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南昌商会组织的分化与重组——南昌商社档案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芳霖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100,共8页
关键词 史学研究 史家 文献史料 地方 南昌 历史档案 客观性 案由 占有 完整性
下载PDF
微博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以“4·14”玉树地震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欣 张雯 《传媒》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63,共3页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作用 灾难事件 突发性 TWITTER 地震 玉树 用户关系 2010年
下载PDF
关于档案文化权利的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东华 王景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3,共3页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公众对文化需求与日俱增,文化权利的实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身为公共文化体系的档案部门,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档案文化的社会效益,普及隶属于文化权利之下的档案文化权利,并使之成为一种公共福利,是...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公众对文化需求与日俱增,文化权利的实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身为公共文化体系的档案部门,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档案文化的社会效益,普及隶属于文化权利之下的档案文化权利,并使之成为一种公共福利,是档案部门面对社会民主日益完善这一现实应持的态度,同时也是履行档案文化服务职能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权利 档案部门 社会效益 档案文化 知识经济 文化需求 文化体系 公共福利
下载PDF
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小说创作中的“中国情结”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红春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8年第4期26-29,共4页
尽管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归中国,但早在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本土作家就在小说创作中显示了他们反帝救亡与爱我家园、心向大陆与文化认同的思想感情。其中,对台湾底层小人物的关心、对台湾地域风情的描绘和对台湾方言土语的运... 尽管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归中国,但早在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本土作家就在小说创作中显示了他们反帝救亡与爱我家园、心向大陆与文化认同的思想感情。其中,对台湾底层小人物的关心、对台湾地域风情的描绘和对台湾方言土语的运用集中体现了他们在殖民高压政治环境下的民族情与爱国心,即"中国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台湾省 本土作家 小说 中国情结
下载PDF
明中晚期至清中期华瓷外销蓬勃发展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纪阳 《山东陶瓷》 CAS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华瓷和丝绸一样,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华瓷外销始于汉,发展于唐五代,兴于宋元。明中晚期至清中期,中外陶瓷贸易空前发展,销售范围更广,贸易活动更趋频繁,陶瓷贸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增强。其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在... 华瓷和丝绸一样,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华瓷外销始于汉,发展于唐五代,兴于宋元。明中晚期至清中期,中外陶瓷贸易空前发展,销售范围更广,贸易活动更趋频繁,陶瓷贸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增强。其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及原始资本积累、西方华瓷收藏风潮的兴起及中外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的调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晚期至清中期 中外 陶瓷贸易
下载PDF
《镜花缘》女性形象局限性的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志凤 《沧桑》 2007年第4期229-230,共2页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小说,作品展现了女性对自由和人性解放的追求,素来被誉为女性主义小说。但客观而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并未完全解放,其形象以男权为底色,其思想还未突破封建男性中心社会的藩篱,她们行为的前提依然是以男性为中心。
关键词 《镜花缘》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性社会
下载PDF
明刊明人书信总集六种提要
7
作者 陈晨 郑家敏 《文化与传播》 2021年第1期66-71,共6页
对经眼之《国朝名公翰藻》、《风教云笺》系列、《(镌)国朝名公翰藻超奇》、《海内名公云翰玉唾新编》六种明刊明人书牍总集作详细的版本调查与内容考订,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学术提要,以方便学界按图索骥、知人论世以及“辨章学术,考镜源... 对经眼之《国朝名公翰藻》、《风教云笺》系列、《(镌)国朝名公翰藻超奇》、《海内名公云翰玉唾新编》六种明刊明人书牍总集作详细的版本调查与内容考订,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学术提要,以方便学界按图索骥、知人论世以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刊 明人书信 总集 提要
