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2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地理四维野外实习基地体系构建探讨——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郑艳明 廖富强 白玲 《教学研究》 2013年第4期99-101,共3页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完成实践教学的各项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了江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野外实...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完成实践教学的各项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了江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四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野外实习 基地 四维 建设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理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改革探索——以江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莹莹 叶滢 《地理教育》 2022年第5期71-74,共4页
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是地理师范生培养的薄弱环节,地理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基础教育的需求。为增强地理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以“产出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 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是地理师范生培养的薄弱环节,地理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基础教育的需求。为增强地理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以“产出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为指导,遵循“定义预期学习产出—实现预期学习产出—评估实际学习产出”的改革路线,对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教育实践课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与课程评价进行修订完善。最终,在“关键能力”课程目标的导向下,课程体系的性质由“教程”转向“学程”,课程评价的功能由“质量监控”转向“持续改进”,达成“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教研教改水平”的改革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理师范专业 教育实践课程 改革实践
下载PDF
江西师范大学GIS专业毕业实习改革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华 刘佳琪 +2 位作者 韦朋杰 胡碧松 舒晓波 《高教学刊》 2018年第3期138-141,共4页
GIS专业毕业实习是本科GIS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它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接触生产实际、开阔视野、认识社会以适应未来工作的一次综合性实习。回顾了江西师范大学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的历史,从实习方式与时间的确定、实... GIS专业毕业实习是本科GIS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它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接触生产实际、开阔视野、认识社会以适应未来工作的一次综合性实习。回顾了江西师范大学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的历史,从实习方式与时间的确定、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单位的学生分配、实习监督管理与成绩考核、互补式实习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的改革实践与成效。指出了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基于WEB的GIS专业毕业实习协同管理平台的改革措施。以期对其他地方性高校的GIS人才培养和毕业实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实习基地 毕业实习 人才培养 互补式教学
下载PDF
江西师范大学人文生态校园虚拟仿真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健 方朝阳 +1 位作者 高丹 缪理玲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第2期813-817,共5页
以江西师范大学人文生态校园虚拟仿真系统为例,提出了以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综合利用360度全景技术、GIS、多媒体信息和Web网络技术,建立富有人文生态元素的三维虚拟场景的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方... 以江西师范大学人文生态校园虚拟仿真系统为例,提出了以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仿真技术为核心,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综合利用360度全景技术、GIS、多媒体信息和Web网络技术,建立富有人文生态元素的三维虚拟场景的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建立的大规模虚拟场景在虚拟逼真度、仿真效果、运行效率和人机交互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这一研究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人文生态理念相结合,为建设数字校园提供新思路,同时可以推广到园林、山河、湿地景观等虚拟现实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三维仿真 人文生态校园 数字校园 江西师范大学
下载PDF
大学生低碳生活理念的调查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燕 邓晨欣 《城市地理》 2017年第2X期124-124,共1页
低碳校园是有助于大学生学习低碳理念、培养低碳行为的环境氛围,如何更好地营造低碳校园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江西师范大学在校生的网上问卷方式调查他们低碳生活方式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得出如下结论 :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相关... 低碳校园是有助于大学生学习低碳理念、培养低碳行为的环境氛围,如何更好地营造低碳校园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江西师范大学在校生的网上问卷方式调查他们低碳生活方式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得出如下结论 :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层度不深;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除了低碳出行方面做得很好,在资源利用、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没有很好地践行低碳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低碳理念 低碳校园
下载PDF
江西赣方言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吴建华 涂浩文 +2 位作者 魏宁 刘迪宸 张勇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94,共8页
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满足国家和地方对方言保护的迫切需求,亟须采用信息技术保护和传承方言。针对现有的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在音像图文一体化管理、语情监测和自动化制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该文构建了首个江西赣方言地... 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满足国家和地方对方言保护的迫切需求,亟须采用信息技术保护和传承方言。针对现有的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在音像图文一体化管理、语情监测和自动化制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该文构建了首个江西赣方言地理信息系统,从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系统数据库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使用GIS二次开发组件ArcGIS Engine和插件式开发方法构建系统,主要实现了多模态方言数据集成管理、方言资源统计、方言查询与定位、语情监测、方言特征自定义分类、方言特征制图、地理特征分析等特色功能,有助于江西方言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同时对其他区域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地理信息系统 语言资源 方言保护 方言系统
下载PDF
地理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提高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林可依 徐焰华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8,共5页
