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婺源茶史(续)
1
作者 王钟音 《农业考古》 1992年第4期295-304,共10页
婺绿的精制工艺婺绿精制工艺由于各个茶司的掌握不同而存在差别。大抵毛茶进厂以后,先用三号与七号筛筛之。分为三、五、七三段以后,再进行分别补火。因粗细茶叶干燥快慢不同,混在一起干燥对品质会带来影响。
关键词 茶叶产量 绿茶 精制工艺 品质 制茶 滑石粉 价格 茶叶生产 花色 补火
下载PDF
对《江西茶业技术的发展》及《宋代江西的茶业》两文几个问题的商榷
2
作者 王钟音 《农业考古》 1992年第2期212-213,共2页
读1990年《中国茶文化》专号第一辑《江西茶业技术的发展》及《宋代江西的茶业》两文,其内容丰富,受益匪浅。但是我觉得对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在立论上尚有欠妥之处,有必要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讨。在《江西茶业技术的发展》中谈到“唐代制的... 读1990年《中国茶文化》专号第一辑《江西茶业技术的发展》及《宋代江西的茶业》两文,其内容丰富,受益匪浅。但是我觉得对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在立论上尚有欠妥之处,有必要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讨。在《江西茶业技术的发展》中谈到“唐代制的团块茶晒干或烘干。”但是陆羽茶经中,对茶叶的干燥但见“焙之”,未见有晒之。《本草拾遗》亦云:“茶是茗嫩叶,捣成饼,得火良。”其它唐代茶籍及诗文等,所谈内容皆为:茶事、泡饮、用水、茶谱等,未见有“晒干”之语。茶叶蒸后捣碎,水份含量高达四分之三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技术 江西茶叶 宋代 内容丰富 唐代 商榷 中国茶文化 发展 蒸青 本草拾遗
下载PDF
灵山荈草寄幽情——漫谈婺源茶道及其渊源
3
作者 王钟音 《农业考古》 1993年第2期256-257,共2页
茶有鲜花难以比拟的幽香;有甘露难以比拟的淳爽滋味,加上消食除腻之功,祛睡提神之效,故能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饮料。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待客的庄重礼仪。茶道在中国开始是为“茶宴”与“茶会”,唐代特别盛行。《茶事拾遗》记载,天宝年... 茶有鲜花难以比拟的幽香;有甘露难以比拟的淳爽滋味,加上消食除腻之功,祛睡提神之效,故能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饮料。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待客的庄重礼仪。茶道在中国开始是为“茶宴”与“茶会”,唐代特别盛行。《茶事拾遗》记载,天宝年间钱起写过《与赵莒茶宴》及《尝过长孙宅与朗上人作茶会》的诗。茶宴、茶会之举以文人雅士为多。他们时常聚会在一起,高谈阔论,借茶益思之效,陶醉在茶叶幽香之中。面对山涧泉石,修竹苍松,花红柳绿的环境,文兴大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 茶叶 精神境界 礼仪 饮茶风尚 唐代 修竹 比拟 名茶 饮料
下载PDF
茶叶杀青机理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钟音 《茶叶》 1999年第3期154-158,共5页
研究探明,杀青严格遵循能量守恒规律。在单位时间能源供给稳定时,单位重量鲜叶在单位时间内失水十分稳定。设叶量多1倍,时间也将延长1倍。在不同能源供给下,单位重量采青叶单位时间失水与温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28,回... 研究探明,杀青严格遵循能量守恒规律。在单位时间能源供给稳定时,单位重量鲜叶在单位时间内失水十分稳定。设叶量多1倍,时间也将延长1倍。在不同能源供给下,单位重量采青叶单位时间失水与温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28,回归方程:Y=-10.604+0.07228X。茶叶最佳供需热系数为4611.71焦耳/100克·分钟,过高易焦,过低易红变。投叶量与锅温、转速与焦变时间应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杀青 供需热系数 绿茶
下载PDF
中国绿茶生产之沿革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钟音 《农业考古》 1991年第4期236-239,229,共5页
茶叶加工的演变和绿茶的形成,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年代。在制造方法上是逐步总结经验,使工艺程序逐渐臻于完善的。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制造方法是互相掺插地进行着。尔后;优良的制造方式,逐渐为人们所赏识之后,... 茶叶加工的演变和绿茶的形成,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年代。在制造方法上是逐步总结经验,使工艺程序逐渐臻于完善的。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制造方法是互相掺插地进行着。尔后;优良的制造方式,逐渐为人们所赏识之后,其制造面越来越扩大;不良的制造方式,其制造面愈来愈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方法 茶叶品质 绿茶生产 茶叶生产 制造方式 茶叶加工 蒸青绿茶 饮用方法 炒青绿茶 起始阶段
