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护理要素
1
作者 孟修红 杨玲玲 +3 位作者 鲁勇 邵继满 张照涛 张小雪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52-755,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临床护理方法不一。本文主要针对以往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护理方法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为具体的方法指导和...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临床护理方法不一。本文主要针对以往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护理方法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为具体的方法指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机制 临床护理
下载PDF
TIL治疗消化道肿瘤伴癌性腹水的价值
2
作者 罗忠金 刘晶美 邱小华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14-114,11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消化系统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20例报告
3
作者 叶如美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消化道息肉 内镜 微波治疗
下载PDF
江西省遂川县乡村居民艾滋病知识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红英 李军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江西遂川县 乡村居民 艾滋病知识 调查 流行病学 健康教育
下载PDF
HBx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生物治疗策略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亮明 罗文 +1 位作者 刘晶美 张吉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2-439,共8页
HBx对宿主细胞基因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虽然其致癌机制仍不很明确,但其在HCC发病中的作用却是肯定的.HBx能影响肝细胞的生长、转化、迁移和凋亡等重要细胞过程以及DNA的修复过程,并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HBx的这些重要作用为HC... HBx对宿主细胞基因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虽然其致癌机制仍不很明确,但其在HCC发病中的作用却是肯定的.HBx能影响肝细胞的生长、转化、迁移和凋亡等重要细胞过程以及DNA的修复过程,并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HBx的这些重要作用为HCC治疗新靶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HCC生物学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 HCC 发病 原发性肝癌 生物治疗 生物学治疗 新靶点 策略 重要作用 依据
下载PDF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利东 徐国海 +3 位作者 钱振育 童奇文 应俊 余树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4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升压药及抗胆碱药行静脉麻醉在胃镜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行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治疗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异丙酚 +芬太尼组 (A组 )和异丙酚 +芬太尼 +麻黄素 +阿托品组 (B... 目的 :观察异丙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升压药及抗胆碱药行静脉麻醉在胃镜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行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治疗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异丙酚 +芬太尼组 (A组 )和异丙酚 +芬太尼 +麻黄素 +阿托品组 (B组 ) ,诱导后采取微量泵持续输注混合麻醉药物 ,观察诱导前、诱导后 1min、5min、10min、15min心血管及呼吸的变化 ,并记录患者恢复神志、运动时间 ,镇痛效果及其他。结果 :A、B组诱导后 1min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较诱导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其余时段无明显差异 ;A组诱导后 1min血压、心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其余时段无明显差异 ;B组诱导前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 ;所有患者出现的血压下降、呼吸减慢 ,血氧下降 ,经对症处理均能迅速恢复正常 ;病人对麻醉均满意 ,10min内均清醒 ,6 0min内能离院或安返病房。结论 :异丙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升压药及抗胆碱药静脉麻醉用于胃镜、结肠镜检查治疗中效果显著 ,并发症少 ,安全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药物配伍 持续给药 胃镜 结肠镜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测定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谭立明 董叶 +4 位作者 吕娇凤 刘宁 李华 秦和昌 叶如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24-926,共3页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意义.方法:41例PBC及51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9例,乙型肝炎21例,丙型肝炎11例,戊型肝炎10例)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回...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意义.方法:41例PBC及51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9例,乙型肝炎21例,丙型肝炎11例,戊型肝炎10例)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90.24%(37/41),自身免疫性肝炎阳性率44.44%(4/9),乙型肝炎阳性率23.81%(5/21),丙型肝炎阳性率27.27%(3/11),戊型肝炎阳性率80%(8/10),40例对照组3例阳性.PBC、戊型肝炎与正常组血清AMA检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I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组分别与戊型肝炎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乙型肝炎组与丙型肝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BC组与非PBC组血清AMA的阳性率分别为90.24%和39.2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抗AMA抗体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意义 抗体测定 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 显著性差异 抗线粒体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正常对照组 戊型肝炎 阳性率 回顾性分析 肝硬化患者 AMA 检测比较 抗体检测 PBC 血清 正常组
下载PDF
甲亢性肝损害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余戎 朱水山 +2 位作者 李军 叶如美 曾勇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3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2 0例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 :(1 )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 4 3.5 % ,年龄越大 ,甲亢病程越长 ,肝损害发生率越高 (P <0 .0 5 ) ;(2 )肝损害症状多数 (6 8.2...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2 0例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 :(1 )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 4 3.5 % ,年龄越大 ,甲亢病程越长 ,肝损害发生率越高 (P <0 .0 5 ) ;(2 )肝损害症状多数 (6 8.2 % )轻微或无症状 (2 2 .5 % ) ,食欲大多数正常或亢进 (86 .7% ) ;(3)肝功能损害以ALT升高 (88.3% )及AKP升高 (6 2 .5 % )多见 ;(4 )治疗以控制甲亢为主 ,护肝治疗为辅。结论 :甲亢容易合并肝损害 ,肝损害的程度与年龄、病程及病情密切相关。甲亢性肝损害如诊断及时 ,治疗积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损害 病例报告
下载PDF
5-脂氧合酶与肝脏疾病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正元 文艺 张吉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905-1908,共4页
