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音乐在学生的心底流淌——《二泉映月》教案诊断与评析
1
作者 马建明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乐曲 课题 学生 评析 教案 同学 音乐 知道 欣赏 名字
下载PDF
在路上,寻找我的“第二个我”
2
作者 穆传慧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5年第11期76-79,共4页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一…”很喜欢刘欢演唱的这首《在路上》——它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全国性商战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的主题歌——原因有三:其一是“...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一…”很喜欢刘欢演唱的这首《在路上》——它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全国性商战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的主题歌——原因有三:其一是“有缘分”——《赢在中国》在2006~2008年举办了三届,我在2006~2008年的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皆.获得了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赢在中国》 2008年 真人秀节目 中央电视台 《在路上》 主题歌 一等奖 江苏省
下载PDF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本质回归 被引量:8
3
作者 姚玉琴 卞小利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11-114,共4页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儿童优秀传统文化的适切课程。道德与法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能促进情感认同,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精神认同,涵养道德与法治信仰;价值观认同,完善并实现个人价值。道德与法治中传统文化教学存在"去情感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儿童优秀传统文化的适切课程。道德与法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能促进情感认同,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精神认同,涵养道德与法治信仰;价值观认同,完善并实现个人价值。道德与法治中传统文化教学存在"去情感性""去儿童性""去价值性",导致传统文化教育不注重与当下儿童生活联系,不注重用当下的方式习得传统文化,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演进与当下表达。重拾情感意蕴、回归儿童立场、凸显价值引领是道德与法治中传统文化教学的本质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教学 传统文化 本质回归
下载PDF
改写古诗《赠汪伦》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海波 马建明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苏教版 第十二册 “习作二” 设计思路 小学 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设计 《赠汪伦》 古诗改写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被引量:8
5
作者 朱逊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4,共3页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学生掌握电脑操作的能力,结合自己网络教学的经验,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方法性、模式性、开放性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培...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学生掌握电脑操作的能力,结合自己网络教学的经验,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方法性、模式性、开放性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培养策略 网络学习
下载PDF
数学教学要追求思维的深度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庆甲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4-35,共2页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不断生长、发展、深入、升华的过程。数学课堂学习应以思维深度发展为目标,围绕思维灵动生长而展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思维启迪,养成深度思维的习惯。一、追求不断生长的数学深度思维教...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不断生长、发展、深入、升华的过程。数学课堂学习应以思维深度发展为目标,围绕思维灵动生长而展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思维启迪,养成深度思维的习惯。一、追求不断生长的数学深度思维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追踪寻源、刨根问底的思维精神和品质,力求深度理解与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价值用途,逐步明晰、理顺问题的整体结构、逻辑思路,积极探求思维的缜密与严谨、敏捷与灵动,追求不断拔节、源远流长、深度延展的数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深度 学习的本质 深度思维 引领学生 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刨根问底 思维启迪
下载PDF
打造“做思共生”的高效课堂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小勤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23-25,共3页
小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学与教的过程,实质也是做和思共生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动手,还要学会思考,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即把"做"与"思"结合起来,用真做去激发学生思考,用思考去引导学生真做,从而... 小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学与教的过程,实质也是做和思共生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动手,还要学会思考,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即把"做"与"思"结合起来,用真做去激发学生思考,用思考去引导学生真做,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对"做思共生"理念的内涵进行审视与解读;对"做思共生"理念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诊断与剖析;对"做思共生"理念催生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策略进行探寻与归结,让"做思共生"理念成为课堂教学优势呈现的助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 思维 做思共生 课堂优势
下载PDF
归纳思维:让学生成为智慧的建构者 被引量:5
8
作者 孟庆甲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第1期31-33,共3页
归纳思维就是从特殊的具体认识推进到一般的抽象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找出它们的内部联系、共同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而得出一般结论的思维。[1]归纳思维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认知... 归纳思维就是从特殊的具体认识推进到一般的抽象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找出它们的内部联系、共同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而得出一般结论的思维。[1]归纳思维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认知活动和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小学生通过归纳思维认知数学规律、形成数学概念、建构知识体系,又通过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归纳思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数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思维 小学生 智慧 认知活动 数学规律 思维方式 内部联系 思维形式
下载PDF
“共生”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红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年第8期37-40,共4页