下载PDF
向内与向外的跨文化写作——冰心《寄小读者》与凌叔华《古韵》比较
8
作者 黄红春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0年第2期60-64,共5页
冰心的书信体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凌叔华的自传体小说《古韵》均有明显的跨文化写作背景和内涵。它们使用了相同的儿童视角,却从不同的方向切入,一个由外向内,一个由内向外。它们展示的文化内涵也同中有异,一个侧重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 冰心的书信体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凌叔华的自传体小说《古韵》均有明显的跨文化写作背景和内涵。它们使用了相同的儿童视角,却从不同的方向切入,一个由外向内,一个由内向外。它们展示的文化内涵也同中有异,一个侧重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结合,一个侧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个性解放、人道主义思想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写作 《寄小读者》 《古韵》
下载PDF
网络问政机制当前在我国发展的几点思考——以网络发言人现象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欣 徐建太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1,共3页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从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到各省官员以实名登录论...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从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到各省官员以实名登录论坛或实名开设博客等各种方式上网和百姓交流,到“周久耕事件”的出现,诸多频繁成为热点时政新闻的信息显示:网络问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胡锦涛总书记 中国民众 社会生活 中国公民 在线聊天 信息显示 时政新闻
下载PDF
西门庆为什么没做地主——《金瓶梅》中的社会经济问题
10
作者 陈东有 《枣庄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以西门庆并没有做地主为题,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明代中后期农村土地经营衰落的主要问题:一、农业赋役有增无减,官贪吏污现象越来越严重,农业收成开始接近甚至低于农业成本;二、农村中的里役制度把经催赋役的责任强... 本文以西门庆并没有做地主为题,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明代中后期农村土地经营衰落的主要问题:一、农业赋役有增无减,官贪吏污现象越来越严重,农业收成开始接近甚至低于农业成本;二、农村中的里役制度把经催赋役的责任强加在有田者身上,使许多有田者在担任里长甲长后因为农业歉收和官府催逼而走向破产。这也正是一般商人为什么不做地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庆 《金瓶梅》 地主 社会经济问题 农村 土地经营
下载PDF
解读《超级女声》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金 贾广惠 +2 位作者 罗筠 柏清 龚艳平 《青年记者》 2005年第10期26-28,共3页
《超级女声》在2005年着实“火”了一把。在街头巷尾都在热谈“超女”的胜负时,传播学界对“超女”现象的关注和研讨也在进行中。《超级女声》究竟是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积极开拓者,还是盲目追求收视率的低俗的文化娱乐节目?传媒专家的... 《超级女声》在2005年着实“火”了一把。在街头巷尾都在热谈“超女”的胜负时,传播学界对“超女”现象的关注和研讨也在进行中。《超级女声》究竟是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积极开拓者,还是盲目追求收视率的低俗的文化娱乐节目?传媒专家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我们选编了四位在校的硕士、博士生的稿件,他们清新独特的视角或许会给读者不同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女声》 电视娱乐节目 收视率 品牌战略 大众文化
下载PDF
从整合到深度整合——都市类报纸新闻热线信息资源开发亟待深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冬明 《新闻传播》 2005年第11期37-38,共2页
目前,都市类报纸热线信息已经成为各报本地新闻版或社会新闻版最主要的内容。有人做过统计,一周内,北京各主要都市报的热线版新闻有80%来自线人报料。其中《北京晚报》热线新闻部每天24小时接听热线上百条,95%以上来自群众日常生... 目前,都市类报纸热线信息已经成为各报本地新闻版或社会新闻版最主要的内容。有人做过统计,一周内,北京各主要都市报的热线版新闻有80%来自线人报料。其中《北京晚报》热线新闻部每天24小时接听热线上百条,95%以上来自群众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由此,可以说热线信息已经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一个重要的新闻资源,要开发热线新闻资源,关键点在于如何对热线信息进行整合,这将成为各报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开发 都市类报纸 新闻热线 《北京晚报》 社会新闻版 新闻资源 社会实际 日常生活 都市报
下载PDF
略论“80后”网络小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欢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5期102-103,共2页
目前"80后"已成为网络小说的创作主体。而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现象,其创作主体、现状以及作品特色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本文探讨了"80后"网络小说的发展现状、写手特征以及其创作特征,对"80后"网络小说作了一个发展流程... 目前"80后"已成为网络小说的创作主体。而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现象,其创作主体、现状以及作品特色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本文探讨了"80后"网络小说的发展现状、写手特征以及其创作特征,对"80后"网络小说作了一个发展流程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网络小说 网络文学