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5-羟基廿碳四烯酸(5-HETE)、白三烯(LTs)等类花生酸类物质,后者在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5-LO途径衍生物在肝脏疾病发... 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5-羟基廿碳四烯酸(5-HETE)、白三烯(LTs)等类花生酸类物质,后者在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5-LO途径衍生物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运用5-LO抑制剂治疗肝脏疾病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5-脂氧合酶 肿瘤 治疗 白三烯 发生发展 免疫性疾病 途径 重要作用 过程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水山 余戎 +1 位作者 刘晶美 叶如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方法 ,探讨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 ,对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健康者血清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啶治疗前后血清HB...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方法 ,探讨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 ,对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健康者血清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啶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进行定量监测。结果 :(1)血清HBV DNA的检出率与HBeAg阳性率呈正相关 ,无症状健康者仍有 3%的检出率。 (2 )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的血清HBV DNA含量明显高于无症状HBV感染者和急性乙型肝炎 (P <0 .0 1)。 (3) 30例慢性乙型肝炎 ,经拉米夫啶治疗 12个月 ,HBV DNA阴转率为 73.3% (2 2 / 30 ) ,明显高于HBeAg阴转率 (46 .2 % ) (P <0 .0 5 )。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 ,能直接反映血清HBV DNA含量 ,在判断体内HBV是否复制、复制的程度 ,HBV是否被清除以及HBV血清标志阴性肝炎的诊断等方面明显优于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是抗病毒治疗选择和考核抗病毒疗效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指标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HBV-DNA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国信 罗忠金 刘晶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药物治疗 干扰素Α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上胃肠道疾病血清HP分型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军 姚剑英 +2 位作者 罗文 董叶 张吉翔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1-42,45,共2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不同血清分型与慢性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 12 6例经胃镜诊断并经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检查HP阳性的病例。病例组 :反复发作、有典型消化道症状的慢性上胃肠道疾病患者 94例 ;对照组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不同血清分型与慢性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 12 6例经胃镜诊断并经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检查HP阳性的病例。病例组 :反复发作、有典型消化道症状的慢性上胃肠道疾病患者 94例 ;对照组 :症状轻微的首诊患者 32例 ;两组均用免疫印迹技术作血清HP分型抗体检测。结果 :病例组HPⅠ型有 79例 (占 84.0 4% ) ,对照组仅 2例 (占 6 .2 5 % ) (P <0 .0 1)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HPΙ型为HP的毒力菌株 ,它与慢性活动性胃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上胃肠道疾病 分型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忠金 邬柏林 刘晶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1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奥曲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下载PDF
庆大霉素、思密达及地塞米松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邬柏林 罗忠金 刘晶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1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思密达 庆大霉素 灌肠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弘英 叶如美 +1 位作者 朱水山 杜芳腾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感染的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水山 余戎 +2 位作者 张弘英 罗文 叶如美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感染后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 ,评价CRP作为肝硬化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 ,检测 5 8例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感染前后及感染控制后血清CRP浓度。结果 肝硬化并发感染前后及感染控制前...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感染后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 ,评价CRP作为肝硬化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 ,检测 5 8例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感染前后及感染控制后血清CRP浓度。结果 肝硬化并发感染前后及感染控制前后血清CRP浓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并发感染后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感染前 ,而感染控制后血清CRP浓度则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CRP水平变化与有无感染密切相关 ,动态观察血清CRP水平 ,有助于肝硬化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抗感染疗效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感染 C-蛋白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洁 胡国信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580-580,F003,共2页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芳腾 张弘英 +2 位作者 文艺 余戎 朱水山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6-107,共2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服用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1年。观察组除拉米夫定外加苦参素注射液600mg,每日1次,疗程1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时ALT的复常率为94%,对照组为65%,两组比...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服用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1年。观察组除拉米夫定外加苦参素注射液600mg,每日1次,疗程1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时ALT的复常率为94%,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52周疗程结束时,两组ALT最终复常率无差异(100%、93%,P>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HBSAg阴转率为47%,HBSAg血清转换率为38%,对照组为别为21%、75%(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互补与协同作用,较单一使用拉米夫定能更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提高HBSAg血清转换率,加快病人转氨酶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苦参素
下载PDF
甲亢导致肝损害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戎 张弘英 +1 位作者 朱水山 杜芳腾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甲亢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0例甲亢性肝损害及同期 15 6例单纯性甲亢的临床资料。结果  (1)甲亢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 4 3.5 % ;(2 )甲亢年龄越大 ,肝损害的发生率越高 (P <0 .0 5 ) ;(3)肝损害... 目的 探讨甲亢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0例甲亢性肝损害及同期 15 6例单纯性甲亢的临床资料。结果  (1)甲亢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 4 3.5 % ;(2 )甲亢年龄越大 ,肝损害的发生率越高 (P <0 .0 5 ) ;(3)肝损害的发生率与甲亢患者性别无关 (P >0 .0 5 ) ;(4 )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病程密切相关 (P <0 .0 1) ;(5 )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血清FT3、FT4明显高于单纯性甲亢 (P <0 .0 1) ,而血清TSH则明显比单纯性甲亢低 (P <0 .0 1)。结论 甲亢容易导致肝损害 ,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患者的年龄、病程及病情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损害 临床相关因素
下载PDF
胆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军 张吉翔 李孟英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胆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的关系。方法 本院 1994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大肠癌患者 2 4 5例 (大肠癌组 ) ,同期收治其它肿瘤患者 4 6 5例 (对照组 ) ,并对两组胆结石、胆囊切除术的百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 目的 探讨胆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的关系。方法 本院 1994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大肠癌患者 2 4 5例 (大肠癌组 ) ,同期收治其它肿瘤患者 4 6 5例 (对照组 ) ,并对两组胆结石、胆囊切除术的百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大肠癌组有 4 4例 ( 17.96 % )存在胆结石及胆囊切除术 ,其中胆结石 38例 ( 15 .5 1% ) ,有胆囊切除术史 6例 ( 2 .4 5 % )。而对照组中有 17例 ( 3.6 6 % )存在胆结石及胆囊切除术 ,其中胆结石 15例 ( 3.2 3% ) ,有胆囊切除术史 2例 ( 0 .4 3%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胆结石、胆囊切除术是大肠癌的致病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囊切除术 肠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