随着对项目式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项目式学习逐渐展现出其在提升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方面的潜力,但该效果尚未得到验证。本研究旨在评估地理项目式学习在提升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方面的有效性和普适性。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初二... 随着对项目式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项目式学习逐渐展现出其在提升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方面的潜力,但该效果尚未得到验证。本研究旨在评估地理项目式学习在提升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方面的有效性和普适性。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地理项目式学习的对比实验,采用动手设计和主观评价的方法,在实验前后收集相关数据。本研究借助SPSS27.0软件,对初二学生的亲环境行为水平进行平均值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和ANOVA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传统学习,地理项目式学习能更有效地提升初二学生的亲环境行为水平,该提升在性别和学习风格上均未见显著差异,普适性良好。本研究可为应用项目式学习提升亲环境行为水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亲环境行为 初中学生 初中地理
下载PDF
地方高校地理师范生TPACK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8
作者 卓帆 符静 《科技风》 2024年第13期67-69,共3页
“技术—教学—学科知识”(TPACK)是职前教师教学必备素质之一,将TPACK理论应用于地理师范生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李克特量表了解地方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TPACK的掌握情况,分析TPACK水平在人口学变量、技术课程及教学经验... “技术—教学—学科知识”(TPACK)是职前教师教学必备素质之一,将TPACK理论应用于地理师范生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李克特量表了解地方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TPACK的掌握情况,分析TPACK水平在人口学变量、技术课程及教学经验3个层面的差异,探究学生在TPACK理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从内因与外因角度就个人、教师、高校等方面提出地理师范生TPACK内、外部提升策略,一定程度上可为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以提升地方整体信息化地理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地理教育 教学技术 策略 师范生
下载PDF
江西省安福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其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龙英 舒晓波 +1 位作者 李秀娟 程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1-175,180,共6页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及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江西省安福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综合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及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江西省安福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综合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安福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了2 095.12hm2,用地规模扩大明显;空间分布的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属于分布较为密集区;农村居民点扩展表现为整体上的分散化和局部的规模集中化;用地的空间形态趋于非紧凑性,用地扩展属于外延类型;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空间扩展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更便利、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安福县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较大,今后应正确引导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促进其空间布局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 景观指数 区域环境 安福县
下载PDF
江西省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泉恩 钟业喜 +1 位作者 黄哲明 查紫君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449,共6页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对照质监、工商、农业三大系统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和管理办法,建立地理标志培育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权重,从多方面对江西省706个名特优产品的培育潜质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将名特优产品划分为积极申报、优...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对照质监、工商、农业三大系统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和管理办法,建立地理标志培育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权重,从多方面对江西省706个名特优产品的培育潜质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将名特优产品划分为积极申报、优先培育、重点培育3种类型.分析其空间分布发现:积极申报类产品品种丰富,且主要分布在江西省的东北和西南地区;优先培育类产品数量最多,除彭泽外在全省均有分布;重点培育类产品的种类全部是菜肴类和加工食品类,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九江、抚州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名特优产品 模糊评价 空间分布 江西省
下载PDF
江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 被引量:15
11
作者 莫明浩 叶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555-558,共4页
在概要介绍江西区域文化体系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地理因素对江西区域文化的影响 ,着重分析了江西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
关键词 西区 江西 区域文化 地理因素 基本特征 概要 体系 形成 基础 自然环境
下载PDF
赣南采茶戏与地理环境
12
作者 余云 叶滢 杨舒 《地理教育》 2016年第10期55-56,共2页
赣南采茶戏作为赣南客家文化的重要艺术代表,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从地理环境角度对赣南采茶戏的形成、发展、艺术特点和传播分布进行分析、解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地理环境 艺术特点
下载PDF
面向多种应用的方言微观范围地图的研制——以江西省县域方言分布图制作为例
13
作者 吴建华 魏宁 +1 位作者 涂浩文 张勇生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252-264,共13页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地图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可以有效展示和记录各地方言的面貌。由于现有方言地图在方言观测尺度和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尚存诸多不足,因此,本研究在国内首次进行了方言微观地图研制的实践。为...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地图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可以有效展示和记录各地方言的面貌。由于现有方言地图在方言观测尺度和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尚存诸多不足,因此,本研究在国内首次进行了方言微观地图研制的实践。为了满足日常使用、图集出版、空间查询与分析及其智能化运用等多种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方法。首先,明确了该类地图设计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其次,设计了制图的数据内容与数据结构;然后,研制了制图规范、地图符号及区域轮廓优化方法;最后,以江西省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满足多种应用需求。研究成果有利于推进国家语言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开发,对各省区方言微观范围地图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地图 方言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语情监测 地理语言学
下载PDF
浅析山地自然地理环境与坡向的关系
14
作者 李传琼 《城市地理》 2016年第2X期225-225,共1页
早在古代就有'山南水北谓之为阳,山北水南谓之为阴'的说法,即我们现今所说的坡向——阴坡和阳坡。山地坡向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坡向进行全面了解,弄清自然环境与坡向之间的关系,对发展农业、林业、牧... 早在古代就有'山南水北谓之为阳,山北水南谓之为阴'的说法,即我们现今所说的坡向——阴坡和阳坡。山地坡向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坡向进行全面了解,弄清自然环境与坡向之间的关系,对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矿生产、交通运输业、居民点的分布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坡向 自然地理