下载PDF
解读《秦腔》的叙事技巧
14
作者 张振强 王亚红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1期51-52,共2页
本文试图分析贾平凹新作“秦腔”的叙事技巧,揭示出《秦腔》在叙述中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述方式,这两种叙述方式纠缠在一起,描述的对象虽是同一的(清风街),但其所呈现的故事却是分裂的。在这两个叙述者之外,还有一个... 本文试图分析贾平凹新作“秦腔”的叙事技巧,揭示出《秦腔》在叙述中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述方式,这两种叙述方式纠缠在一起,描述的对象虽是同一的(清风街),但其所呈现的故事却是分裂的。在这两个叙述者之外,还有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在深藏在第一人称叙述者之后。这种叙述方式的运用,体现了作者对于所描述的乡村复杂而耐人寻味的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全知全能 分裂
下载PDF
立足地方文化、引领曲艺新闻——齐鲁电视台《拉呱》评析
15
作者 邱淑群 《南方电视学刊》 2007年第2期62-64,共3页
《拉呱》是山东齐鲁电视台打造的第一档典型的方言新闻栏目,以民生视野、民生态度、民生情怀关注民生。《拉呱》自2005年10月31日开播以来几乎每周收视率都在上升,每周平均上升两个点,两个月之内上升了20多个点。山东省网2006年1—7... 《拉呱》是山东齐鲁电视台打造的第一档典型的方言新闻栏目,以民生视野、民生态度、民生情怀关注民生。《拉呱》自2005年10月31日开播以来几乎每周收视率都在上升,每周平均上升两个点,两个月之内上升了20多个点。山东省网2006年1—7月份17:30—18:00这个时间段,在所有节目的排行榜中,《拉呱》收视率为9.846,独占52.75%的市场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电视台 新闻栏目 地方文化 曲艺 引领 市场份额 收视率 山东省
下载PDF
人性的回归——路遥作品中人物命运研究
16
作者 吴芬芬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9期42-43,共2页
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和孙少平最后的人生抉择看似简单,很多人把它总结为路遥的"恋土情节",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更加可信也是更加人性的选择。我们不能把路遥概念中的"劳动"作简单化的解读,同时从中也能看出路遥的人生... 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和孙少平最后的人生抉择看似简单,很多人把它总结为路遥的"恋土情节",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更加可信也是更加人性的选择。我们不能把路遥概念中的"劳动"作简单化的解读,同时从中也能看出路遥的人生观的转变和逐渐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的回归 劳动 回归土地 认识自己
下载PDF
茨威格小说中儿童形象分析
17
作者 彭敏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8期109-110,共2页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以其精湛的心理描写艺术,通过儿童特殊的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细腻地描绘了儿童心理,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青春期儿童形象。
关键词 茨威格 儿童形象 儿童视角
下载PDF
浅论洪遵的仕与隐
18
作者 张志宏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3期23-23,14,共2页
南宋洪遵在充满坎坷的仕途上尽心尽职,有着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和才能,然而在内心深处却有一种隐逸情怀,渴望自己能寄情于清风明月,任运逍遥。
关键词 洪遵 仕途 隐逸情怀
下载PDF
从写实到写意——卢新华小说创作艺术探讨
19
作者 季永洲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6期50-52,共3页
卢新华是一个前后创作风格变化较大的新移民作家,从早期的“伤痕文学”开山之作《伤痕》始,经历了一个写实到写意的过程。本文想结合卢新华影响较大的《伤痕》、《细节》和《紫荆女》,对他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演变作一探讨。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写实 写意
下载PDF
时间表达的语法差异及其认知解释——从“年、月、日”的同类性谈起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陆丙甫 屈正林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共10页
语法学界一般把'年、日'和'月'分别看作量词和名词.这跟人们的语感很不一致.本文根据马庆株(1990)提出的'序量词、基量词'概念指出:作为序量词,'年、月、日'之间并没有区别,这样可解释一般人把三者看... 语法学界一般把'年、日'和'月'分别看作量词和名词.这跟人们的语感很不一致.本文根据马庆株(1990)提出的'序量词、基量词'概念指出:作为序量词,'年、月、日'之间并没有区别,这样可解释一般人把三者看作同类词的语言直觉.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序量词为参照点,对时间表达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从大时间单位'世纪'到小时间单位'秒',相应词语的语法性质呈现出连续性的渐变.这些单位都有序量词形式,但大单位同时具有名词形式而没有相应基量词,小单位同时具有基量词形式而没有相应名词.本文也对此现象从认知角度作了尝试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表达 认知解释 语法差异 同类 时间单位 语言直觉 系统分析 语法性质 认知角度 量词 法学界 “月” 不一致 参照点 连续性 词形 名词 词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