下载PDF
鲜叶水份、环境温度与杀青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钟音 《茶叶》 2002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茶叶 鲜叶水份 环境温度 杀青
下载PDF
薄荷甜茶制作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钟音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1997年第2期31-32,共2页
薄荷是一种常用药材,也是一种用途甚广的食用香料,风味独特,国内外不少地区的人们都有将薄荷与茶叶同泡的饮用方法,更有不少人喜欢在“薄荷茶”中加食糖,调配成香甜可口的“薄荷甜茶”饮用,但这种“薄荷甜茶”不仅调配麻烦,而且含热值也... 薄荷是一种常用药材,也是一种用途甚广的食用香料,风味独特,国内外不少地区的人们都有将薄荷与茶叶同泡的饮用方法,更有不少人喜欢在“薄荷茶”中加食糖,调配成香甜可口的“薄荷甜茶”饮用,但这种“薄荷甜茶”不仅调配麻烦,而且含热值也高,不合当今食品讲究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值的时尚,易导致体内营养代谢紊乱、引起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甜茶 甜味剂 制作
下载PDF
绿茶的饮用价值──中国绿茶之四
8
作者 王钟音 《农业考古》 1998年第4期268-270,共3页
关键词 饮用价值 绿茶 维生素C含量 抗坏血酸 儿茶素 维生素P 放射性物质 药效作用 饮料 氨基酸
下载PDF
《茶经》奥句析义
9
作者 王钟音 《农业考古》 1993年第2期241-242,共2页
古人作文,字简意深,往往几个字便代表着一句话或一个层次的意思。在叙述事物过程中,也是极其精练,不象现代语体文那样,层次明朗,叙说详实。加上事过境迁,方法习惯都有很大改变,有时甚至是旧貌全非。因此现代的人在学习古代作品时,往往... 古人作文,字简意深,往往几个字便代表着一句话或一个层次的意思。在叙述事物过程中,也是极其精练,不象现代语体文那样,层次明朗,叙说详实。加上事过境迁,方法习惯都有很大改变,有时甚至是旧貌全非。因此现代的人在学习古代作品时,往往是朦胧模糊,解文析义颇费推敲,不少内容一直至现在,仍没有完全揭开其谜底。陆羽《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我国及英、日、美等国学者都在开展研究。但是这部茶叶经典古籍,在其茶叶制造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令人猜疑难解之处。本文想就在我学习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经 析义 学习研究 现代语体 古代作品 陆羽 水份含量 层次 形状
下载PDF
寄郎
10
作者 王广彬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293-293,共1页
关键词 八斗才 江西省 学会会员 婺源县 诗词文 医德 童心 文风 德馨 山居
下载PDF
乡村茶事见闻点滴钩沉
11
作者 王广彬 《农业考古》 2001年第2期289-289,291,共2页
关键词 茶叶 采摘 加工 做茶 茶具 贸易
下载PDF
一种组合式作业的多层抖筛机
12
作者 王钟音 《中国茶叶》 1999年第4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茶叶 抖筛机 多层抖筛机 组合作业
下载PDF
从ЧCM-1型平园机结构谈我国平园机的改进
13
作者 王钟音 《茶叶》 2000年第3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茶叶机械 平园机 机械结构 改进
下载PDF
茶树施肥存在计算误区
14
作者 王钟音 《中国茶叶》 1996年第3期9-9,共1页
茶园肥培管理是促进茶叶增产提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怎样施肥、何时施肥、施什么肥、施用量多少,这些都是茶树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就施肥量来说,最好掌握在既要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避免施肥过多造成的肥料浪费。 当前,对于施肥... 茶园肥培管理是促进茶叶增产提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怎样施肥、何时施肥、施什么肥、施用量多少,这些都是茶树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就施肥量来说,最好掌握在既要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避免施肥过多造成的肥料浪费。 