下载PDF
基于主线式情境的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
15
作者 尧波 石兆琪 +1 位作者 胡丹 胡启武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主线式情境具有主题统一、主次连贯、逻辑递进、便于迁移等特征,能促进教师教学过程的连贯顺畅、学生知识体系的逻辑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地理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 主线式情境具有主题统一、主次连贯、逻辑递进、便于迁移等特征,能促进教师教学过程的连贯顺畅、学生知识体系的逻辑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地理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教师需要明确基于主线式情境的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原则,然后设计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框架。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入境、展境、转境、出境的顺序,使学生在设境激思、渐入佳境、情境深化、情境迁移的过程中,完成渐入新课、以感促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转变,从而厚植家国情怀,实现思政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线式情境 课程思政 高中地理
下载PDF
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筛选、阐释与特征
16
作者 曾玮 徐焰华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12,共4页
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是居于高中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力与广泛解释力的概念。本研究采用编码的方法和文献分析法筛选出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容,对其内涵进行阐释进而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思维... 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是居于高中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力与广泛解释力的概念。本研究采用编码的方法和文献分析法筛选出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容,对其内涵进行阐释进而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创新能力和地理元认知能力五类。这些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具有学科性、关联性、持久性与关键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关键能力 地理学科 核心素养
下载PDF
浅谈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云平 叶滢 《地理教育》 2011年第11期59-60,共2页
一、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1.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把握不准 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在进行地理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把握不准是突出问题之一。高师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需要的中学教师... 一、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1.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把握不准 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在进行地理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把握不准是突出问题之一。高师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需要的中学教师,当前在大多数地区,初中阶段的地理是一门弱势学科,不属于中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程标准 能力的培养 高师院校 教学能力 师范生 中学教师 课程学习 教师教育
下载PDF
营造诗情画意氛围,提升地理课堂育人价值——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绮雯 江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4-47,共4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学科的价值不断得到拓展,包括了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为探讨地理课堂的育人价值观融合,在课堂上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水平地带性知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学科的价值不断得到拓展,包括了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为探讨地理课堂的育人价值观融合,在课堂上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水平地带性知识点为例,通过情境创设,融合中华古诗词和祖国秀丽风光,在地理文化熏陶下学习知识,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在构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理课堂上进行探索与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价值 地理文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水平地带性
下载PDF
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鑫 徐丽婷 +1 位作者 周达宝 徐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30,共11页
[目的]探究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与促进乡村治理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核密度估计、重心迁移模型研究2000—2020年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 [目的]探究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与促进乡村治理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核密度估计、重心迁移模型研究2000—2020年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借助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1)江西省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减少而规模扩大。不同聚落规模差异先增后减,聚落不规则程度保持较低水平。(2)江西省乡村聚落分布总体变化较小,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表现出“中密周疏,北密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3)江西省乡村聚落的重心在20年间较为稳定,均位于丰城市西南部。(4)江西省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 m,坡度在5°~15°的地区,并且受河流、县乡道影响显著,而铁路、高速、国道、省道对其影响较小。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有所增大,其中粮食作物产值、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耕地面积影响较大。[结论]2000—2020年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总体较为稳定,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因素均对聚落分布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江西省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的分析与反思——以江西省为例
20
作者 谢琦 陈伟 蒋梅鑫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4,共3页
教师招聘考试作为一门选拔性考试,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江西省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的命制,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注重对考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致力于选拔“四有... 教师招聘考试作为一门选拔性考试,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江西省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的命制,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注重对考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致力于选拔“四有”好老师。本文将以江西省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为例,分析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及特点,从而为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的完善和考生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师 招聘考试 试题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