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设想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美球 吕添贵 +1 位作者 朱再昱 蔡海生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6期85-89,共5页
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机制,是解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公和发展机会不均的重要方式。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需求,提出了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设想,以期为协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机制,是解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公和发展机会不均的重要方式。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需求,提出了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设想,以期为协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和流域生态资源的保护提供指导,最终实现鄱阳湖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互惠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生态补偿 机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文婧 蔡海生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年第2期112-113,117,共3页
随着鄱阳湖区快速发展的经济现状,人类活动日益强烈地影响鄱阳湖区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鄱阳湖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剧。而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鄱阳湖,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同样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维持其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平衡对全球... 随着鄱阳湖区快速发展的经济现状,人类活动日益强烈地影响鄱阳湖区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鄱阳湖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剧。而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鄱阳湖,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同样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维持其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平衡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中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分析及调控对策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文中主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脆弱性进行动态评价,分析区域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及其规律,提出土地生态优化和土地利用调控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区 生态环境 脆弱性 动态分析 调控对策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2 位作者 吕添贵 赵宝苹 许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7,共4页
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 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认识流域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建立流域协调统筹规划,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 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下载PDF
环鄱阳湖区32城市的等级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钟海燕 赵小敏 黄宏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9-1123,共5页
通过分析城市等级结构和空间关联,有助于识别城市体系发展阶段和协作状况,对于指导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环鄱阳湖区32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析后发现:2006年环鄱阳湖区中间位序城市较多,人口分... 通过分析城市等级结构和空间关联,有助于识别城市体系发展阶段和协作状况,对于指导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环鄱阳湖区32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析后发现:2006年环鄱阳湖区中间位序城市较多,人口分布较为均衡,但研究区的2城市指数高达3.698,南昌市的首位优势十分明显;运用"区域经济联系量"分析南昌市区与其它31城市间经济联系隶属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二级城市中九江、抚州隶属度较高,三级城市中星子、湖口、彭泽和浮梁的隶属度较低。因此,为促进环鄱阳湖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加强二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如九江、新余,促进各级城市间的经济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结构 空间关联 环鄱阳湖区 城市 GIS
原文传递
基于TOPSIS法的赣江水源区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吕添贵 吴次芳 +1 位作者 李冠 陈美球 《资源与产业》 2014年第4期83-89,共7页
以赣江上游城市为例,通过构建经济规模、效率与结构和水环境压力、状态和响应等6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赣州市区2001—2011年的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系数逐年增... 以赣江上游城市为例,通过构建经济规模、效率与结构和水环境压力、状态和响应等6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赣州市区2001—2011年的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系数逐年增加,并呈现出3个阶段的"阶梯式"发展特征;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从"较不协调"逐渐向"较协调"转化;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协调状态正向与逆向并存,局部变化起伏明显,且存在"疲软恶化"风险。为了保障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保护同步优化,还应加强水资源生态系统规律研究,引导资源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动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破解水资源保护资金短缺困境,进而为实现水源保护区社会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上游 城市发展 水资源环境 TOPSIS 协调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