共生教学体现了正确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用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体现了正确的教师观,既承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又承认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并且特别强调教师是学习的先行者;体现了正确的学习观,充分认识... 共生教学体现了正确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用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体现了正确的教师观,既承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又承认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并且特别强调教师是学习的先行者;体现了正确的学习观,充分认识学习场景对于学习的意义,高度承认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及其价值,从更高层次上实现合作对于学习者的意义;体现了正确的过程观,真正把课堂变成了学习的场所,把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学习成长的过程;体现了正确的评价观,关注学生学习、感悟、体会、吸纳、创新的全过程。小学语文共生性的教学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与教的共同提高的高效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下载PDF
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建明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形态 教学内容 教学语言
下载PDF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建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05年第7期4-8,共5页
关键词 本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回归 理论和实践 语文教师 研究中心 青年专家 创新设计 发表论文 教育刊物 教学风格 陈建先 研究员 江苏省 语文观 示范课 课堂 师生
下载PDF
什么是“好的数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穆传慧 《小学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28,共1页
“好的数学”是一种教育理想,是我们追求的彼岸,而我们却常常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好的数学”是一种价值皈依.是我们行知的尺度.而我们却常常泾渭不分.真伪莫辨:“好的数学”是一种客观仔在.就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而我们... “好的数学”是一种教育理想,是我们追求的彼岸,而我们却常常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好的数学”是一种价值皈依.是我们行知的尺度.而我们却常常泾渭不分.真伪莫辨:“好的数学”是一种客观仔在.就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而我们却常常身在其中,不识其貌。因而,我们首先要厘清“好的数学”到底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教育理想 教育生活
下载PDF
学生体态语是教学新资源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09年第5期17-17,共1页
一、现象:明察秋毫【案例】教学《最佳路径》伊始,我让学生回答: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有的学生低头不语,有的学生微微地皱起眉头,有的学生举手又慢慢地放下。学生体态语的种种表现说明学生在没... 一、现象:明察秋毫【案例】教学《最佳路径》伊始,我让学生回答: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有的学生低头不语,有的学生微微地皱起眉头,有的学生举手又慢慢地放下。学生体态语的种种表现说明学生在没有深入读课文的情况下,很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缺少由浅入深的坡度。为此,我及时进行调整,抛出看似简单的问题:迪斯尼乐园是谁设计出最佳路径的?学生一下子舒展了眉头,极其兴奋,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是格罗培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态语 学生 教学 新资源 迪斯尼乐园 路径设计 最佳设计 表现说
下载PDF
小学阶段创意水墨画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被引量:17
14
作者 徐晶晶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124-124,共1页
水墨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喜欢的美术作品形式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创意水墨画写生,在名家作品欣赏中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水墨画的创作技巧,学会创作,学会创新。
关键词 小学 美术学习 水墨画 创新
下载PDF
数学课堂:在博弈思想牵引下自由呼吸 被引量:1
15
作者 穆传慧 《小学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2-32,34,共2页
一、博弈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 博弈是指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在互动而不确定的境况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可能的行为或相互依存的战略策划集合中.进行... 一、博弈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 博弈是指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在互动而不确定的境况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可能的行为或相互依存的战略策划集合中.进行选择并实施自己的最佳理性决策.以期获取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的动态过程。一个标准的博弈应当包括参与者、行为、信息、策略、次序、收益、结果、均衡八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 数学课堂 呼吸 自由 牵引 小学数学教学 理性决策 相互依存
下载PDF
智慧数学理念下课堂动态创问的内涵、价值及实施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庆甲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数学课堂中动态创问具有"跨越思维沼泽、走进深度思维""倡导问题驱动、立足动态生长""突出先学后教、体现因材施教"以及"实现问学相融、引领智慧畅想"的重要价值意义。智慧数学理念下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中动态创问具有"跨越思维沼泽、走进深度思维""倡导问题驱动、立足动态生长""突出先学后教、体现因材施教"以及"实现问学相融、引领智慧畅想"的重要价值意义。智慧数学理念下数学课堂应"立足慧学:突破学习桎梏,从粗糙感知走进精致理解""启迪善问:过程精准自诊,从盲目质疑走进理性批判""达成深思:打破思维结界,从程式解题走进智慧理答"以及"进阶智辨:力求高阶推理,从孱弱描述走进全维思辨"。开展动态创问,能够实现从边缘思考走进深度思维,践行问学相融、思维共生、智慧共赢,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数学 动态创问 深度思维 核心素养 小学
下载PDF
《珍珠鸟》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卫 《小学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19,共2页
本课的创意是:话题探究.读写结合。根据“认识形象”、“品味语言”、“探究主题”三个话题.设计不同形式的写作活动,指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意美,学习文章的语言美.理解文章的哲理美。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珍珠鸟》 读写结合 品味语言 写作活动 诗意美 文章 哲理美
下载PDF
试论师爱的误区及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穆传慧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56,共3页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师爱则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时代呼唤真爱,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的师爱。然而,现实中有些教师对师爱的理解与实践都存在着种种误区。通过对师爱误...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师爱则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时代呼唤真爱,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的师爱。然而,现实中有些教师对师爱的理解与实践都存在着种种误区。通过对师爱误区的剖析,寻找实践师爱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爱 误区 策略
下载PDF
语言学习: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建先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05年第9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言学习 本位 回归 语言学派 “道” “文” 工具性 思想性
下载PDF
圆融共生:数学思辨的应然追求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庆甲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2年第3期29-31,共3页
数学思辨所指的是用数学的方法从数学角度进行的思考和辨析,涉及思考、分析、辨别、推理、判断、表述、交流等数学思维过程和活动。数学思辨是逻辑思维(主要用于解决问题)与非逻辑思维(主要用于发现问题)的有机统一。从表现方式上... 数学思辨所指的是用数学的方法从数学角度进行的思考和辨析,涉及思考、分析、辨别、推理、判断、表述、交流等数学思维过程和活动。数学思辨是逻辑思维(主要用于解决问题)与非逻辑思维(主要用于发现问题)的有机统一。从表现方式上讲,数学思辨主要分为隐性思辨和显性思辨两种方式。隐性思辨也就是学生内在的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及思维活动。显性思辨主要是学生运用规范的学理性语言将内心的隐性思辨显性地呈现和表述出来,从而阐明观点、交流思想、生成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维过程 思辨 非逻辑思维 应然 共生 圆融 思维活动 心理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