于MCR模型从现实供给视角划定的徐州市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城市开发边界规模分别为544.54 km^2、635.35 km^2和716.63 km^2;基于CA-Markov模型从理想需求视角划定的徐州市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城市开发边界规模分别为555.26 km^2、655.94 km^2和736.23 km^2。(3)本文权衡推荐两种方法的融合结果,即规模为529.69 km^2、589.36 km^2和698.98 km^2的空间范围作为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徐州市城市开发边界。研究结论:根据供需平衡原理,从现实供给和理想需求不同视角构建MCR模型与CA模型融合划定的城市开发边界,符合以徐州市为代表的成长发育型城市空间扩张的规律,能够科学优化城市开发格局,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与农地保护矛盾,为规划实践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现状边界 城市开发边界 MCR模型 CA-Markov模型
下载PDF
东部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地融合导向的工矿废弃地修复策略:以徐州市工矿废弃地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孟超 侯湖平 +5 位作者 张绍良 米家鑫 胡钰琳 张统 顾春芬 纵博 《中国矿业》 2021年第7期78-84,共7页
工矿废弃地再利用是资源衰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工矿废弃地修复对于促进矿区发展、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单一的考虑工矿废弃地修复难以发挥其最大的利用潜力,因此,本文将矿地融合理念引入到工矿废弃地修复中,厘清矿地... 工矿废弃地再利用是资源衰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工矿废弃地修复对于促进矿区发展、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单一的考虑工矿废弃地修复难以发挥其最大的利用潜力,因此,本文将矿地融合理念引入到工矿废弃地修复中,厘清矿地融合的内涵及方式,分析矿地融合与工矿废弃地修复的内在联系,以徐州市工矿废弃地为研究案例,提出了以矿地融合为导向的徐州工矿废弃地修复策略。主要结论:衰退型资源城市中矿地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融合、土地融合、资源融合、全域治理以及城乡统筹;分析工矿废弃地所面临的矿地矛盾及其之间的推动、促进作用,为矿地融合导向的工矿废弃地修复提供了协调路径;矿地融合导向下的工矿废弃地修复策略包括以产业融合为导向推动矿区工矿废弃地修复再利用、以土地融合为导向盘活矿区土地使用权、以资源融合为导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以全域整治为导向开展区域工矿废弃综合治理和以城矿乡统筹为导向开展矿区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地融合 工矿废弃地 生态修复 资源衰退 徐州市
下载PDF
基于文献图谱分析的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谢晓彤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55,共7页
运用文献图谱分析方法,借助SATI、Ucinet、NetDraw等文献计量工具,从发文数量、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聚类关系等方面,可视化分析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文献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热点,归纳总结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阶段及研究态... 运用文献图谱分析方法,借助SATI、Ucinet、NetDraw等文献计量工具,从发文数量、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聚类关系等方面,可视化分析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文献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热点,归纳总结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阶段及研究态势,以期为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文献图谱分析 研究进展 发展态势
下载PDF
基于系统建模的城市土地利用碳达峰仿真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光亮 李效顺 +3 位作者 和伟康 倪衡 王月香 李奕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72,共13页
实现碳达峰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关键举措。按照“理论-模型-实证”逻辑框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经济-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江苏省城市碳达峰路径进行多情景仿真模拟。结果表明:(1)江苏省未来经济总量、结构持续增... 实现碳达峰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关键举措。按照“理论-模型-实证”逻辑框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经济-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江苏省城市碳达峰路径进行多情景仿真模拟。结果表明:(1)江苏省未来经济总量、结构持续增长优化,增加第三产业投资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2)城市用地呈不断增长趋势,但其增长动力持续减弱,在减碳发展情景下,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在2033年达到峰值5514.96 km^(2),出现“城市收缩”现象;(3)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优化能降低城市能耗需求,但其仍保持增长趋势,在减碳发展情景下,江苏省最快于2025年达到CO_(2)排放量峰值65790万t,相对于持续上涨的CO_(2)排放量,现有碳汇用地对实现碳达峰目标作用有限。因此,针对实现碳达峰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从提升能源和用地效率入手降低能源需求和碳汇用地损失,加快技术创新优化能源供给结构,进而实现碳达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城市土地 多情景模拟 江苏省
原文传递
河南省“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9
作者 谢晓彤 李效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3-252,共10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产生剧烈演变,探讨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河南省县域单元为例,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维度构建指标... 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产生剧烈演变,探讨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河南省县域单元为例,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区域2000、2006、2012年及2018年“三生”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及演化规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诊断“三生”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8年河南省各县域“三生”功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空间上“三生”功能存在地域分异特征,生产功能空间梯度差异显著,生活功能由市辖区向外逐渐减弱,生态功能呈现“山地丘陵区>平原区>市辖区”的梯度变化;2)2000—2018年河南省“三生”功能发展变化明显,24.39%的县域生产功能明显减弱,86.99%的县域生活功能水平得到提升,而生态功能平稳发展,减弱区域较少;3)粮食保障、社会保障、生态维持是影响河南省“三生”功能演变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是基础性影响因素,说明不同影响因子间形成共同推力才能促进“三生”功能的良性发展。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及空间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土地利用 “三生”空间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黄河流域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64
