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
1
作者 欧阳琥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9-63,共5页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从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以后,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坚持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底先后集中整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止。这段时间,通常叫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当时,由于党...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从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以后,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坚持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底先后集中整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止。这段时间,通常叫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当时,由于党中央“左”倾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主力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即中央主力红军退出江西中央苏区3个半月后,江西革命根据地就全部被敌人侵占了。留守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约46000余人,其中伤员约3000人,分散坚守在赣粤边、闽赣边、闽西边、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边、闽北边、闽东边、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边、鄂豫皖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游击队 南方三年游击战 三年游击战争 中央苏区 游击区 敌人 红军长征 国民党军队 抗日战争 第五次反“围剿”
下载PDF
总结历史,在治理整顿中调整经济
2
作者 欧阳琥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5-78,共4页
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调整。第一次出现在1958年至1960年。1958年以来,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加上天灾和当时苏联政府背信弃义,使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 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调整。第一次出现在1958年至1960年。1958年以来,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加上天灾和当时苏联政府背信弃义,使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建设发生了严重困难,人民生活大幅度下降。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认真地分析了经济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基建投资 主要比例 苏联政府 建设项目 治理经济环境 基建项目 经验教训 方针政策 江西宜春 优先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