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出血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涂英杰 张盼盼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以及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神经介入...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以及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神经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5.66%,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1,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安全性更高,治疗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介入治疗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出血风险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14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海建 刘广岚 +2 位作者 秦华 王丽 李玉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2,15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CD147的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作者医院住院治疗的ACI患者79例(ACI组),另设对照组37例,选自门诊体检者,入选者均无脑血管病证据和...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CD147的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作者医院住院治疗的ACI患者79例(ACI组),另设对照组37例,选自门诊体检者,入选者均无脑血管病证据和(或)头颅MRI/CT检测正常者。以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CD147水平,并比较两组CD147水平;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ACI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分析其与CD147水平的关系。结果ACI组血浆CD14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35.80±187.63)pg/mL比(352.70±91.32)pg/mL;t=8.693,P=0.000〕。ACI组患者NIHSS评分<8分组明显低于≥8分组〔(526.48±143.02)pg/mL比(761.02±150.56)pg/mL;t=-7.103,P=0.000〕。相关分析显示CD147水平与NIHSS评分成正相关(r=0.749,P=0.000)。结论ACI组患者血浆CD147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D147 NIHSS评分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β淀粉样蛋白42水平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乃彦 尚庆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4期396-398,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β淀粉样蛋白42(Aβ4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β淀粉样蛋白42(Aβ4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SE、hs-CRP、Hcy、和Aβ42表达水平,另根据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分级及不同梗死面积分组观察患者NSE、hs-CRP、Hcy、和Aβ42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3.168、10.162、26.907、8.685,P<0.05);重度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270、89.840、73.820、63.470,P<0.01);大面积梗死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770、94.980、49.850、83.630,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365、0.743、0.426、0.687,P<0.01),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与梗死面积大小呈正相关(r=0.421、0.721、0.419、0.532,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较正常人群高,随着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加重和梗死面积的增大,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β淀粉样蛋白4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随访护理对成人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7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究随访护理在成人癫痫患者中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前提下,实施随访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 目的探究随访护理在成人癫痫患者中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成人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前提下,实施随访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后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家庭关系、家务活动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护理在成人癫痫患者中应用,可使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护理 成人癫痫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期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5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期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期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期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期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再梗死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 <0. 01); 2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再梗死发生率为6. 1%,低于对照组的25. 0%(P <0. 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期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值得肯定,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非大面积心源性脑梗死 低分子肝素钠 阿司匹林
下载PDF
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6
作者 王丽 郑海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17期146-146,151,共2页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实施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和单纯患侧肢体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偏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实施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和单纯患侧肢体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偏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患侧肢体功能训练;试验组在患侧肢体功能训练的同时将健侧肢体的功能和代偿训练融入到各个阶段,分别于入院时、发病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比较试验组患者入院时、一个月后和三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22.05±3.08)分、(53.03±5.63)分、(72.12±7.24)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2.20±2.71)分、(46.57±4.07)分、(62.37±3.48)分。两组患者一个月后和三个月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偏瘫患者经康复护理后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能提高。双侧肢体功能训练较单纯患侧肢体功能训练效果更为显著。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并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护理 肢体功能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贤侠 董自娟 +1 位作者 丁元霞 李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33-134,共2页
失禁相关性皮炎(IAD)是指皮肤长期或反复暴露于尿液和粪便中所造成的炎症,伴或不伴有水疱或皮肤破损[1],主要发生于会阴部、骶尾部、臀部、腹股沟、男性的阴囊、女性的阴唇、大腿的内侧及后部,表现为红斑、红疹、浸渍、糜烂,甚至皮肤... 失禁相关性皮炎(IAD)是指皮肤长期或反复暴露于尿液和粪便中所造成的炎症,伴或不伴有水疱或皮肤破损[1],主要发生于会阴部、骶尾部、臀部、腹股沟、男性的阴囊、女性的阴唇、大腿的内侧及后部,表现为红斑、红疹、浸渍、糜烂,甚至皮肤剥脱,伴或不伴有感染。研究[2]表明,IAD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19%~50%。本研究对老年失禁性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有效降低了IAD发生率,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失禁性皮炎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究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盐酸... 目的:探究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侧椎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右侧椎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及椎基底动脉内血流的速度。结果:接受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左侧椎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右侧椎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及椎基底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均快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头晕的效果很好,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 头晕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下载PDF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乃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4期81-83,共3页
近年来,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stenting,CAS)已成为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提高该手术技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是临床追求的重要目标[1]。2003年,[holey等2]W回顾性总结了全球53个治疗中心CAS的现状,病例... 近年来,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stenting,CAS)已成为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提高该手术技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是临床追求的重要目标[1]。2003年,[holey等2]W回顾性总结了全球53个治疗中心CAS的现状,病例总数达11 243例,技术成功率达98.9%,总并发症为3.98%。高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 state,HPS)作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虽不常见,但一旦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高灌注综合征 侧支循环
下载PDF
护患合作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效果
10
作者 李贤侠 董自娟 丁玉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护患合作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患合作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功能、... 目的探讨护患合作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患合作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护患合作模式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护患合作模式
下载PDF
有医学无法解释症状的患者抑郁障碍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达 孙克强 孙行飞 《现代医学》 2015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调查有医学无法解释症状(MUS)的患者抑郁的发病率。方法:对门诊就诊的251例有MUS患者进行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定,得分≥5分被认为存在抑郁症状,由精神科医师应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对其进行访谈并诊断是否存在抑郁障碍... 目的:调查有医学无法解释症状(MUS)的患者抑郁的发病率。方法:对门诊就诊的251例有MUS患者进行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定,得分≥5分被认为存在抑郁症状,由精神科医师应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对其进行访谈并诊断是否存在抑郁障碍。结果:52.98%的有MUS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其中男性发病率41.57%、女性59.25%,性别间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48%的有MUS患者可以被诊断为抑郁障碍,其中男24.72%、女32.10%,性别间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不同症状为主诉的有MUS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病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就诊的有MUS的患者中抑郁障碍十分常见,且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 抑郁障碍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