10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蒋冬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5-274,共10页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诊断其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对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黄河流域2000、2010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并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从网格尺度和县域尺度揭示生态风险的...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诊断其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对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黄河流域2000、2010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并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从网格尺度和县域尺度揭示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草地和耕地面积之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70%以上,2000—2018年,耕地面积减少14243 km^(2),未利用地面积减少9410.3 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2179.8 km^(2)。2)2000—2018年,黄河流域斑块数、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值上升,蔓延度指数值下降,黄河流域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和分散化。3)2000—2018年,黄河流域的生态风险值呈上升趋势,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的面积增加,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的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风险等级大多由低等级向高等级转移。4)2000—2018年,黄河流域生态风险呈现空间正相关,但空间聚集程度和空间分异性减弱。网格尺度的Moran’s I指数大于县域尺度,表明网格尺度的空间正相关性更强。基于上述结果,该研究将黄河流域划分为生态风险重点管控区、严格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并提出差别化的管控建议,以期为流域管理及风险防控提供定量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模型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风险评估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建成区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江涛 李效顺 +2 位作者 魏旭晨 蒋冬梅 宋姝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25-2335,共11页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导向下,准确识别长江经济带城市建成区,并揭示其演化规律对于优化流域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构建融合算法提取长江经济带城市建成区,并采用位序-规模、核密度...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导向下,准确识别长江经济带城市建成区,并揭示其演化规律对于优化流域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构建融合算法提取长江经济带城市建成区,并采用位序-规模、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索了其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存在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格局,分形特征显著;(2)建成区规模呈现"东高西低"、"轴线高两端低",建成区密度呈"一个中心,两个次中心"的格局特征;(3)城市由点源聚集增长向轴线式扩张转变,国土空间"T"型增长格局逐渐显现;(4)建成区增长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区域内三大城市群为主要热点区。研究结果能够为流域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权衡提供定量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建成区 空间自相关 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工矿废弃地再开发模式及策略 被引量:8
12
作者 戴培超 张绍良 +1 位作者 公云龙 侯湖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06-2114,共9页
工矿废弃地再开发对于改善矿山环境、促进矿区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挖掘存量土地资源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工矿废弃地属于已损毁土地,选择何种模式进行再开发利用,对于矿区生态系统的改变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保障工矿废弃地再开发... 工矿废弃地再开发对于改善矿山环境、促进矿区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挖掘存量土地资源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工矿废弃地属于已损毁土地,选择何种模式进行再开发利用,对于矿区生态系统的改变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保障工矿废弃地再开发,实现生态恢复、优化用地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本文将生态系统服务思维融入工矿废弃地再开发中,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工矿废弃地再开发内涵和框架,研究工矿废弃地再开发目标、模式及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工矿废弃地再开发应以提升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为最终目标;(2)遵循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提出了工矿废弃地再开发中供给服务优先、支持服务优先等5种开发模式,并认为多种服务协同是再开发的理想模式;(3)工矿废弃地再开发方向取决于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因此,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工矿废弃地再开发,应以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增加为基础,实现废弃地的综合整治,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实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提升,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工矿废弃地 再开发模式 再开发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