当前,对于施肥量的计算问题,都是采用以每年由鲜叶采摘所带走氮、磷、钾三要素的数量为依据,再结合各种肥料的利用率来计算出应施的各种肥料用量的。例如,据测定,成品茶中一般氮含量为4%~5%,磷(按P_20_5)含量为0.6%~0.8%,钾(按K_2O)为2%~3%。而茶树对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大致是50%~60%,磷肥因易被土壤固定,其利用率只有20%~25%,钾肥的利用率为45%~50%。由此,可计算得出每生产50kg干茶带走氮5~6kg、磷1.6~2kg、钾2.2—3kg,再根据茶园全年亩产量,最后计算出应施氮、磷、钾肥的数量。 上述施肥量的计算方式,实际上是片面的、欠合理的。日本对茶树在一年中根茎叶三器官的生长量作过测定(见表1),茶树一年中的生长,按时期而言,4~8月份比较均衡,大致占全年生长总量的38%,9~11月份是茶树生长的高峰期,占全年生长总量的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施肥 增产效果
下载PDF
新型绿茶干燥机械——TBC型炒干机
15
作者 王钟音 《茶叶》 1993年第3期42-43,共2页
我国绿茶初制,从手工过渡到机械化生产以来由于机械性能满足不了制茶机理的要求。松、扁、碎、弯、绿茶不绿的缺陷长期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高我国绿茶品质,充分发挥原料经济价值,我们对现有绿茶炒干机械进行了分析。... 我国绿茶初制,从手工过渡到机械化生产以来由于机械性能满足不了制茶机理的要求。松、扁、碎、弯、绿茶不绿的缺陷长期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高我国绿茶品质,充分发挥原料经济价值,我们对现有绿茶炒干机械进行了分析。按照下列三大原理进行了新机械的设计。(一)现有球面锅炒茶机,当含水份高的可塑性茶胚在锅中翻炒时,由于球面锅的曲面力,及左右炒手与锅面呈一定夹角推炒茶叶时的弯析力,而使茶叶外形弯曲,同时产生一部份园形茶,降低了茶叶经济价值,增加了茶叶的断碎。故将原来半球形锅设计成半筒形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炒干机
下载PDF
论当前红绿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16
作者 王钟音 《广东茶叶》 1993年第2期36-40,共5页
全发酵的红茶与不发酵的绿茶是当前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两种商品茶。红茶品类较少,绿茶品类繁多。两种茶的各个品类间,既存在基本的共性,也存在明显的特性。任何成品茶其品质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茶叶品种与生长的气候环境与采摘标准。
关键词 红茶 绿茶 成品茶叶生产 问题 改进
下载PDF
加强检测手段 提高茶叶品质
17
作者 王钟音 《蚕桑茶叶通讯》 1991年第1期16-18,共3页
我国当前茶叶品质现状浅析由于气候、品种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红茶品质水平低于其他热带地区产茶国家,销路小,价格低。近几年来,西南地区一些茶场也制出了第一流的高档红茶。我国幅员辽阔,有着长期的种茶历史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只要加强... 我国当前茶叶品质现状浅析由于气候、品种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红茶品质水平低于其他热带地区产茶国家,销路小,价格低。近几年来,西南地区一些茶场也制出了第一流的高档红茶。我国幅员辽阔,有着长期的种茶历史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只要加强研究,选育出适制性的茶树良种,提高茶叶内含成份,改进制造机具和工艺,红茶品质同样能大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检测 品质
下载PDF
扩大华茶外销之对策
18
作者 王钟音 《蚕桑茶叶通讯》 1989年第3期7-10,共4页
茶叶作为我国出口的拳头产品,有其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与南洋诸国通商时,汉武帝就曾派遣使者携带茶叶等土特产前往东南亚各地。南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与土尔其人贸易时,茶叶、瓷器、丝织品等亦有输出。唐、宋、元朝时,日本僧侣多... 茶叶作为我国出口的拳头产品,有其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与南洋诸国通商时,汉武帝就曾派遣使者携带茶叶等土特产前往东南亚各地。南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与土尔其人贸易时,茶叶、瓷器、丝织品等亦有输出。唐、宋、元朝时,日本僧侣多次将中国茶种带回国内种植。宋代日本荣西禅师引进我国茶叶和品饮方法,著有《吃茶养生记》,誉茶为“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贸易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